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松生

作品数:384 被引量:775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9篇期刊文章
  • 11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5篇手术
  • 81篇肿瘤
  • 75篇外科
  • 70篇胶质
  • 66篇胶质瘤
  • 62篇细胞
  • 57篇外科手术
  • 55篇手术治疗
  • 55篇显微手术
  • 45篇入路
  • 43篇显微外科
  • 38篇颅内
  • 35篇脑膜
  • 34篇脑膜瘤
  • 33篇血管
  • 33篇显微外科手术
  • 32篇显微手术治疗
  • 30篇缺血
  • 30篇基因
  • 26篇脑胶质瘤

机构

  • 36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6篇福建医学院
  • 5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厦门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8...

作者

  • 384篇石松生
  • 306篇杨卫忠
  • 150篇陈春美
  • 116篇倪天瑞
  • 109篇陈建屏
  • 108篇王锐
  • 87篇梁日生
  • 86篇张国良
  • 85篇王春华
  • 68篇刘才兴
  • 34篇陈琰
  • 34篇陈阵
  • 34篇房新蓉
  • 34篇林于峰
  • 33篇陈靖
  • 30篇宋施委
  • 30篇涂献坤
  • 25篇曾涛
  • 19篇林毅兴
  • 19篇任保刚

传媒

  • 40篇福建医科大学...
  • 39篇福建医药杂志
  • 19篇中国神经精神...
  • 19篇中华医学会神...
  • 18篇中华实验外科...
  • 13篇福建医学院学...
  • 13篇国际神经病学...
  • 12篇中国临床神经...
  • 9篇中国微侵袭神...
  • 7篇立体定向和功...
  • 7篇2011中华...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临床神经科学
  • 6篇中国神经肿瘤...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医学综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8篇2018
  • 15篇2017
  • 22篇2016
  • 7篇2015
  • 20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44篇2011
  • 37篇2010
  • 28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诊脑胶质瘤MRI影像的瘤周水肿特征对肿瘤全切术后复发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表明脑胶质瘤瘤周水肿(peritumoral brain edema,PTBE)是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实际范围,PTBE的程度可作为脑胶质瘤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然而,初诊时胶质瘤PTBE特征对全切术后肿瘤复发模式的影响目前还不详。本研究旨在探索初诊的脑胶质瘤MRI影像上的PTBE特征对全切术后肿瘤复发部位趋向及形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收集来自4个临床中心的43例全切术后复发的脑胶质瘤病例的MRI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初诊时MRI影像的T2加权像所示的PTBE的程度、类型与全切后复发肿瘤形态及部位趋向性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术后复发模式与初诊脑胶质MRI影像的瘤周水肿特征明显相关:初诊时PTBE程度轻的在复发形态上更倾向局灶状(5/6),复发的生长趋向类型上更趋向于原位(4/6);水肿程度重的,复发形态趋向于扩散状(30/37),生长趋向类型多为周边型(7/37)、拓展型(27/37)。初诊时PTBE为类圆型的肿瘤复发以局灶状为多见(6/8),复发趋向多数为原位型(5/8),其次为周边型(2/8)和拓展型(1/8);水肿为不规则的肿瘤复发趋向绝大多数为拓展型(26/35),其次为周边型(7/35),少见原位型(2/35)。结论:胶质瘤PTBE的程度、类型对肿瘤全切术后复发形态、趋向性有显著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通过初诊脑胶质瘤的MRI的PTBE特征来个体化制订首次脑胶质瘤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放疗靶区,提高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
刘水源周昌富林志雄刘颖石松生黄延林陈宏吉曹代荣康德智
关键词:胶质瘤瘤周水肿
经皮套管椎旁入路显微切除颈椎椎管内占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套管椎旁入路显微切除颈椎椎管内占位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例颈椎椎管内髓外占位患者,其中神经鞘瘤13例,脊膜瘤3例,肠原性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全麻后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皮套管椎旁入路显微切除颈椎椎管内髓外占位。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切口局部疼痛时间;记录术前1d、术后1d、3d、5d肌酸磷酸激酶水平(CPK—MM);于术前1d、术后1d、5d和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McCormick评分标准评价脊髓功能,以及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切口局部疼痛程度;于术后1周行颈椎CT三维重建;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颈椎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18例椎管内占位完全切除,无神经损伤发生,McCormick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dCPK-MM升高,术后5d下降至术前1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未见占位残留及复发,CT三维重建显示椎板开窗范围,无损伤关节突和脊椎的稳定性;随访期间未见脊椎畸形发生。结论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皮套管椎旁入路显微切除颈椎椎管内髓外占位,既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影响肌肉、关节突以及脊椎稳定性,也能达到椎管内占位的全切除,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脊椎稳定性好等优点。
陈春美蔡刚峰张伟强傅超锋张华斌王锐陈琰王春华石松生杨卫忠
关键词:颈椎脊椎肿瘤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石松生杨卫忠倪天瑞曾涛
关键词:垂体肿瘤Γ射线放射外科手术腺瘤
初诊大脑半球胶质瘤瘤周水肿特征对全切术后复发模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基于MRI分析探索初诊大脑半球胶质瘤瘤周水肿(peritumoral edema,PTE)特征对全切除术后复发部位趋向及复发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4个临床中心43例经全切术后复发的胶质瘤病例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初诊时MRI的T2加权像所示PTE程度及类型对全切术后复发形态及部位趋向的影响。结果初诊胶质瘤PTE的特征对全切术后复发模式有显著影响,不仅复发形态在不同PTE程度间有明显差异(P=0.002),而且复发部位趋向在不同PTE程度间亦有明显差异(P=0.001),其中PTE程度轻者在复发形态上更倾向于局灶状(6/8),复发部位趋向易趋于原位型(5/8);PTE程度重者,复发形态易倾向于扩散状(30/35),复发部位趋向多为拓展型(25/35)、其次为周边型(7/35)。此外,全切术后复发形态在不同PTE类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复发部位趋向在不同PTE类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初诊时PTE为类圆型的复发形态以局灶状为多见(7/9),复发部位趋向多数为原位型(6/9),其次为周边型(2/9)和拓展型(1/9);PTE呈不规则的复发部位趋向绝多数为拓展型(25/34),其次为周边型(7/34),少见原位型(2/34)。结论大脑半球胶质瘤PTE的程度、类型对肿瘤全切术后复发形态、部位趋向有显著的影响。
