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向阳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基因
  • 9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6篇表达谱
  • 5篇肿瘤
  • 5篇内皮
  • 5篇基因表达
  • 5篇白喉毒素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阳性
  • 3篇新基因
  • 3篇性细胞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阳性细胞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突变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武汉钢铁
  • 1篇广西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27篇白向阳
  • 11篇马丁
  • 11篇卢运萍
  • 10篇吕安国
  • 9篇吴文芳
  • 4篇朱涛
  • 4篇严玲玲
  • 4篇孙静
  • 3篇王世宣
  • 3篇周剑锋
  • 3篇李双
  • 2篇徐茜
  • 2篇任秀宝
  • 2篇廖书杰
  • 2篇牛瑞芳
  • 2篇周剑峰
  • 2篇倪剑锋
  • 2篇王薇
  • 2篇邓东锐
  • 2篇马全富

传媒

  • 3篇白血病.淋巴...
  • 2篇首都医药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肿瘤疫苗的构建及体外活性鉴定
2007年
目的: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8型阳性的肿瘤疫苗,并观察其体外活性。方法:利用昆虫杆状病毒(简称Bac to Bac)表达系统,将HPV18L1基因重组入穿梭质粒pFastBac-Htb,构建HPV18L1-Htb,通过转座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组,分离重组的Bacmid DNA,并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形成;用Ni-NTA系统纯化表达蛋白;以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鉴定蛋白生物活性。结果:收集被转染的Sf-9细胞,提取细胞蛋白,SDS-PAGE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大约63000处可出现一新生蛋白条带,Western blotting证实为HPV18L1蛋白;透射电镜观察证实L1蛋白可自我组装成VLP,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小鼠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纯化的蛋白在0.5~4ng/μl范围可介导小鼠红细胞凝集。结论:Bac to Bac表达系统可高效地制备HPVVLP,并具有体外生物学活性;Ni-NTA系统能高效简便地纯化带有6×His短肽的HPV18L1蛋白。
廖书杰王世宣马丁邓东锐徐茜王丽王薇程艳香白向阳卢运萍
关键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肿瘤疫苗
短发夹状RNA干扰对子宫颈癌细胞中Pin1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研究短发夹状RNA(shRNA)干扰对宫颈癌细胞中Pin1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Pin1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IREN-Pin1,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HeLa/p-shRNA组),同时以对照质粒pSIREN-Con(HeLa/p-Con组)和无血清培养基转染HeLa细胞(HeLa组)作为对照,分别应用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法检测Pin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软琼脂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后48h,HeLa/p-shRNA组Pin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5和0·33±0·14,HeLa/p-Con组分别为0·84±0·16和0·79±0·17,HeLa组分别为0·89±0·11和0·81±0·15,前组Pin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SIREN-Pin1质粒后HeLa细胞中Pin1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7%和58%。MTT比色法检测显示,HeLa/p-shRNA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软琼脂克隆实验显示,HeLa/p-shRNA组细胞克隆小而稀疏,细胞克隆形成率为(12±3)%,明显低于HeLa/p-Con组的(20±5)%和HeLa组的(24±4)%(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HeLa/p-shRNA组细胞凋亡率为(24·3±5·7)%,明显高于HeLa/p-Con组的(5·0±1·4)%和HeLa组的(1·8±0·4)%(P<0·05)。结论sh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靶基因Pin1的表达,进而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增加,为宫颈癌的基因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李红雨朱涛周金华徐茜王世宣白向阳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基因表达RNA干扰宫颈肿瘤
杀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阳性细胞的靶向毒素被引量:4
2005年
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 DT) 是棒状白喉杆菌被茁噬菌体感染后分泌的一种外毒素. 它可以阻断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杀死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的R82A,K84A,H86A突变体可以和肿瘤血管上高表达的VEGF受体1 (VEGFR-1) 特异性结合. 首先从白喉杆菌中提取基因组DNA,扩增出白喉毒素C区、T区基因. 并运用点突变技术,制成VEGF的R82A,K84A,H86A突变体. 利用这个可以和肿瘤血管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VEGF的突变体,代替白喉毒素上的受体结合区,制成了针对VEGFR-1的靶向融合毒素——DT391-mVEGF. 以去除了受体结合区的DT391为阴性对照,细胞实验表明,融合毒素对VEGFR-1阳性的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白向阳倪剑锋吕安国吴文芳牛瑞芳
