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及并发症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结果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的控制和预防之间的相关性及重要性。方法将90例健康人,90例糖尿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检测结果的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对比糖尿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红细胞压积、血沉、两组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大多会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建议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随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并且严格观察其各项检测指标的改变,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发生、防止循环障碍的重要措施。
- 申林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糖尿病并发症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特殊模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的统计和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并对检测出的几种特殊模式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16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现,除一些临床常见模式外,也出现了4种特殊模式如:HBsAg与抗-HBs并存、HBeAg单独存在、抗-HBe的单独存在、抗-HBc单独存在。结论在诊断乙型肝炎和评价乙型肝炎疗效时,应同时观察HBsAg、抗-HBs、抗-HBc、HBV-DNA和肝功能。
- 申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疗效评价
- 获得性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良、恶性血液病以及肝病患者血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PK)和腺苷脱氨酶(ADA)酶活性的变化。方法收集148份红细胞酶检测标本,按病情分为良性血液病组(48例)、恶性血液病组(50例)、肝病组(2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罗氏原装试剂检测血清G-6-PD、PK和AD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血液病组、恶性血液病组和肝病组均不同程度存有红细胞酶的缺陷(P<0.05)。肝病组20例中,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G-6-PD活性普遍降低,PK活性降低,ADA活性有升高,也有降低。14例发生黄疸,7例发生溶血。结论除良、恶性血液病患者存在红细胞酶缺陷外,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也可以引起获得性红细胞酶缺陷,检测红细胞酶系变化可为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 申林胡静
-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腺苷脱氨酶
- 11539名健康体检者ABO血型错误原因的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ABO血型错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统计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健康体检者标本11539人次中初筛与复检不符的例数及原因。结果 11539例无偿献血标本初筛血型错误的17例,误定率为1.47‰。结论初筛ABO血型不符大多数为人为因素导致。应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加强试剂管理,改善检测环境等措施减少血型鉴定错误的发生。必要时做血型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以确保ABO鉴定的准确。
- 申林
- 关键词:ABO血型
-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分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检测意义
- 2007年
- 目的:研究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ELISA测定血浆中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胶体金免疫测定法分析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DD)含量;速率法测定血清CK-MB水平。结果:AMI患者(患者组)血浆中sE-selectin和ICAM-1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对照组)。患者组血浆sE-selectin和sICAM-1变化与DD水平正相关,但与CK-MB未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AMI患者体内出现内皮细胞激活;sE-selec-tin和sICAM-1有可能成为评判AMI危险性的一个实验室指标。
- 申林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可溶性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D-二聚体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