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丽媛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LRP16
  • 7篇蛋白
  • 7篇肿瘤
  • 6篇受体
  • 6篇细胞
  • 6篇相互作用
  • 6篇卵巢
  • 5篇基因
  • 5篇激素
  • 5篇激素受体
  • 5篇雌激素
  • 5篇雌激素受体
  • 4篇上皮
  • 4篇E-CADH...
  • 4篇FHL2
  • 4篇ID2
  • 3篇上皮性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卵巢癌

机构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作者

  • 29篇田丽媛
  • 18篇赵亚力
  • 17篇韩为东
  • 13篇孟元光
  • 13篇伍志强
  • 11篇杨洁
  • 8篇陈美霞
  • 6篇司艺玲
  • 5篇田亚平
  • 5篇张燕
  • 4篇桂俊豪
  • 4篇董振南
  • 3篇高艳红
  • 2篇王宇
  • 2篇张燕
  • 2篇肖征
  • 1篇宋舟
  • 1篇尹肖云
  • 1篇王海宝
  • 1篇高静

传媒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HL2调控Id2功能活性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FHL2对Id2蛋白功能的调控效应。方法:将E47、5xE-Box-Luc、pRL-SV40、Id2以及FHL2表达载体分别共转染MCF-7、293T以及SH-SY5Y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三个细胞系中E47均显著上调了报告基因的表达,Id2抑制了E47的转录激活活性,而FHL2通过与Id2相互作用显著消弱了Id2对E47功能的抑制效应。结论:通过相互作用FHL2抑制了Id2蛋白的功能活性,FHL2是一个新的Id2蛋白功能抑制子。
伍志强韩为东赵亚力司艺玲杨洁田丽媛孟元光
关键词:FHL2ID2
FHL2与Id蛋白相互作用的表位分析
2009年
目的:鉴定FHL2与Id家族蛋白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表位。方法:GST-pulldown方法检测。结果:FHL2与Id家族的4个成员蛋白均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FHL2蛋白中的第二个LIM结构域在FHL2/Id相互作用中是必需的,Id蛋白N端结构区域在介导FHL2/Id相互作用中是必需的。结论:FHL2是一个新识别的Id蛋白广谱相互作用因子,FHL2可能参与Id介导的多种生物学效应以及肿瘤发生与进展。
韩为东赵亚力伍志强司艺玲杨洁田丽媛孟元光
关键词:FHL2ID基因表达调控
SKOV3卵巢癌细胞中雌激素对LRP16的调控作用及其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中,E2对LRP16的调控作用以及LRP1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RNA、蛋白表达水平;生长曲线测定过表达或抑表达LRP16对SKOV3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雌激素敏感的BG-1细胞系中,E2正调控LRP16的表达;而不同浓度雌激素处理雌激素不敏感SKOV3细胞,LRP16蛋白的表达下降,而ICI182780对其作用相反;LRP16对SKOV3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微弱的调节作用。结论:在雌激素不敏感的SKOV3细胞系中,E2对LRP16的调节作用及LRP16发挥的生长调节作用与雌激素敏感的BG-1卵巢癌细胞系及乳腺癌体外研究结果不同。提示雌激素不敏感浆液性卵巢癌中E2对LRP16的调控可能存在新的机制,可能用来解释部分卵巢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原因。
田丽媛赵亚力韩为东孟元光伍志强杨洁
关键词:卵巢肿瘤雌激素受体基因LRP16基因表达调控
上皮性卵巢癌中LRP16的表达及调控机制研究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妇科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危害日益严重。对卵巢癌恶性演变相关基因的研究有望发现致病关键靶物,从而使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LRP16是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的...
田丽媛
关键词:LRP16SKOV3雌激素受体
文献传递
卵巢上皮肿瘤中LRP16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ER、PR、E-cadherin的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LRP16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定位,分析浆液性卵巢癌中LRP16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例浆液性交界性卵巢癌、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46例浆液性卵巢癌中LRP16、ER、PR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LRP16在癌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均有分布,但在浆液性交界性卵巢癌细胞核内的表达(0.0%)明显低于浆液性卵巢癌中(58.7%)(校正χ2=4.103,P=0.04),而浆内表达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0.0%、52.2%);LRP16在核内的表达强度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分期的高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r=0.348,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卵巢癌三种类型间核内阳性率(分别为66.7%、60.0%、58.7%)和胞浆内阳性率(分别为50.0%、40.0%、52.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16与ER、PR以及E-cadherin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核内LRP16的表达可能与浆液性卵巢癌的病理进程有关,对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进展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田丽媛赵亚力韩为东孟元光伍志强杨洁陈美霞张燕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肿瘤LRP16ERPR
