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胆道重建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动物实验研究
  • 2篇可行性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肿瘤
  • 1篇愈合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程家浩
  • 1篇周英豪
  • 1篇江照明
  • 1篇李成林
  • 1篇王卫
  • 1篇任鸿昌
  • 1篇徐冰心
  • 1篇刘正东
  • 1篇吉敏
  • 1篇许佑冬
  • 1篇韩宇
  • 1篇黄馨
  • 1篇李成林
  • 1篇吉敏

传媒

  • 2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术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OT组与PDT组,各28例。OT组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OT)治疗,PDT组采用PD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皮下气肿、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套管脱出与气管塌陷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皮下气肿、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套管脱出、气管塌陷发生率低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中因各种原因需及时建立人工呼吸道的患者,应首选PDT治疗,利于急重症患者的康复。
程家浩许佑冬韩宇江照明黄馨刘正东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肝门空肠吻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 研究肝门空肠直接吻合后吻合口的愈合牢固程度、组织学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以比格犬为对象进行肝门空肠直接吻合,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分为1个月组和3个月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 d、3 d、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测.术后1个月、3个月按组处死动物,观察腹腔内有无出血、感染、吻合口漏等情况及胆管有无狭窄及闭塞,并测定吻合口爆破压.取吻合口、吻合口内胆管及肝脏做组织学检查,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吻合口组织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分布与特征,并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每张照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型胶原比例.结果 术后1个月肝肠吻合口平均爆破压为(33.65±7.15)kPa,肠肠爆破压为(40.31±5.47)kPa;术后3个月肝肠吻合口平均爆破压为(32.67±5.93)kPa,肠肠爆破压为(38.55±7.76)kPa;肝肠吻合口在术后1个月、3个月与肠肠吻合口的爆破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肝肠两种组织愈合良好,吻合口可见胶原纤维伴有毛细血管增生,形成肉芽组织.胆管管腔无狭窄,近端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1个月组肝肠吻合口和肠肠吻合口总胶原含量分别为1.47E4±7.90E3、1.62E4±1.20E4(P〉0.05),Ⅰ型胶原占总胶原百分比分别为(9.33E1±5.23E)0%、(9.21E1±6.47E)0%(P〉0.05).3个月组中肝肠吻合口和肠肠吻合口总胶原含量分别为1.39E4±9.29E3、1.65E4±1.14E4(P〉0.05),Ⅰ型胶原占总胶原百分比分别为(9.30E1±5.83E0)%、(9.15E1±6.91E0)%(P〉0.05).结论 肝门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并具有足够的愈合牢度,手术并发症少,可作为胆肠吻合的一种补充术式应用于临床.
程家浩吉敏徐冰心周英豪王卫任鸿昌李成林
关键词:胶原动物实验
肝门空肠吻合可行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门空肠直接吻合后吻合口的愈合牢固程度、组织学改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随机选择清洁级比格犬12只,进行肝门空肠直接吻合,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分为1月组和3月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3天、1...
程家浩
关键词:胆道重建肝肠吻合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Prolene线连续缝合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Prolene线连续全层缝合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后胆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术后胆道重建吻合技术的不同,将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手术切除的7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以2005年3月为界,分为传统吻合组(A组)和新型吻合组(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传统吻合方式的有31例,采用新型吻合方式者42例,两组术后发生暂时性胆漏的例数分别为9例(29.0%)和3例(7.1%);术后吻合口出血分别为6例(19.4%)和1例(2.4%);发生吻合口狭窄分别为8例(25.8%)和3例(7.1%);发生胆道感染分别为7例(22.6%)和1例(2.4%);吻合时间分别为(34.4±5.3)min和(24.5±5.3)min;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5.7%、17.9%和0,B组分别为84.6%、10.3%和5.1%,两组之间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lene线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后胆道重建中连续全层缝合,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材料和缝合方法,但吻合方式的改变对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的改善。
程家浩吉敏李成林
关键词:聚丙烯类胆管肿瘤胆道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