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诏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技术发展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一次性授水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一次性授水器,包括导流带以及底座,所述导流带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二者均由防水纸质制成;所述导流带内部设置有导流腔,底座内部设置有蓄液腔,导流腔、蓄液腔相互连通,...
- 王蕾刘淑贤王佳琦王诏华李新彤
-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 史雪辉杨丽红王光璐王诏华魏文斌
- 超声造影在眼部占位疾病诊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眼部占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常规超声检查不能确定诊断的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疾病的患者306例(309眼)。方法将超声造影剂SonoVue2.4ml经肘静脉弹丸式推注后行眼部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眼部正常组织及病变内的造影剂随时间的灌注变化情况,实时录像记录供脱机分析使用。主要指标造影剂在眼部病变内的填充情况(开始充盈时间、持续时间等),造影剂充盈的形态特点和强化是否均匀等。结果 306例(309眼)患者的眼部正常组织内均可观察到造影剂填充,病变内有260例(263眼)(84.97%)显示造影剂填充,填充方式为"团状"完全强化、"抱球状"向心强化、不均匀强化等。46例(46眼)(15.03%)病变内无造影剂填充。强化病例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257例(260眼)(98.85%),诊断为炎症者3例(3眼)(1.15%)。无造影剂填充的病例均诊断为出血。结论超声造影对于眼部占位疾病的诊断可提供重要的鉴别诊断信息,为更准确地诊断眼部占位病变提供帮助。
- 李栋军王燕霞杨文利魏宁王诏华王兰张秋卉郭佩琦
- 关键词:超声造影
-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眼底影像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自Hartnett等首次描述了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深层视网膜血管异常复合体”以来,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逐渐被认可为一种渗出型AMD的特殊类型。与其他类型的AMD不同,RAP的新生血管来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并纵行向视网膜下腔发展,形成视网膜脉络膜吻合。Yannuzi等研究发现,RAP常发生于白人,亚洲人中并不常见;且国内关于该病的报道也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RAP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杨丽红王光璐田蓓史雪辉丁宁周丹王诏华魏文斌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流程及并发症处理
- 2012年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是诊断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荧光素钠(一种荧光染料)经静脉注入被检者体内,当染料到达视网膜循环时,在蓝绿色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再通过特殊装置的眼底照相机,将染料在眼底循环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为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指导治疗,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很有价值.
- 王诏华
-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护理流程并发症并发病荧光素钠皮试阴性
-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choroidal hemangioma,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T治疗的13例(13眼)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CCH)10例(10眼),Sturge-Weber综合征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diffused choroidal hemangioma,DCH)3例(3眼)。PDT治疗采用维替泊芬6mg.m-2体表面积剂量10min内匀速静脉注射,5min后激光照射,功率密度600mW.cm-2,曝光时间83~166s,能量强度50~100J.cm-2。照射1~3个光斑以完全覆盖整个CCH瘤体;治疗前后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部超声检查。结果 PDT治疗后3~6个月,10眼CCH中,3眼视力提高,达到0.4~0.8,瘤体均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5眼患者视力无变化,其中2眼瘤体位于颞上或颞下血管弓旁,1眼位于视盘鼻下,2眼位于黄斑中部;2眼视力下降,瘤体位于黄斑中部。眼底检查部分患眼CCH橘红色病灶缩小,表面有少许色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荧光素渗漏减轻,部分消退。超声检查治疗前CCH瘤体平均厚度为(3.40±2.00)mm,治疗后平均厚度为(2.22±1.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治疗前,CCH瘤体平均最大直径为(8.97±3.12)mm,治疗后平均最大直径为(7.27±3.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7)。PDT治疗后,DCH3眼中,2眼视力无变化,1眼下降。PDT治疗前后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瘤体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PDT治疗CCH安全有效,可作为CCH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CH瘤体的位置及厚度有关;单次PDT治疗DCH的疗效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探讨。
- 史雪辉魏文斌杨丽红王光璐王诏华
