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钰

作品数:28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外科
  • 15篇手术
  • 14篇外科手术
  • 13篇修复外科
  • 13篇修复外科手术
  • 13篇再植
  • 12篇静脉
  • 10篇断指
  • 9篇动脉
  • 9篇断指再植
  • 9篇静脉动脉化
  • 7篇末节
  • 7篇末节断指
  • 6篇指侧方
  • 6篇指固有神经
  • 6篇侧方
  • 4篇端侧
  • 4篇指损伤
  • 4篇神经瘤
  • 4篇神经吻合

机构

  • 20篇南京军区南京...
  • 17篇沈阳医学院附...
  • 7篇沈阳医学院奉...
  • 4篇沈阳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巢湖市第二人...
  • 1篇《实用手外科...
  • 1篇沈阳市手外科...

作者

  • 28篇王钰
  • 21篇江志伟
  • 1篇龚劲松
  • 1篇朱启文
  • 1篇崔跃
  • 1篇李崇杰
  • 1篇马世伟
  • 1篇朱刚
  • 1篇代丽丽
  • 1篇战杰
  • 1篇田立杰
  • 1篇马春红

传媒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手外...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3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治疗方法被引量:4
2001年
战杰田立杰王钰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拇指再造术
不同术式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疗效分析
2014年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疗效。共30例患者(30指)分别接受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11例)、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10例)或直接端-端吻合术(9例)。参照Burchiel等疗效评价标准,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组疗效达优9例、良2例,神经移植端-端吻合术组达优4例、良3例、可3例,直接端-端吻合术组达优4例、良4例、可1例,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疗效优于其他两种术式(Z=-1.927,P=0.041);测量3种术式组患指两点分辨觉,分别为(5.01±0.71)、(7.30±1.21)和(6.10±1.10)mm,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低于其他两种术式(F=3.144,P=0.022)。提示神经弓式双端侧神经吻合术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的效果优于神经移植或直接端-端吻合术,可有效治疗痛性指固有神经瘤,消除患指疼痛、恢复指腹触摸敏感性。
江起庭王钰杨丽娜高志强吴李峰江志伟
关键词:神经瘤指损伤神经移位修复外科手术
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4月,对20例末节断指患者,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指侧方静脉动脉化,用近端优势侧指动脉与远端优势侧指侧方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非优势侧指侧方静脉作为回路。结果所有患者的再植指均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18例获6—12个月随访,再植指外形良好、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平均为(15.6±2.7)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62±4)。,两点辨距觉平均为(4.6±0.3)mm,感觉测定平均S3^+。结论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末节断指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为正常供血多次失败后的末节断指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补救方法。
江起庭王钰杨丽娜江志伟
关键词:静脉动脉化再植术
双侧痛性指固有神经瘤手术新方法——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双侧痛性指固有神经瘤的手术新方法。方法:双侧痛性指固有神经瘤30例患者,11例采用神经移植神经弓式的双端侧吻合,10例采用神经移植端-端吻合,9例采用直接端-端吻合。结果:术后随访24.5~52个月,平均38个月。双端侧吻合组指感觉测定为S(4.35±1.98)级,高于另2组(P=0.027);两点分辨觉为(5.0±0.7)mm,小于另2组(P=0.022);3组Burchiel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3,P=0.020)。结论:神经移植双端侧神经吻合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双侧痛性指固有神经瘤,消除患指疼痛、恢复指腹触摸灵敏性。
江起庭杨丽娜高志强吴李峰王钰江志伟
关键词:神经瘤修复外科手术
静脉动脉化在手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在断指再植、再造及皮瓣移植修复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49例动脉条件特殊的患者,断指再植组21例,游离移植足趾再造手指组5例,皮瓣组23例,均采用静脉化动脉供札修复手指创面。结果除皮瓣组2例坏死外,其余手指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5±0.6)个月、再植、再造组外观、功能满意;两点分辨觉:再植组为(9.5±0.5)mm,再造组为(10.5±1.0)mm。皮瓣组外观佳,无明显色素沉着,2-PD为(6.3±0.25)mm。3组病例均按TAM法评定:优4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9%。结论静脉动脉化为手指再植、再造及皮瓣转移在动脉条件特殊、太差、或不牺牲动脉时可提供一种后备之法。
江起庭杨丽娜王钰江志伟
关键词:静脉动脉化断指再植外科皮瓣外科手术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三省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2012年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东北地区手外科学术委员会主办,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三省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于2012年8月24—26日在沈阳隆重举行。
