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娟

作品数:24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内镜
  • 8篇黏膜
  • 8篇膜下
  • 7篇黏膜下
  • 7篇超声
  • 6篇内镜黏膜
  • 6篇内镜黏膜下
  • 6篇超声内镜
  • 5篇肿瘤
  • 5篇黏膜下剥离术
  • 5篇内镜检
  • 5篇内镜检查
  • 5篇内镜黏膜下剥...
  • 5篇内镜黏膜下剥...
  • 5篇镜检
  • 5篇间质
  • 5篇间质瘤
  • 5篇剥离术
  • 5篇超声内镜检查
  • 4篇切除

机构

  • 20篇云南省第二人...
  • 3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22篇盛娟
  • 17篇何夕昆
  • 16篇余福兵
  • 15篇郝玲
  • 11篇吴丽娟
  • 10篇丁惠芬
  • 10篇张华杰
  • 7篇左赞
  • 5篇伍瑞
  • 5篇刀吉林
  • 5篇邹发海
  • 4篇肖玉良
  • 3篇缪应雷
  • 3篇段丽平
  • 2篇张钰
  • 2篇张冰
  • 1篇李智
  • 1篇谢余澄
  • 1篇杨雪艳
  • 1篇夏艳萍

传媒

  • 10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固有肌层小肿瘤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L)对胃固有肌层小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MT)18例(肿瘤直径≤12mm),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术后常规内镜及EUS随访。结果18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平滑肌瘤4例,胃间质瘤12例,胃神经纤维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L)是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余福兵何夕昆郝玲盛娟左赞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结扎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肿瘤固有肌层
不同浓度乙酸对胃窦黏膜轮廓增强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不同浓度乙酸喷洒对胃窦黏膜轮廓的增强作用。方法选择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随机分组,分别使用1.75%和3.50%的乙酸喷洒胃窦后观察。结果两种浓度的乙酸喷洒后的轮廓增强无反应时间和轮廓增强持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3.50%的乙酸喷洒后轮廓增强消失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浓度为3.50%的乙酸更适合临床应用。
何夕昆左赞盛娟郝玲余福兵
关键词:乙酸内镜胃窦黏膜
门诊内镜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门诊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联合钛夹、尼龙圈套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联合钛夹、尼龙圈套治疗的1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患儿105例,住院患儿85例,对两组患儿行内镜下治疗,治疗后观察1周,以后分别于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结果 190例患儿的225枚肠息肉经内镜下全部成功切除,无大出血、穿孔及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其中门诊2例患儿及住院1例患儿在术后7d内出现少量渗血,经内镜下治疗后缓解,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治疗费明显较住院治疗少。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术联合钛夹、尼龙圈套是门诊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郝玲何夕昆余福兵盛娟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钛夹
胃间质瘤内镜超声量化评分系统对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风险性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胃间质瘤的内镜超声特征、进行量化评分,评估胃间质瘤内镜超声量化评分系统对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手术风险的价值。方法以无临床症状的、低度侵袭危险性的胃间质瘤为研究对象,应用内镜超声量化评分系统术前对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的风险进行评估,内镜超声量化评分为低度风险的患者选择内镜下切除。结果 21例内镜超声量化评分为低度风险的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除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0.2 cm×0.3 cm的胃壁缺损,经内镜下修补后愈合良好,余20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无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论根据胃间质瘤内镜超声量化评分评估系统能在术前评估内镜下治疗胃间质瘤的风险,可降低内镜下切除胃间质瘤的术中、术后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盛娟伍瑞左赞张华杰谢余澄余福兵郝玲何夕昆
关键词:内镜超声胃间质瘤内镜下切除
单气囊小肠镜经肛进镜单人法和双人法的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肛单气囊小肠镜快速抵达回肠末端的安全、有效的插入方法。方法设气囊充气双人插入法组和气囊不充气单人插入法组,对两种方法内镜通过大肠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成功率均为100%,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气囊不充气单人插入法是一种可行的、能安全有效地通过大肠抵达回肠末端的进镜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李智盛娟左赞何夕昆
关键词:单气囊小肠镜回肠末端
STAT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肠黏膜的免疫反应失控是炎症性肠病的特征性表现。机体的免疫和炎症系统被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这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等通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发挥其生物功能。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及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均发现在STAT家族中以STAT3磷酸化程度最高,这提示STAT3的活化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此文就STAT3的功能、调节机制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盛娟段丽平缪应雷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细胞因子
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对消化道粘膜下小病变的诊断价值
何夕昆郝玲余福兵盛娟伍瑞丁惠芬吴丽娟张华杰肖玉良杨雪艳
该课题将普通内镜、内镜超声、病理检查三者进行相互对照,并统计病理结果、超声声像、病变处理及随访情况,旨在寻找一种阳性率高、可操作性强、安全性好的确诊粘膜下小病变的方法,研究采取内镜超声结合内镜下套扎组织活检术的方法获取所...
关键词:
关键词:病理学诊断
尼龙圈联合钛夹闭合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尼龙圈联合钛夹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闭合切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胃黏膜下肿瘤(SMT)行EUS,对其中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后,经内镜活检通道、直视下应用尼龙圈和钛夹缝合切口。观察术中尼龙圈联合钛夹缝合的成功率;术后内镜随访,检查尼龙圈联合钛夹缝合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胃底部24例,胃体部8例,胃窦部3例。3例发生穿孔,应用尼龙圈结合钛夹闭合术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35例完整缝合切口成功率100%,术后3个月均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平均随访5.3个月,创面均完整愈合。结论内镜下应用尼龙圈联合钛夹缝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余福兵何夕昆郝玲盛娟伍瑞肖玉良丁惠芬吴丽娟张华杰张钰邹发海刀吉林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尼龙圈钛夹
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胃SMT行EUS,对其中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预切开病变表面中央黏膜,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病变,完整切除病变。结果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SMT共3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21例,胃平滑肌瘤7例,胃神经纤维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病变直径0.6~1.9cm,平均直径1.2cm。3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1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直径<2.0cm的SMT是安全、有效的,可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余福兵何夕昆郝玲盛娟伍瑞肖玉良丁惠芬吴丽娟张华杰张钰邹发海刀吉林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肿瘤固有肌层
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研究
余福兵何夕昆郝玲卜林明张冰盛娟丁惠芬吴丽娟张华杰
该项目将在超声内镜指导下,选择来源于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和固有肌层、直径≤1.2cm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132例为病例组,应用结扎技术联合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切除治疗.并以81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为对...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手术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