- 关键词:脉络膜血管瘤光动力疗法维替泊芬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光动力疗法治疗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及厚度变化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及厚度变化。方法临床确诊为ICNV并经PDT治疗的16例患者16只眼(ICNV组)以及正常健康者16名16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PDT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检查两组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深层成像技术(EDI—OCT),观察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及脉络膜形态,并测量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CRT)及脉络膜厚度(CCT)。采用Pearson法分析BCVA与CRT、CCT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3、6个月,ICNV组平均BCVA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P=0.030)。治疗后1个月,ICNV组CNV对应部位有不同程度视网膜水肿;治疗后3个月,视网膜水肿消退,CNV纤维化形成瘢痕13只眼;治疗后6个月,cNV完全瘢痕化。治疗后1、3、6个月,ICNV组CNV对应部位脉络膜层光反射信号减弱。其CRT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46,P=0.000)。ICNV组CRT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个月与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6个月与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8,0.083)。治疗后1、3、6个月,ICNV组C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4,P=0.1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86,0.551,0.49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CVA与CRT、CCT均呈轻度负相关,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51,-0.164;P=0.739,0.283)。结论PDT治疗ICNV后BCVA提高,视网膜水肿消退;CRT明显下降,CCT无明显变化。
- 史雪辉杨丽红丁宁魏文斌王诏华
-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光学相干
-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综合征和Eales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IRVAN)综合征和Eales病荧光素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特征的异同。方法回顾分析IRVAN综合征患者4例8只眼和Eales病患者43例68只眼的FFA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4例Eales病患者单眼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清,行对侧眼检查,其他所有患者双眼常规彩色眼底照相、共焦激光扫描FFA检查。IRVAN综合征4例8只眼,均为双眼发病。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27.00±12.93)岁。Eales病43例68只眼,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6~59岁,平均年龄(30.79士11.46)岁。双眼29例54只眼,单眼14例14只眼。两组患者眼底均可见视网膜血管白鞘或白线状改变、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结果FFA检查结果显示,IRVAN综合征8只眼后极部动、静脉均受累;均可见多发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周边部毛细血管闭塞形成无灌注区7只眼,占87.50%;视盘水肿荧光渗漏5只眼,占62.50%;视神经萎缩2只眼,25.OO%;出血遮挡1只眼,占12.50%;视盘新生血管2只眼,占25.00%;视网膜新生血管4只眼,占50.00%;黄斑水肿4只眼,50.00%。Eales病43例68只眼中,所有患眼周边病变区视网膜静脉管壁渗漏;累及后极部静脉32只眼,占47.06%;动脉同时受累5只眼,占7.35%;周边部毛细血管闭塞形成无灌注区38只眼,占55.88%;视盘渗漏29只眼,占42.65%;视盘新生血管4只眼,占5.88%;视网膜新生血管26只眼,占38.24%;黄斑水肿15只眼,占22.06%。IRVAN综合征与Eales病患者在后极部动脉受累眼数、静脉受累眼数、动脉瘤眼数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视盘渗漏、无灌注区、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眼数之�
- 史雪辉魏文斌杨丽红王光璐田蓓丁宁周丹王诏华
-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视网膜炎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 一种自粘一体式眼盾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粘一体式眼盾,包括眼盾本体、密封盖以及胶带条,所述眼盾本体、密封盖均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二者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眼盾本体外侧轮廓呈方形结构,在眼盾本体的截面上设置为弧形结构...
- 李新彤王蕾王诏华王佳琦
-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变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不同分类方法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变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共312例(393只眼)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CNV病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及病灶活动性进行分类,总结不同分类方法中CNV的病变特征。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病因组患者年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各病因组患者性别差异采用列联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NV病因学分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CNV153例(49.04%),特发性CNV94例(30.13%),病理性近视CNV37例(11.86%),炎性反应CNV15例(4.81%),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CNV7例(2.24%),血管样条纹CNV3例(0.96%),遗传性、外伤性眼病及眼肿瘤性CNV各1例(0.32%)。继发于AMD的CNV中男性99例(64.71%);而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及炎性反应CNV中则以女性患者居多,分别为29例(78.38%)、69例(73.40%)、11例(73.33%)。继发于AMD的CNV患者年龄49—95岁,平均(68.73±8.31)岁,50岁以上患者150例(98.04%);特发性CNV患者年龄13—43岁,平均(29.86±6.45)岁,其中20—40岁79例(84.04%)。各病因组患者性别(x^2=57.17,P〈0.05)和年龄(F=172.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A检查的分类结果中,AMD、PCV多为隐匿非典型性CNV(43.48%、66.67%),病理性近视、炎性反应和特发性CNV则多为完全典型性CNV(91.67%、76.19%及95.00%)。各组中CNV均以黄斑中心凹下型为最多(58.00%-100.00%),其次为黄斑中心凹旁型(小于35.00%)。依据ICGA中CNV形态,各病因组中CNV均以典型性表现为主。ICGA检查继发于AMD的CNV54只眼中,隐
- 史雪辉魏文斌田蓓杨丽红丁宁王诏华王光璐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