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仙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阮籍《咏怀》诗的意象组合被引量:4
- 2000年
- 本文认为《咏怀》运用各种方式组合意象 ,主要有象征、对比、叠加等方式 ;《咏怀》的目的在于咏怀 ,所以许多意象本身具有议论性质 ,有助于咏怀。而这些意象的组合与意象的特点则充分显示了阮籍诗歌个性化。
- 田彩仙
- 关键词:意象组合议论
- 传承“非遗”背景下的高校戏曲史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2
- 2015年
- 高校中国戏曲史专题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又要结合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的调研与考查,使学生对"非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更要结合戏曲的表演性特征,福建地方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在课堂上进行多媒体影像的放映、讨论以及师生参与表演互动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 田彩仙
- 关键词:传承戏曲史课程教学改革
- 《琵琶记》的艺术结构与悲剧意蕴被引量:1
- 2005年
- 元代著名南戏作品《琵琶记》,以其对民间故事的成功改编,悲剧结构的成功设置,甚至是在情节上明显的疏漏,制造了一出较为典型的悲剧。文章分析了剧本改编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点,并认为其结构的缺失之处在于,在本剧的后面部分关目中,以由“悲”转“喜”的大团圆结局对其悲剧性有一定意义上的消解。
- 田彩仙
- 关键词:《琵琶记》艺术结构悲剧意蕴
- 魏晋文学家族的家族意识与创作追求被引量:5
- 2001年
- 魏晋文学家族有强烈的家族意识,他们既看重家族中的宗亲伦理关系,又注意家族文化传统的“与时推迁”,以求顺应时代潮流而保持家族的稳固性与延续性。在创作上则体现为自信的创作心态,崇雅的风格特征,并注重家族文学创作在承传之中的创新。
- 田彩仙
-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家族意识文学个性创作心态
-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族被引量:3
- 2001年
-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族化现象颇为突出,不少家族一门能文,数代文才绍断,他们以家学渊源与文人化的创作形态,为“文学自觉”时代的文坛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以家族中世代相传的文学创作经验与相近似的创作特色,为文学发展的链条增加了延续性,故而在当时乃至后世文学史上均有重要意义。
- 田彩仙
- 关键词:魏晋时期文学家族文化环境
- 福建古代的海神信仰与酬神演剧
- 2015年
-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由于海洋渔业历来为其重要产业,海难也时有发生,所以,自古便有众多的海神崇拜,其中又以妈祖崇拜为最重要的海神信仰。福建地方戏曲中历代都存有很多与海神信仰相关的剧目,这些剧目的中心人物主要以福建百姓历来尊奉的海神妈祖与陈靖姑为主。与海神信仰相关的戏曲演出主要为在特定场合的宗教酬神演剧。这些都充分反映了福建古代地方戏曲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
- 田彩仙
- 关键词:海神信仰福建戏曲
- 剧种意识消解后的地方戏创作——以芗剧《肃杀木棉庵》为例
- 2011年
- 芗剧《肃杀木棉庵》创作于1987年,同年被评为福建省戏剧创作二等奖,它汲取地方文物题材,在对历史事件的改编上,在剧本语言的诗意化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它在表现忠奸斗争的主题之外,又充分体现戏剧冲突。但这部戏的演出却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是作者没有充分考虑到芗剧剧种的特色。它在剧本的题材、语言、
- 田彩仙
- 关键词:剧种意识芗剧木棉地方戏消解忠奸斗争
- 明清福建禁戏与戏曲生存状态被引量:1
- 2012年
- 明清福建禁戏主要体现在禁淫戏、禁夜戏、禁酬神演剧等方面。禁戏反映出了统治者正统思想与民间俗文艺之间的矛盾,还体现了福建戏曲的生存状态与演变趋向。禁戏使戏曲向雅化与规范的方面发展,有着审美意义上的改进,但却给民间戏曲特有的群体性娱乐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压制。
- 田彩仙
- 关键词:福建戏曲明清戏曲禁戏
- 气韵生动与魏晋南北朝乐舞被引量:2
- 2006年
- “气韵生动”是南朝谢赫提出的关于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理想。魏晋南北朝乐舞艺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审美理想。从许多具体的乐舞作品来看,魏晋南北朝乐舞艺术既有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鲜明优美的节奏韵律感,又充满着艺术家内在气质与外在造型表现浑然一体的气象,并倾向于柔美灵动。任情适性的美学风格。
- 田彩仙
- 关键词:气韵生动魏晋南北朝乐舞
- 汉末魏晋诗人的时空慨叹被引量:4
- 1999年
- 汉末魏晋诗歌重思辨,善于从时空的高度探讨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本源。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诗歌,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流倏忽的慨叹,诗歌风格苍凉而幽愤。及至东晋,王羲之、陶渊明用对自然人生的彻悟和特有的审美观稀释了人生短暂带来的痛苦,时空意识逐渐趋向和谐、宁静。
- 田彩仙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阮籍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