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彦君

作品数:30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管
  • 6篇手术
  • 6篇外科
  • 5篇食管癌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胸部
  • 4篇术后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肺癌
  • 3篇螺旋CT
  • 3篇肺肿瘤
  • 3篇癌患者
  • 3篇CT
  • 2篇心脏
  • 2篇胸部创伤
  • 2篇食管癌患者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治疗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30...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0篇祁彦君
  • 19篇金文波
  • 18篇马连君
  • 16篇郑梦利
  • 11篇张向华
  • 10篇陈翔
  • 9篇周乃康
  • 6篇刘慧峰
  • 5篇蒋国顺
  • 4篇魏福岭
  • 4篇赵亚超
  • 3篇许国宇
  • 3篇张书新
  • 2篇彭阳红
  • 2篇余德友
  • 2篇何宝明
  • 2篇马振宇
  • 2篇姚光大
  • 2篇由昆
  • 2篇白国刚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3
  • 2篇2002
  • 3篇1998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联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165基因治疗缺血心肌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观察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 )联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16 5基因(VEGF16 5cDNA)治疗缺血心肌后心肌血管密度、心肌灌注和代谢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 48条 ,随机分为TMLR组、TMLR联合VEGF16 5cDNA组和空质粒 (pcDNA3 .1)组 (n =12 ) ,心肌梗死为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致心肌缺血 6 0min后行CO2 激光心肌打孔 ,VEGF16 5cDNA基因转染采用直接心肌注射法。结果 TMLR联合VEGF16 5基因治疗后 6和 12周 ,缺血区心肌血管密度和心肌灌注量、代谢显著高于TMLR组。结论 TMLR联合VEGF16 5基因治疗缺血心肌后心肌血管密度显著增加 ;成活心肌的数量显著增加和 /或成活心肌功能显著恢复。
蒋国顺朱朗标高长青李功松张向华金文波祁彦君陈翔
关键词:心肌血运重建术基因治疗心肌缺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MGMT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MGMT的表达,并以60例肺癌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GMT的表达率为53.33%(48/90),明显低于肺癌周围正常组织的76.67%(46/60)(P=0.006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GMT的阳性表达率在吸烟组为72.73%(40/55),明显高于不吸烟组的22.86%(8/35)(P=0.0000);在低分化组为35.0%(14/40),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的68.0%(34/50)(P=0.0037);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MGMT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监控有助于肺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金文波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周乃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免疫组化
MUC1-mRNA和CEA-mRNA的RT-PCR检测与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
2009年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10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3例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CEA-mRNA、MUC1-mRNA的表达率为96.23%(51/53)、100%(53/53),外周血中CEA-mRNA、MUC1-mRNA表达阳性率为52.83%(28/53)、35.85%(19/53);对照组中,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均有1例CEA-mRNA表达、无MUC1-mRNA表达。结论:CEA-mRNA、MUC1-mRNA是检测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密切。
金文波周乃康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
关键词:微转移粘蛋白
老年人肺挫伤38例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 :总结老年人肺挫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 38例老年人肺挫伤的诊治经过及治疗结果。本组保守治疗 16例 ,胸腔穿刺抽液 6例 ,胸腔闭式引流 14例 ,剖胸探查修补 3例 ,应用呼吸机治疗 18例。结果 :本组年龄 6 0岁以上老年人肺挫伤 38例 ,其中死亡 3例 ,死亡率 7.89% ,其余均治愈。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 ,尽早明确诊断 ,处理合并伤 ,积极应用呼吸机 ,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防治并发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金文波张向华祁彦君陈翔蒋国顺李秦魏福岭武若君刘京涛宋继勇
关键词:老年人肺挫伤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mRNA(CK20-mRNA)的表达对诊断食管癌微转移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10例食管良性病变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K20-mRNA,并进行比较。结果食管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CK20-mRNA阳性表达;42例无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40.48%(17/42),11例远处转移者CK20-mRNA表达阳性率为81.82%(9/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K20-mRNA是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其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密切。
金文波周乃康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
关键词:食管癌细胞角蛋白微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5年3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28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均行术前3个周期的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实验组:3周期化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仅行术前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再行原方案化疗3周期。对比分析经两组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实验组放化疗后有效率为79.7%,疾病控制率为96.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11.8个月,中位生存期26.3个月,1年生存率为93.8%;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59.4%,疾病控制率为8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2个月,中位生存期19.8个月,1年生存率为81.3%。两组间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有利于提高预后,并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可作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之一。
祁彦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放化疗
中上段食管癌超胸项吻合与颈部吻合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对比分析超胸顶吻合与颈部吻合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探讨手术方法。方法 :将同期184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超胸顶吻合组 91例 ,颈部吻合组 93例 ,对比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颈部吻合组 :发生并发症 16例 (17.2 % ) ,其中吻合口瘘 8例 (8.6 % ) ,喉返神经损伤 3例 (3.2 % ) ,肺部并发症 3例 (3.2 % ) ,乳糜胸 1例 (1.0 % ) ,心律失常 1例 (1.0 % )。超胸顶吻合组 :发生并发症 8例(8.8% ) ,其中肺部并发症 4例 (4 .4 % )例 ,乳糜胸 1例 (1.1% ) ,心律失常 2例 (2 .2 % ) ,脓胸 1例 (1.1% )。结论 :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超胸顶吻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金文波张向华祁彦君陈翔蒋国顺
关键词:食管癌外科手术吻合术
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551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心律失常86例。〈60岁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4%,≥60岁者为20.6%;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6.4%;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5%,其中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5%,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6%,肺楔形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5%;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6%;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3.5%,其中颈部吻合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0%,弓上及弓下吻合者为15.3%;贲门癌为20.1%。结论年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手术方式及术中状况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纠正缺氧可以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金文波张向华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陈翔魏福岭侯晓彬
关键词:胸部肿瘤胸外科手术心律失常
胸壁皮脂腺癌1例
2003年
陈翔张向华韦立新金文波祁彦君
关键词:X线片CT病理报告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用于胸外科开胸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镇痛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舒芬太尼为对照药,选择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n=80);观察组给药剂量为每次1支,75 mg/支,肌内注射,每日2次;对照组给药为静脉自控镇痛,剂量为:舒芬太尼1.0 mg+托烷司琼5 mg.(200 mL)-1。观察记录术后4、8、12、24、36、48、72各时点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及其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镇痛评分(VAS)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镇静评分(SS)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用于胸外科开胸术后镇痛治疗的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郑梦利周乃康金文波马连君祁彦君彭阳红张书新马振宇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胸外科手术术后镇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