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茂林

作品数:56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0篇干细胞
  • 23篇胚胎
  • 20篇细胞
  • 16篇胚胎干细胞
  • 14篇分化
  • 8篇神经干
  • 8篇神经干细胞
  • 8篇教学
  • 7篇小鼠
  • 7篇本科
  • 7篇本科生
  • 6篇医学本科
  • 6篇医学本科生
  • 6篇鼠胚
  • 6篇鼠胚胎
  • 6篇体外
  • 6篇小鼠胚胎
  • 5篇胰岛
  • 5篇体外培养
  • 4篇医学生

机构

  • 5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2篇解放军181...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神经科...

作者

  • 56篇秦茂林
  • 25篇姚忠祥
  • 22篇李成仁
  • 20篇刘运来
  • 18篇刘建军
  • 18篇李红丽
  • 17篇蔡文琴
  • 13篇肖岚
  • 8篇周德山
  • 6篇李泽桂
  • 6篇李巍
  • 4篇张吉强
  • 4篇杨卫兵
  • 3篇田衍平
  • 3篇燕增奎
  • 3篇刘尧
  • 2篇吴康
  • 2篇李欣
  • 2篇梅强
  • 1篇吴毅

传媒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四川解剖学杂...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3篇199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5aR1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C5aR1在新生小鼠脑内及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规律,探索C5aR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调节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在新生小鼠脑内及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内C5aR1的表达;培养C5aR基因敲除小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同时利用C5aR拮抗剂处理正常小鼠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分别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状态,分析C5aR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结果 1)在新生小鼠脑内,C5aR1主要表达于海马和室下区等神经干细胞分布区域;2)C5aR1与nestin共表达于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内;3)C5aR特异性拮抗肽下调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内nestin表达并抑制其增殖;C5aR1基因敲除,神经干细胞的成球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C5aR1在脑内以及神经干细胞内均有表达,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燕增奎秦茂林刘运来李成仁刘建军肖岚
关键词:补体神经干细胞增殖
人细胞库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在许多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中 ,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得来源丰富的具有特异分化能力的人细胞供体源。最近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 :(1)转染DNA肿瘤病毒基因 ;(2 )外源性端粒酶表达或激活内源性端粒酶活性 ;(3)发展建立体外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在此基础上建立人细胞库。
姚忠祥秦茂林蔡文琴
关键词:DNA肿瘤病毒端粒酶胚胎干细胞
知识论坛对医学本科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探讨了自2001年来,为医学本科生开设的一种课外教学活动:"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生论坛",探索如何提高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实,该活动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现实意义。
李成仁肖岚李红丽李泽桂姚忠祥刘运来秦茂林
关键词:知识论坛医学本科生
改良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13
2010年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目前国内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颖医学教育模式,但在我国和我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我们对PBL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改良,让其适合我国国情和学校校情的方式,实践显示改良的PBL教学法锻炼了学生们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们对基础医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李成仁李红丽刘运来秦茂林姚忠祥刘建军肖岚
关键词:PBL教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Prrc2b基因的表达与功能研究
刘运来梅强刘建军李成仁秦茂林
BC023882基因克隆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获得基因BC023882全长真核表达载体及检测该基因对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扩增基因BC023882的编码区序列,克隆到pcDNA3.1(-)/Myc-H is(+)/lac Z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基因BC023882的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COS-7细胞,并且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和流式细胞仪观察该基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酶切并测序鉴定证明获得的重组子符合基因BC023882的编码序列;转染该基因后细胞增殖减慢,细胞增殖指数减低。结论成功构建了基因BC023882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观察到该基因对细胞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秦茂林蔡文琴刘运来刘建军
