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 报道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段椎管内肿瘤32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术后22例进行颈椎稳定性重建。结果肿瘤全切26例,占81.25%,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包括3例星形细胞瘤,3例包裹并紧密粘连椎动脉的哑铃形神经鞘瘤),占18.75%。按George的方法评估,恢复良好23例(71.88%),症状改善6例(18.75%),无明显改善3例(9.38%),无手术死亡。30例随访3个月~3年。26例术后3个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1例神经鞘瘤维持术后大小未增大.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术后X线检查其中4例出现颈椎不稳,26例稳定性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是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关键治疗手段,术后重建椎管的稳定性对患者的远期恢复意义重大。
- 王辉石德金李文胜梁朝峰何海勇秦峰叶卓鹏郭英
- 关键词:颈椎脊髓肿瘤显微手术稳定性
- 脑外伤后脑积水17例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对 1994~ 2 0 0 0年在我院收治的 17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7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颅高压征象均得以改善 ;复查CT ,11例脑室明显缩小 ,4例好转 ,2例变化不明显 ;出院转归 ,良好 11例 ,中残 2例 ,重残 1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1例。结论 :对严重脑外伤的病人 ,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外伤后脑积水 ,能提高病人的生存和预后。
- 石德金胡裕全
- 关键词:脑损伤脑积水CT发病机制
- 新生大鼠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特性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建立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大鼠海马、室管膜下区分离NSCs,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观察。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观察鉴定NSCs及其分化结果。结果分离获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克隆中的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显微镜下观察见典型的干细胞特征,诱导后可分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上法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
- 石德金郭英梁朝峰胡黎平李燕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
-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43例疗效的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术前综合性评估、围手术期处理、显微手术技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肿瘤全切除40例(93%),手术死亡1例(2.3%),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4.7%)。4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纤维细胞型12例、内皮细胞型7例、混合型7例、砂粒体型6例、过渡细胞型4例、恶性脑膜瘤5例;有39例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9年,肿瘤复发3例(7.0%)结论术前综合性评估、重视显微手术技巧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利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 郭英石德金李文胜叶卓鹏王辉秦峰梁朝峰何海勇刘明旺史志东
-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显微手术术前评估
- 纤维化垂体腺瘤的超微结构
- 2008年
- 目的观察纤维化垂体腺瘤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4例垂体腺瘤病例进行电镜观察,其中纤维化腺瘤2例,非纤维化腺瘤2例。结果电镜下:(1)纤维化垂体腺瘤主要的超微改变是:肿瘤细胞成分少,排列松散;间质内可见长梭状的成纤维细胞,其周围分布有其分泌的大量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内可见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及丰富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及大量微管、微丝。(2)非纤维化垂体腺瘤主要的超微改变是:肿瘤细胞成分为主,排列密集,未见明显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结论电镜观察表明胶原纤维的大量增多是纤维化腺瘤的形态学特征,成纤维细胞可能是胶原的主要产生细胞。
- 王辉李文胜石德金叶卓鹏秦峰梁朝峰何海勇郭英
- 关键词:垂体腺瘤纤维化超微结构成纤维细胞
- CT仿真内镜与多平面重建对垂体瘤患者蝶窦显示情况的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比较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与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对垂体瘤患者蝶窦、鞍底的显示情况。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MPR及CTVE重建,对两者显示的蝶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蝶窦表面解剖结构: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形状、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方面,CTVE与MPR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别,CTVE对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显示率优于MPR,CTVE所提供的为三维图像,MPR提供的为二维图像。在显示深部解剖标志:斜坡松质骨、蝶窦壁厚度方面MPR明显优于CTVE。结论:CTVE能显示蝶窦浅表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可做为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术前了解蝶窦三维解剖结构的一种方法。
- 蔡梅钦胡冰王辉李文胜石德金何海勇陈少琼郭英
- 关键词: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技术垂体瘤蝶窦
- 3D-CTA与DS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比较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与DSA在瘤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患者行3D-CTA与DSA检查,两者对照研究并以术中发现为准评估图像质量。【结果】本组动脉瘤44个,3D-CTA准确检出40个,DSA准确检出43个,两者检出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术中发现,3D-CTA在瘤壁钙化、载瘤动脉的显示、瘤周解剖标志等方面,明显优于DSA(P<0.05)。【结论】随着CT机及软件的更新,3D-CTA可能取代DSA成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首选。
- 王辉石德金李文胜叶卓鹏梁朝峰龚瑾郭英
- 关键词:三维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需气管切开的急危重患者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包括术中、术后早期、术后晚期)、费用、置管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10.89±3.26)min]少于传统手术组[(30.16±6.12)min](P<0.05);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术中并发症低于ST组(P<0.05),术后早期、术后晚期并发症与传统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处理困难气道、紧急气管切开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优先选择。
- 何海勇王辉李文胜石德金梁朝峰郭英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呼吸功能障碍
-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内非垂体瘤病变23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总结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经蝶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Rathke囊肿7例,垂体脓肿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结核性肉芽肿2例,空蝶鞍2例,脊索瘤2例。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C-臂机透视监测下,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及部分好转13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及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 李文胜石德金王辉郭英梁朝峰龚瑾
- 关键词:鞍内经蝶入路
- 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增强向神经元分化的潜能
- 2007年
- 目的体外观察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对来自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建立神经干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通过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及共培养早期nestin和NF,及后期NF免疫组化检测鉴定,计算各阳性细胞数、总细胞数和阳性细胞率。结果在共培养第7天,共培养组NSCs的nestin阳性率为(64.04±9.40)%,对照组仅(9.41±4.80)%(P<0.01);NF阳性细胞率为(13.72±3.92)%,对照组仅(39.79±5.20)%(P<0.01);撤除CMECs后第4天,共培养组NSCs分化成神经元的比例为(55.42±4.75)%,对照组仅(27.18±2.62)%(P<0.01)。结论本结果提示CMECs能促进NSCs的自我更新,抑制其分化,并有增强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潜能。
- 郭英石德金梁朝峰李文胜王辉叶卓鹏胡黎平李燕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