李崇杰王钰
关键词:外科学术东北三省周围神经手外科
末节断指再植重建供血新方法-指侧方静脉动脉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与传统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比较,探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重建供血再植末节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3年1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39指)末节断指患者纳入研究,均为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患者采用指侧方静脉动脉化再植(试验组),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侧方静脉吻合;19例患者采用指腹静脉动脉化再植(对照组),用近端指动脉与远端指腹静脉吻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损伤指别、末节分型、动脉吻合失败次数及骨折、神经损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重点比较两组术后的成活率、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DIPJ)活动度、手指感觉、手指各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术后试验组再植指成活率100%(20/20)与对照组成活率为78.9%(15/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5,P=0.038)。试验组再植指均外形佳,指甲生长近平整;对照组再植指均出现轻度萎缩,指甲生长均不平整。术后6个月试验组再植指指甲长度(15.6±2.7)mm、DIPJ活动度(62±4)°及手指感觉(S3+)、两点辨别觉(4.6±0.3)m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标准:试验组优良率(94.4%)与对照组优良率(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9,P=0.032)。结论指侧方静脉动脉化有效克服了指腹静脉动脉化的解剖局限性,能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DIPJ活动度,为正常供血多次失败后的末节断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
江起庭杨丽娜王钰江志伟
关键词:静脉动脉化修复外科手术断指再植
"盗血"作用的静脉再植末节断指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讨"盗血"作用的静脉进行(Ⅱ~Ⅳ)区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对22例22指末节再植指,在指固有动脉缺损0.8-1.2cm [平均(0.86±0.32) cm]情况下,采用携带1~3个[平均(1.9±0.45)个]侧支的静脉移植修复动脉进行再植,静脉干的侧支为开放的,无须结扎,保留动脉吻合口近端的侧支1~3个[平均(1.40±0.35个)].结果 22例22指全部成活,随访8~20个月[平均(12±3.5)个月],按照手部关节TAM法进行功能评定:优1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5%.结论 携带"盗血"作用的静脉移植修复末节指动脉,可作为动脉缺损需血管移植桥接且无法吻合回流静脉特殊时的一种有效选择.
江起庭杨丽娜王钰江志伟
关键词:断指再植静脉移植
丙酸钠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丙酸钠(SP)处理后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认知功能改变及其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ICR小鼠60只,平均分成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Aβ_(1-42)组、Aβ_(1-42)+SP 50 mg/kg组、Aβ_(1-42)+SP 100 mg/kg组、Aβ_(1-42)+SP 200 mg/kg组,假手术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3μl,其余组注射Aβ_(1-42)3μl,造模后给药,假手术组和Aβ_(1-42)组按体重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丙酸钠。用水迷宫实验检测SP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Aβ_(1-42)组逃避潜伏期更长(P<0.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01)。与Aβ_(1-42)组相比,Aβ_(1-42)+SP 100 mg/kg组和Aβ_(1-42)+SP 200 mg/kg组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01),并且丙酸钠100 mg/kg组和200 mg/kg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P<0.00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在Aβ_(1-42)组增加(P<0.001,P<0.05)。与Aβ_(1-42)组相比,IL-1β表达水平在Aβ_(1-42)+SP 100 mg/kg组和Aβ_(1-42)+SP 200 mg/kg组表达减少(P<0.01,P<0.001),TNF-α在Aβ_(1-42)+SP 200 mg/kg组表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L-4和IL-10表达水平在Aβ_(1-42)组减少(P<0.01,P<0.001),与Aβ_(1-42)组相比,IL-4表达水平在Aβ_(1-42)+SP 200 mg/kg组表达增加(P<0.05),IL-10表达水平在Aβ_(1-42)+SP 100 mg/kg组和Aβ_(1-42)+SP 200 mg/kg组表达增加(P<0.01,P<0.001)。结论丙酸钠可能通过上调抗炎因子和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
郎文萱李晓辰王艺颖段云涛王钰魏鹏晟李雪崔跃朱启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因子
同指组合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34例被引量:15
2013年
拇指未节软组织脱套性缺损修复方法较多,町截骨后残端闭合或采用本指带蒂岛状皮瓣或推进皮瓣、邻近或远位带蒂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但均存在较多不足。
江起庭杨丽娜王钰江志伟
关键词:游离皮瓣修复带蒂岛状皮瓣推进皮瓣吻合血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