关键词:基因克隆细胞
NT3基因的克隆、鉴定及高表达胚胎干细胞的构建与筛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从小鼠肝脏组织中克隆神经营养因子NT3基因 ,在此基础上构建能稳定表达NT3的MESPU3 5细胞株。方法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 ,克隆入穿梭载体pExchange 1neo ,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染MESPU3 5胚胎干细胞株 ,G418长期筛选 ,RT PCR检测转染细胞NT3水平。结果 RT PCR得到长度为 777bp的基因片段 ,克隆后酶切鉴定正确 ,测序结果经BLAST对比 ,与GenBank中小鼠NT 3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NT3真核表达载体及高表达细胞株。结论 从小鼠肝脏组织中PCR克隆了正确的NT3基因 ,所获得的NT3稳定表达MESPU3 5
钟小林秦茂林
关键词:NT3克隆胚胎干细胞小鼠
氯乙烯诱导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畸形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孕早期不同剂量氯乙烯(VC)染毒后胎鼠神经系统发育以及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情况,明确VC对神经系统发育的致畸作用。方法将孕鼠21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VC对孕6.5 d的小鼠进行腹腔染毒,对照组注射花生油,均于E12.5取胚胎。观察胎鼠的表观发育情况,计算胚胎畸形率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的发生率。运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TUNEL染色技术检测并观察神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其凋亡的变化。结果①中剂量VC组胎鼠活胎率下降,活胎中畸胎发生率高达51%,其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占4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VC组胎鼠活胎率仅占55%,活胎中畸胎率明显增高占71%,其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占5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中剂量和高剂量VC组胚胎神经管上皮厚薄不一致;高剂量组神经管多数呈明显未闭合状,神经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肿胀,轮廓不清。③正常小鼠神经管神经上皮内可见PCNA阳性细胞与TUNEL阳性细胞分布;实验组各型阳性细胞分布与对照组相似,但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PCNA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而TUNE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结论孕早期一定剂量氯乙烯染毒可导致胚胎畸形率升高,神经管畸形率也相应上升。氯乙烯主要可抑制神经上皮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增多,导致增殖与凋亡比例失调。
何乐杨君杰彭玉立王景鹏秦茂林李红丽
关键词:氯乙烯神经管畸形增殖凋亡
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神经定向诱导分化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类动物的囊胚内细胞群或原始生殖嵴细胞分离、 体外培养(抑制其分化)获得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ES细胞是研究哺 乳动物胚胎早期发生、细胞分化、基因调控等发育生物学基本问题的理想 模型,也是组织工程、药理...
秦茂林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分化昆明小鼠维甲酸雌激素
文献传递
小鼠胚胎干细胞NT3基因转染后移植对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由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移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脊髓损伤模型动物的功能,此发现使胚胎干细胞成为一种用于移植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观察经NT3基因转染修饰的小鼠MESPU35(ES-NT3)胚胎干细胞株移植对脊髓损伤动物脊髓结构和功能重建的恢复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未转染细胞移植组、基因转染细胞移植组,12只/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移植所用MESPU35细胞株和ES-NT3细胞株均由本室冻存。②实验方法:复苏MESPU35和ES-NT3细胞株,采用经典维甲酸4-/4+法诱导两种胚胎干细胞神经定向分化,收集分化9d后的细胞,调整细胞终浓度至5×10^10L^-1备用。各组大鼠均建立L4脊髓损伤模型,在脊髓完全横断后10min内,基因转染细胞移植组分多点缓慢注入ES-NT3胚胎干细胞悬液,2μL/点,细胞总数约4×10^5个,注射位置为损伤区域白质与灰质交界处;未转染细胞移植组同法注射MESPU35胚胎干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5d和30d进行后肢运动功能Tarlov评分检测,分数越低表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差。后肢运动功能检测30min后进行斜板实验,检测大鼠抓握和维持姿势能力。微型注射器将25%的辣根过氧化物酶2μL注入大鼠坐骨神经内,2d后取L1~L4脊髓常规冰冻切片,参照Mesulam法进行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结果:因细菌感染,模型对照组、未转染细胞移植组、基因转染细胞移植组各死亡2只、1只、2只。①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各组大鼠术后即刻后肢运动功能评分为0。术后15d,30d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未转染细胞移植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1),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基因
秦茂林杨卫兵李红丽李成仁刘建军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脊髓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