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啸峰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教学
  • 8篇实验教学
  • 8篇病原生物
  • 8篇病原生物学
  • 5篇免疫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细胞
  • 3篇炎症
  • 3篇球菌
  • 3篇哮喘
  • 3篇肺炎
  • 3篇肺炎链球菌
  • 3篇IL-3
  • 3篇病原生物学与...
  • 2篇第二课堂
  • 2篇虚拟仿真实验
  • 2篇医学免疫
  • 2篇医学免疫学
  • 2篇人体寄生虫
  • 2篇人体寄生虫学

机构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格拉斯哥大学

作者

  • 24篇秦啸峰
  • 13篇潘晋
  • 11篇王珂
  • 10篇陈茜文
  • 6篇孙英
  • 6篇王炜
  • 5篇张力平
  • 5篇郑群
  • 5篇顾园
  • 5篇高燕
  • 4篇陈辉
  • 4篇吕喆
  • 3篇陈彦
  • 3篇李艳
  • 2篇袁慧慧
  • 2篇杜晓楠
  • 1篇赵冬
  • 1篇张须龙
  • 1篇温铭杰
  • 1篇张鑫

传媒

  • 10篇继续医学教育
  • 5篇医学教育管理
  • 3篇微生物学免疫...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标本的保存被引量:1
2012年
寄生虫形态的观察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而一些用于观察的实验标本逐渐损耗减少并难以重新获取,对这些实验标本的良好保存应当值得关注。
秦啸峰潘晋陈茜文魏秋芬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标本
IL-37在哮喘及炎症性疾病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哮喘(asthma)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以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其病理特征。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 IL-37)曾被称为IL-1家族成员7(IL-1 family member 7, IL-1F7),共有5种不同的亚型,为IL-37a^e,其中IL-37b是最大的剪切变异体。研究发现,IL-37b是免疫应答和炎症的天然抑制剂,细胞内非分泌型和分泌型IL-37b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靶细胞内炎性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IL-37在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靶点。现就IL-37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IL-37在哮喘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IL-37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等炎症性疾病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秦啸峰孙英王炜
关键词:哮喘炎症性疾病
IL-37对粉尘螨诱导气道上皮及固有免疫细胞产生IL-6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及固有免疫细胞经粉尘螨刺激后,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 37,IL-37)对其产生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小鼠肺上皮细胞系MLE-12、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原代小鼠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ILC2细胞),当细胞融合度达70%时,用IL-37预处理2 h,再给予粉尘螨粗提物刺激细胞,每种细胞均设PBS、IL-37及粉尘螨对照,并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沉淀和细胞培养液上清;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6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在蛋白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选ILC2细胞并检测ILC2细胞表面IL-37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粉尘螨粗提物可促进A549细胞、MLE-12细胞、RAW264.7细胞和ILC2细胞表达I L-6,且呈时间依赖的方式(P<0.05)。IL-37可抑制粉尘螨粗提物所诱导的IL-6在A549细胞、MLE-12细胞和RAW264.7细胞表达(P<0.05);但IL-37对粉尘螨粗提物刺激ILC2细胞分泌IL-6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IL-37可抑制粉尘螨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6,并可通过负向调控下调气道炎症反应,为IL-37在哮喘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诗皓杜晓楠李艳吕喆秦啸峰孙英王炜
关键词:粉尘螨白细胞介素6
浅谈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防范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和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来华学习医学的外国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面对这个特殊人群,如何合理有效地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生物安全防范,就越来越成为这门实验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潘晋高燕王珂秦啸峰陈茜文
关键词:留学生病原生物学实验生物安全
浅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技术人员被引量:1
2013年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病原生物学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学习掌握有关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更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过硬的技术技能,才能为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做好保障工作。
高燕王珂潘晋陈茜文秦啸峰张力平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技术人员
加强医学实验教学仪器的管理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013年
实验仪器是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要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而且要将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融入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本文对教学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王珂高燕潘晋秦啸峰陈茜文张力平
关键词:实验教学
职业初期从毕业生到技术员转换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初期容易存在心态不成熟,工作经验不足,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更好地做一名合格的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员,需要从对工作的认识、环境因素的改变、心态因素的转变、学习内容的变化等角度进行理性分析,提高认识,找出自身不足,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技术员的职业转换。
陈茜文高燕王珂潘晋秦啸峰
关键词:毕业生技术员
浅谈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标本的保存
本文首先指出寄生虫形态的观察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而一些用于观察的实验标本逐渐损耗减少并难以重新获取,对这些实验标本的良好保存应当值得关注,本文介绍了玻璃标本封藏保存、干制标本以及液浸标本等保存方法,并对减少...
秦啸峰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标本形态学
文献传递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代谢产物及菌体成分对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呼吸系统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 pneumonia)不同成分对人呼吸道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别与S.aureus、S. pneumonia细菌培养上清、细菌裂解物及灭活菌体共培养,采用CCK8方法检测上述不同细菌成分对A549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不同刺激物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与坏死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对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L-6、IL-8)分泌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探究不同刺激成分对A549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两种细菌培养上清及S. pneumonia裂解物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出现凋亡和坏死现象(P<0.05);两种细菌培养上清及细菌裂解物均可促进上皮细胞分泌IL-6,且两种细菌培养上清及S. pneumonia裂解物亦可促进上皮细胞分泌IL-8;两种细菌培养上清及各成分,仅S. aureus灭活菌体可降低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但其对另外两种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两种细菌感染过程中,不同细菌及细菌的不同成分对上皮细胞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细菌培养上清和细菌裂解物主要影响上皮细胞增殖、炎症因子分泌等功能,S. aureus灭活菌体可降低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进而影响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张鑫秦啸峰黄琼杨义然杜晓楠李琴吕喆陈彦王炜孙英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上皮细胞
浅谈几种光学显微镜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使用被引量:3
2018年
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有形成分的形态观察,无论是对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成虫的形态观察,还是各种细菌或真菌的染色观察,亦或是口腔黏膜中的活体微生物观察,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教学过程中常使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这些显微镜各具特点,是否正确选择和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关系到能否准确找到并清晰观察到病原体。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显微镜,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潘晋郑群王珂秦啸峰曲靖陈茜文张梦张力平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