ERa、PR及E-Cadherin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各亚型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例浆液性交界性腺癌、46例浆液性腺癌、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及10例其它恶性肿瘤亚型中ERα、PR、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浆液性腺癌与透明细胞癌间ERα、PR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浆液性卵巢癌中,E-cadher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③卵巢恶性肿瘤中,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年龄、淋巴转移)进行内部比较ERα、PR、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异;④浆液性卵巢癌中ERα、PR、E-Cadherin间未检测出相关性(P>0.05)。结论:ERα、PR可能成为临床区分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腺癌的一项重要特征;E-cadherin可能在浆液性腺癌的癌变过程中起作用,对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田丽媛赵亚力韩为东孟元光伍志强杨陈美霞张燕
关键词:卵巢肿瘤雌激素受体Α孕激素受体钙黏着糖蛋白类
LRP1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不同表达
目的探讨 LRP1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在 EM 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72例,均在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住院并实施腹控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
孟元光张燕韩为东陈美霞赵亚力田丽媛
文献传递
FHL2通过相互作用抑制分化抑制蛋白家族成员的转录抑制活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FHL2与Id(分化抑制蛋白)家族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FHL2对Id蛋白功能的调控效应。方法:用GST-pulldown与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检测FHL2与Id家族蛋白成员之间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用共转染与报告基因驱动的萤光素酶方法检测FHL2对Id蛋白介导转录抑制效应的调控作用。结果:FHL2与Id家族的4个蛋白均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表位分析结果显示FHL2蛋白中的第2个LIM结构域在FHL2/Id相互作用中是必需的,Id蛋白N端结构域在介导FHL2/Id相互作用中是必需的,FHL2/Id相互作用不依赖于Id蛋白中的螺旋-环-螺旋结构;通过相互作用,FHL2阻止了Id蛋白对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E47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FHL2是一个新识别的Id蛋白广谱的相互作用因子,通过对Id蛋白功能活性的抑制效应,FHL2可能参与Id介导的多种生物学效应以及肿瘤发生与进展。
韩为东赵亚力伍志强司艺玲杨洁田丽媛孟元光
关键词:FHL2相互作用抑制子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将其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使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0、75、150、300和600μg/mL)。分别在药物孵育的第1、2、3、4天提取细胞样本,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第1、2、3和4天,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均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且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以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但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干预后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细胞周期的调控和凋亡的抑制效果以300μg/mL和600μg/mL两个浓度最为显著,但两个浓度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
王宇宋舟康爱文赵蒙田丽媛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乳腺癌细胞增殖MTT检测
海南省899例百岁老人血脂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调查海南省百岁老人血脂水平特征。方法收集海南省899例健康百岁老人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及脂蛋白(a)[Lp(a)],分析百岁老人各年龄阶段及不同性别血脂表达特征。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与女性人数比例为1∶4,年龄在101岁人数所占比例最大(20.4%,183例),男性最高年龄为109岁,女性最高年龄为116岁。TC、TG、LDL-C及ApoB的最高值为102岁,HDL-C及Apo A1的最低值亦为102岁。TC与LDL-C在102岁达到峰值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男性TC、TG、LDL-C、Apo A1及Apo B水平低于女性(均P<0.01),HDL-C水平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项血脂指标异常比率均高于男性(P<0.01)。Lp(a)血清含量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海南省百岁老人血脂水平在特定年龄呈现峰值表达,女性百岁老人血脂异常的种类和比率高于男性。
李岩赵亚力田丽媛李学武张自豪肖征刘兆宇王海宝
关键词:血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