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根伟

作品数:137 被引量:1,582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农业科学
  • 32篇天文地球
  • 27篇水利工程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1篇水文
  • 19篇长江
  • 15篇土壤
  • 15篇长江上游
  • 12篇亚高山
  • 10篇森林水文
  • 10篇生态
  • 8篇针叶
  • 8篇针叶林
  • 8篇水分
  • 8篇气候
  • 7篇水库
  • 7篇径流
  • 7篇洪水
  • 6篇生态环境
  • 6篇气候变化
  • 6篇冷杉
  • 6篇林地
  • 6篇暗针叶林
  • 5篇灾害

机构

  • 130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四川省水文水...
  • 4篇成都山地灾害...
  • 3篇清华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广西水利电力...
  • 2篇聊城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四川省水利科...
  • 2篇四川省自然资...
  • 2篇四川省环境保...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7篇程根伟
  • 28篇范继辉
  • 13篇罗辑
  • 11篇余新晓
  • 10篇李卫朋
  • 10篇鲁旭阳
  • 9篇张保华
  • 9篇何毓蓉
  • 9篇赵玉涛
  • 8篇周红艺
  • 8篇孙建
  • 7篇沙玉坤
  • 7篇麻泽龙
  • 7篇陈桂蓉
  • 6篇钟祥浩
  • 6篇霍常富
  • 6篇李伟
  • 5篇张志强
  • 5篇王小丹
  • 4篇方艳芬