关键词:白喉毒素融合蛋白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号染色体的基因表达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1号染色体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临床DLBCL病人淋巴结标本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mRNA并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表达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每基因设11-20对探针。杂交信号与错配探针对比,扣除背景值后,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选取与错配杂交信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作为分析结果(P=0.05)。然后随机选取四个检测到的基因,使用PCR方法检验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地从快速冷冻保存的DLBCL标本中提取RNA。使用表达谱芯片进行研究,发现了共316条1号染色体编码的基因在DLBCL细胞中表达。根据胞内定位,基因功能和基因所属的代谢通路三种分类方法对所得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基因表达密度分析显示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与编码基因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表达谱芯片研究了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
袁丁白向阳严玲玲马全富卢运萍马丁
关键词:表达谱芯片1号染色体
川乌的毒性与抗肿瘤作用
本文介绍了中药材川乌的化学成分,分析了川乌中乌头碱的毒性及药材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对毒性的影响,并以治疗肝癌、胃癌、食管癌、骨癌、肺癌、血癌为例介绍了川乌的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白向阳
关键词:中药材川乌抗肿瘤作用
文献传递
攻击VEGFR1阳性细胞的杂合毒素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涉及基因重组技术,具体地说是两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突变基因与白喉毒素C区T区的融合基因和其编码的杂合蛋白,其为VEGFR1阳性细胞的杂合毒素及其编码基因。融合基因mV8D具有序列表SEQ ID NO:1中的碱基序列;...
吕安国白向阳吴文芳
文献传递
川乌的毒性与抗肿瘤作用概述被引量:26
2005年
白向阳
关键词:川乌毒性抗肿瘤作用中药
白喉毒素越膜机理研究进展
2003年
白喉毒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在受体个导的内吞作用下进入胞内体。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有关白喉毒素在胞内体的酸性环境中的特性研究。在酸性环境下,白喉毒素发生变构,T区疏水基团暴露并插入膜中,形成粘性孔道。T区形成的粘性孔道与白喉毒素结合,象分子伴侣一样,保持C区的线性结构,并使C区进入细胞膜。由于对白喉毒素作用机理的理解深入,逐渐产生一些新的应用前景。
白向阳吕安国吴文芳
关键词:白喉毒素免疫毒素
弥漫大B淋巴瘤12号染色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弥漫大B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2号染色体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收取临床DLBCL病人淋巴结标本液氮速冻,快速冷冻切片,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单纯淋巴瘤细胞,提取淋巴瘤细胞中的mRNA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表达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每基因设11-20对探针。杂交信号与错配探针对比,扣除背景值后,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选取与错配杂交信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作为分析结果(P=0.05)。随机选取两个检测到的基因,使用PCR方法检验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地从快速冷冻保存的DLBCL标本中提取了RNA。使用表达谱芯片进行研究,发现了共164条12号染色体编码的基因在淋巴瘤细胞中表达。并根据胞内定位,基因功能和基因所属的代谢通路三种分类方法对所得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基因表达密度分析显示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与编码基因分布情况比较一致。结论:使用表达谱芯片研究了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为研究DLBCL提供了依据。
马全富白向阳曹阳姜利军杨洁李夜曾祯卢运萍
关键词:表达谱芯片
超抗原SEA与抗黑色素瘤ScFv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2003年
采用酶切连接和重叠PCR连接两种方法将抗黑色素瘤单链抗体基因和去除N端信号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进行融合 ,并将融合基因克隆于pET2 8 a表达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用Ni NTA系统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MTT法检测融合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结果表明 6His ScFv SEA融合蛋白可在E .coliBL2 1(DE3)中稳定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 30 % ,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融合蛋白可通过激活效应细胞对表达相关抗原的黑色素瘤细胞发挥抑制作用。
孙静吕安国吴文芳白向阳任秀宝刘虹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靶向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