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启生

作品数:72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50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法医
  • 16篇法医学
  • 15篇病理
  • 14篇动脉
  • 13篇心肌
  • 13篇猝死
  • 13篇免疫
  • 10篇细胞
  • 10篇法医学鉴定
  • 9篇免疫组化
  • 9篇脑挫伤
  • 9篇挫伤
  • 8篇缺血
  • 8篇组织化学
  • 8篇免疫组织
  • 8篇免疫组织化学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蛋白
  • 7篇心肌缺血

机构

  • 48篇同济医科大学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山东省高级人...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公安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公安局
  • 1篇鞍山市中级人...
  • 1篇济南市市中区...

作者

  • 72篇秦启生
  • 14篇宋旭东
  • 11篇黄光照
  • 10篇陈新山
  • 10篇夏胜海
  • 10篇胡俊
  • 9篇张慧
  • 6篇朱少华
  • 6篇陈晓瑞
  • 4篇何跃飞
  • 4篇王慧君
  • 4篇周伟
  • 4篇宋连芳
  • 4篇张益鹄
  • 4篇饶广勋
  • 3篇朱少华
  • 3篇王炜煜
  • 3篇赵小红
  • 2篇袁江帆
  • 2篇刘艳

传媒

  • 23篇法医学杂志
  • 22篇中国法医学杂...
  • 6篇第二次全国代...
  • 4篇全国第六次法...
  • 3篇法律与医学杂...
  • 3篇第五次全国法...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德国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刑事技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全国第七次法...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9篇2004
  • 10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0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11篇1991
  • 1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组化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形态计量法,对小鼠不同时程皮肤切创组织中IL-10不同表达部位(表皮细胞及表皮下组织的浸润细胞)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皮肤切创前后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切创后1~3h表皮细胞阳性表达水平迅速升高,24h时降至较低水平,伤后48h表达水平再次升高,96h后逐渐回复到正常水平;表皮以下阳性部位主要是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损伤6h后阳性细胞在真皮、皮下组织及创口肉芽组织内逐渐增多,于伤后72h达最大值(51.41±3.12)%,96~168h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29.38±2.64)%~(5.56±4.74)%。结论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IL-10在不同表达部位的变化特点与皮肤损伤时间相关,检测其表达变化可望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张慧朱少华秦启生宋旭东史为栋
关键词:小鼠皮肤创伤IL-10免疫组化
冠心病猝死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0
1993年
作者应用免疫组化ABC法首次对SCD及对照组病例的心肌Mb缺失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经扫描显微镜光度计测量及电子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发现SCD组心肌Mb均有明显缺失,呈现多发、散在、节段性分布,而对照组无缺失,认为这种多发、散在、节段性Mb缺失可作为无大片心肌梗死的SCD病例的诊断标志之一,为SCD的尸检诊断开辟了新途径。
陈新山胡俊秦启生黄光照
关键词:冠心病猝死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法医鉴定学
HSP70、NF应用于脑挫伤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0年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ABC法 ) ,检测实验大鼠脑挫伤灶周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神经丝蛋白(NF)的染色变化。结果发现NF和HSP70在脑挫伤后30min便可检测到 ,而且仅出现在脑挫伤灶周围 ,12~24h后逐渐消失 ,故此两项指标既可作为早期脑挫伤时间推断的依据 ,同时也可作为判断脑挫伤灶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挫伤的重要标志。
王慧君饶广勋朱少华秦启生
关键词:脑挫伤热休克蛋白神经丝蛋白
华-佛氏综合征猝死3例分析
1999年
华-佛氏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s syn-drome)为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种类型,五、六十年代较常见,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目前在法医工作中并不多见,现将笔者所遇3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案例资料例1 黄某,男,7个月.1999年2月25日零时许,黄因出现发热,到一诊所就医,诊断为“感冒”,给予柴胡、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用药后无明显好转,当日上午10时其父母发现黄全身出现紫黑色的出血点,仍发热,精神极差,急送某大医院,经抢救无效于上午11时40分死亡.尸检见颈部、胸腹部及双下肢有点状出血点.脑重950克g,脑膜血管淤血明显,脑水肿;镜下蛛网膜内及其下有以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或渗出(图1).肾上腺呈暗红色,切面明显出血;镜下肾上腺皮质、髓质出血,以髓质明显,部分区域正常结构消失,皮质细胞脂质脱失.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变.尸检诊断:华-佛氏综合征.
夏胜海陈新山秦启生宋连芳
关键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脑膜炎双球菌肾上腺出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性白细胞
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研究——(附128例尸检分析)
<正>作者报告128例冠心病猝死(SCD)尸检中,拟从法医病理学角度研究其病变特点,为我国SCD的病变和猝死机理研究及其法医学鉴定提供较全面的参考资料。128例中,男111例,女17例,男女之比为
陈新山黄光照秦启生胡俊
文献传递
拳击胸部致闭合性心脏破裂一例被引量:1
1993年
闭合性心脏破裂在法医尸检工作中较少见,我们遇到一例拳击胸部所致的闭合性心脏破裂,现报告如下:
周伟秦启生
关键词:胸部拳击
小儿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法医学鉴定——附二例案例报道
1992年
脑外伤为临床法医学中常见损伤形式,而其较严重的并发症——外伤性癫痫亦时有所见。本文通过二例小儿外伤性癫痫病例分析,探讨小儿外伤性癫痫的特殊性,并提出小儿外伤性癫痫临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 案例报道例1。周某,女,9岁。1988年5月30日下午放学后,钻进一个新垃圾筒内玩耍。出来时,被一男生将质量较重的筒盖推下而击中头顶部。
王佐飞秦启生
关键词:外伤性癫痫临床法医学法医学鉴定脑外伤小儿外伤
全文增补中
单脐动脉并死胎尸检1例被引量:3
2003年
袁江帆宋旭东张慧秦启生
关键词:单脐动脉死胎尸检法医临床学
阴囊及睾丸损伤15例法医临床学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阴囊及睾丸损伤、特别是睾丸损伤.由于其具有生精及分泌雄激素睾丸酮的特殊生理功能.故损伤后可导致生殖功能的障碍,这正是法医鉴定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作者收集了1938年3月至1989年12月间共15例阴囊及睾丸损伤的案例予以分析讨论.
陈晓瑞秦启生
关键词:阴囊睾丸损伤生殖功能障碍法医鉴定学
实验性脑挫伤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时间性变化被引量:16
1998年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以神经元特异性烯酸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作为标记物,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不同存活时间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发现,伤后3h可见NSE和GFAP染色变化,且随着存活时间延长,脑皮质内挫伤处周围神经元逐步减少,而星形胶质细胞则逐渐增加,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为脑挫伤后早期存活时间的推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周高举秦启生
关键词:脑挫伤免疫组化神经元病理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