传媒

  • 32篇山地学报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4篇山地研究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系统工程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第六届中国水...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15篇2003
  • 15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卫星降雨数据在高山峡谷地区的代表性与可靠性被引量:26
2013年
以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典型高山峡谷地区为研究对象,用该区域地面观测降雨量数据对TRMM PR 3B42 V6产品进行了3 h、日、月3个时间尺度的有效性评估,旨在为开展区域卫星与地面降水数据融合的流域水文模拟及预报奠定数据基础。分别采用了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降雨量相关性、经验正交函数-奇异值分解方法(EOF-SVD)分析降雨量主要模态空间分布特征、相对偏差Bias、错报率RFA和探测率PD指标对该卫星产品进行了精度评定。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卫星产品与地面观测数据在3个时间尺度存在显著的线性时间和空间相关性,但相关程度随时间尺度的减小而减弱;二者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具有一致性特征,但在高海拔、大坡度区域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相对偏差指标显示2008—2010年降雨量均值相对偏差在±10%的概率密度百分数为36.08%;随高程的增加,卫星数据RFA呈逐渐增加趋势变化,PD呈逐渐减小趋势变化;总体上小雨对误差的贡献最大,大雨峰值误差贡献次之,时段降雨量偏差随时间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随高程的增加卫星数据的探测精度下降。因此,对于类似的高山峡谷流域,要应用该卫星产品进行日、3 h尺度水文模拟及预报,有必要对流域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数据的优势。
杨云川程根伟范继辉孙建李卫朋
关键词:TRMM卫星数据融合
贡嘎山东坡林地土壤低吸力段持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以贡嘎山东坡几种森林类型为例,采集林地原状土以减压法测定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曲线,进行幂函数模拟和计算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该地区针叶混交过熟林、冷杉成熟林林地的土壤在低吸力段,各吸力值含水量高,其持水性能有利于森林水文功能的发挥和林木的生长;而次生林,尤其是次生针叶纯林林地的土壤持水性能差。幂函数对研究区土壤低吸力段的持水曲线模拟较好,新指标—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充分反映了土壤低吸力段持水性与土壤的结构、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关系,为森林水文生态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张保华何毓蓉程根伟
关键词:分形维数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森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根据贡嘎山东3000m处观测实验站记录资料,分析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初步结论如下:裸地土壤含水量在高于次生林地且变化幅度大;土壤上层水分含量比下层低且变化幅度大;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与降水、蒸发关系不很密切;除11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冻结期外,5~10月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可大致划分以下三个阶段:融冻上升期、水分充足稳定期、水分含量下降期。
张保华何毓蓉周红艺程根伟
关键词:森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山区河流准三维水沙输运与河床演变模拟被引量:7
2001年
在渠道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规则河流形态下的纵向流速分布和弯道水流进行了讨论 ,并分析了任意断面和垂线位置的流场计算公式。在综合各种泥沙动力学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探讨了在天然河流中的悬移质输沙能力与沉积条件 ,分析了河床质起动的控制性因素及推移质输沙方程。提出了受冲淤影响的河床质粒径组成和动态递推公式。结合这些流场与泥沙计算方法及河床形态调整技术 ,作者提出一个准三维河流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只需要河流几何形状、入流条件以及泥沙级配参数 ,能够模拟出不规则几何形态的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及平面流场分布 ,并且对于弯道水流特征与泥沙输送 -沉积特征也能得到较好的表现。该模型是对有关河流演变理论和实验成果的综合应用 。
程根伟
关键词:河流演变泥沙输送流场计算
西南地区亚高山典型林区土壤碳排放及影响因子被引量:4
2015年
为进一步厘定西南地区亚高山典型林区土壤碳(carbon,C)排放的主控因素,更精确估算土壤C排放,该文以贡嘎山峨眉冷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09土壤呼吸室,采集了2008—2009年土壤CO2排放速率及相应环境要素数据。结果表明,成熟林与中龄林区土壤储量分别为291.0、63.8 t C/hm2。成熟林与中龄林全年土壤C排放速率整体变化态势基本一致。其中中龄林土壤C排放速率日均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分别为34.53、6.96、16.26 kg C/(hm2·d)。成熟林土壤C排放速率日均值的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分别为55.34、9.50、24.57 kg C/(hm2·d)。土壤C排放速率日均值与5 cm土壤温度表现的相关性最高(r成熟=r中龄=0.73,P<0.05)且二者存在指数关系(R2成熟=0.60,R2中龄=0.56)。土壤温度是影响该区域土壤C排放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在IPCC不同气候情景下(B1,A1B和A2),成熟林土壤C排放量将比基准情景分别高出15%、25%和31%;中龄林土壤C排放量将比基准情景高13%、21%和27%。该研究可为变化环境下中国西南山区碳平衡估算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
李卫朋孙建沙玉坤程根伟
关键词:土壤温度排放速率气候情景亚高山
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蓄水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6
2004年
论文在收集长江上游各类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等3个水文生态功能作用层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山地气候带和群落生活型将长江上游森林归并为14个植被类型,对其降水截留规律和蓄水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森林综合蓄水能力中,土壤层和枯落物层持水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对森林蓄水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可以利用凋落物现存量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来评价和估算枯落物和土壤蓄水的综合能力。在长江上游各类森林植被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铁杉、槭、桦林、云杉林、冷杉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这些植被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山地垂直带中广泛分布,对整个流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长江上游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石培礼吴波程根伟罗辑
关键词:长江上游森林植被蓄水能力
试验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促进长江水沙科学管理
长江三峡水库具有库容大、调度灵活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水库的工程优势,实现河流的径流泥沙优化控制, 迫切需要早日开展科学研究和试验探索。根据长江河流的水沙特性和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实践,初步认为三峡水库梯级的生态调度试...
程根伟陈桂蓉
关键词:三峡水库生态调度
文献传递
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被引量:7
2012年
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山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地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山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灾害防治以及山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指引。从山地的概念和属性入手,论述了山地科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讨论了山地科学与山地学的联系与区别,构画了山地科学的学科框架,提出山地科学近期应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1.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2.山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3.山区城乡关联发展模式;4.山地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途经;5.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山地基础科学问题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并为山区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程根伟钟祥浩郭梅菊
关键词:学科框架
太平洋西海岸森林砍伐对洪水特征的影响被引量:9
1997年
据加拿大Carnation Creek生态试验站20a的森林水文观测资料,应用回归分析和协方差检验,研究了森林砍伐以前、道路修筑、砍伐中和砍伐后各时期洪水参数的变化,统计结果表明,森林砍伐后,洪峰和洪量有显著的增大,一般增幅在20%~30%之间,年径流量增长15%~20%,但洪峰滞时和洪水形态变化不大。
程根伟Hetherington E
关键词:森林水文洪水特征砍伐
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构建了森林流域基于物理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界面明晰,参数较少、容易获取,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能模拟降雨、气温、植被、冻土和地形等因素对系统水文过程的影响。通过改变模型中降雨输入和森林植被组成等参数的方法可以探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对降雨输入和森林植被变化的响应。
余新晓程根伟赵玉涛张志强
关键词: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降雨冻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