刘水源周昌富林志雄石松生黄延林陈宏吉曹代荣康德智
关键词:胶质瘤瘤周水肿复发磁共振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1993年
前、中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22例,均经CT和脑血管造影确诊,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3年,显效9例,进步4例,改善4例,恶化2例。作者强调手术应根据肿瘤所侵袭的范围和蔓延方向采用不同的入路,以充分显露,尽可能全切除肿瘤。生物粘合剂和明胶海绵对修补硬脑膜以及重建颅底有效。
杨卫忠陈建屏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
关键词:颅底沟通性脑肿瘤外科手术
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1993年
前、中颅底肿瘤可蔓延眼眶、副鼻窦、鼻腔、颞窝、翼腭窝等,同时上述部位的肿瘤也可侵入颅内,即所谓的颅底内外沟通性肿瘤。现将我科收治的22例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11~62岁,平均42岁。头痛19例,恶心呕吐10例,鼻塞或/和鼻衄4例,突眼5例.眼球活动障碍5例。
杨卫忠陈建屏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
关键词:颅内肿瘤沟通性外科手术
岩斜坡区及其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被引量:6
1997年
岩斜坡区的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手术中常因暴露欠佳或由于对其实体解剖不够熟悉而误伤重要的组织结构。鉴于此,作者模拟手术入路对2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进行详细的观测,分析讨论了各种入路的适应症,提出术前应根据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影像学表现,仔细制订手术方案,分别选用不同的入路,或是在一次手术中把单一入路向某一方向扩大,目的在于力求全切除肿瘤,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杨卫忠梁日生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陈建屏林毅兴
关键词:手术入路解剖学显微解剖
小骨窗寰枕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显微手术治疗27例Chiari Ⅰ型畸形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小骨窗寰枕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显微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的疗效。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的ChiariⅠ型畸形患者27例,其中21例合并脊髓空洞。手术方式为枕下正中3.0-3.5cm切口,显微镜下磨除后颅窝及寰椎部分骨质,减压骨窗约为2.5cm×2.5cm,切除增厚的寰枕筋膜,用尖刀纵向划开枕部及寰枕交界处硬膜外层并使之向两侧扩大。结果 27例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未发生手术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根据Tator标准评价,20例手术疗效为优,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7例手术疗效为良,患者症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骨窗寰枕减压伴硬膜外层切开显微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安全有效、微创且易于推广。
谢海树陈春美石松生
关键词:ARN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小脑疾病
三尖杉酯碱和BCNU脑血管内化疗治疗恶性脑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1995年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三尖杉酯碱和BCNU超选择性脑血管内灌注治疗恶性脑瘤的疗效。结果表明,三尖杉酯碱和BCNU对脑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和75%,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8.46%和40.01%。各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然而,与BCNU组相比,三尖杉酯碱组脑瘤总的恶性程度较高,并发症少而轻且平均生存时间较长。作者认为三尖杉酯碱对恶性脑瘤的疗效优于BCNU,且前者价廉易得,值得推广应用.
杨卫忠张国良倪天瑞陈建屏梁日生刘才兴石松生
关键词:三尖杉酯碱BCNU脑肿瘤化学疗法
一氧化氮合酶反义RNA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提高PC12细胞耐缺氧的能力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2种分别携带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 OS)反义RNA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mnNOS和rAAV-AsiNOS)提高PC12细胞耐氧能力和抑制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培养基换成分别含有rAAV-AsnNOS、rAAV-Asi- NOS和rAAV-LacZ(携带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10%胎牛血清DMEM,设立对照组,测定不同rAAV转染后PC12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下细胞生长趋势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凋亡率,FCM和半定量RT-PCR分别分析nNOS、iN- OS、p38MAPK和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比和mRNA的表达。结果一定感染复数的rAAV对PC12细胞生长趋势无明显影响;转染rAAV-AsnNOS的PC12细胞在缺氧1~6 h时LDH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nNOS、p38MAPK和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比和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rAAV-LacZ组和rAAV-AsiNOS组均降低;转染rAAV-AsiNOS的PC12细胞在缺氧6~24h时LDH活性、细胞凋亡率以及iNOS、p38MAPK和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比和mRNA表达量也均较对照组、rAAV-LacZ组和rAAV-AsnNOS组降低。结论在体外神经细胞缺氧模型中,转染后PC12细胞能够耐受缺氧损伤;转染rAAV-AsnNOS病毒载体的PC12细胞能够在缺氧早期抑制nNOS、p38MAPK和Caspase-3的表达,转染rAAV-AsiNOS病毒载体的PC12细胞能够在缺氧晚期抑制iNOS、p38MAPK和Caspase- 3的表达。
杨卫忠陈春美王春华石松生黄勇宋施委王锐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脱噬作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