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能如

作品数:94 被引量:1,08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黔南州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广西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农业科学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烤烟
  • 34篇烟叶
  • 34篇烘烤
  • 16篇上部叶
  • 13篇烟草
  • 11篇烤烟上部叶
  • 8篇烤房
  • 7篇香气
  • 7篇香气成分
  • 7篇香型
  • 7篇成熟度
  • 6篇密集烘烤
  • 5篇烟碱
  • 5篇烟区
  • 5篇叶质
  • 5篇叶质量
  • 5篇采收
  • 4篇土壤
  • 4篇精细化
  • 4篇烘烤工艺

机构

  • 85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合肥经济技术...
  • 6篇广西中烟工业...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福建省烟草公...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贵州省烟草科...
  • 1篇安徽中烟工业...
  • 1篇贵州省烟草公...
  • 1篇吉安市烟草公...

作者

  • 94篇王能如
  • 47篇徐增汉
  • 40篇李章海
  • 23篇王东胜
  • 16篇周慧玲
  • 13篇朱显灵
  • 6篇张纪利
  • 5篇刘领
  • 5篇黄义德
  • 3篇何孔松
  • 3篇彭怀俊
  • 3篇黄新杰
  • 3篇靖军领
  • 2篇郭昌友
  • 2篇徐晓燕
  • 2篇温亚东
  • 2篇李强
  • 1篇叶建军
  • 1篇郭东锋
  • 1篇陈玉怀

传媒

  • 34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烟草科技
  • 8篇中国烟草科学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现代化农业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烟草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教育与现代化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保技术与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烤烟主体香味成分研究初报被引量:61
2009年
以西南、东南和黄淮烟区5个典型产地122个中部烟样为材料,分析烟叶香味成分与其香气、吃味品质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香味物质含量大小和香味特征,研究烤烟主体香味成分。结果表明,大马酮、巨豆三烯酮、茄酮等最能代表我国烤烟主体香味成分;由此3者构成的烟叶香气指数B值,可较好地反映不同来源烤烟的质量特征;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含量和香气指数B值越高,烤烟香味品质越好;茄酮含量过高或香气指数B值越低,烤烟香味品质越差;在不同产地,烟叶中巨豆三烯酮含量相对稳定,茄酮和大马酮含量易受生态条件影响,香气指数B值差异较大。
王能如李章海王东胜徐增汉周慧玲朱显灵
关键词:烤烟
烤烟部位──气候系统烘烤模式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1991~1994年开展烟叶烘烤工艺研究,提出“烤烟部位──气候系统烘烤模式”。该模式设下部对组、中部对组和上部对组三个主模式,用于指导正常气候条件下烟叶烘烤。每个主模式配有两套应变方案,即两个辅模式,以适应多雨或干旱烟叶的烘烤需要。各子模式均按系统原理进行设计,对烘烤工艺流程实行目标管理和系统控制。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当前我国烟叶烘烤工艺设计存在的主要弊端。其特点:(1)抓主要矛盾,针对性强,(2)宽备窄用,应变灵活,(3)目标管理,系统控制。
王能如徐增汉
关键词:气候烤烟烟草
论建设现代烟叶生产经营制度被引量:16
2008年
从现代农业制度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烟叶生产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指出我国现代烟叶生产制度建设必须遵照烟草专卖法和相关条例的规定,建立稳定的烟叶土地使用制度,完善合同生产收购制度,推行集约化生产制度,改进专业管理和服务制度,加强基础建设制度。
朱显灵王能如陆继锋
关键词:烟叶
烟草镁素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对镁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烟草对镁的吸收、分配及烟草缺镁原因和镁肥施用等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烟草镁素营养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邓超王能如王东胜李章海董昭荣何明雄
关键词:烟草镁素营养镁含量镁肥
三明与遵义烤烟陈化前期化学特性研究
:掌握陈化前期三明烟叶与遵义烟叶的化学特性.方法:取三明和遵义C3F等级烟叶在实验室内陈化,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地烟叶的总氮、烟碱和挥发碱含量都在前3个月下降,中间3个月上升,后3个月继续上升或保持稳定;总...
王能如李章海周慧玲朱显灵林毅江忠明
关键词:化学成分
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解剖结构变化的观察
以NC89、K326、RG11等品种上部叶为研究材料,对烘烤过程中烟叶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的厚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变黄期至定色前期,是烟叶解剖结构变化的主...
王能如李章海徐增汉李卫芳徐庆凯
关键词:烤烟上部叶厚度烘烤
文献传递
定色前期稳温点对翠碧1号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为明确定色前期稳温点对烤烟品种翠碧1号(CB-1)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特征的影响,开展了中部烟叶不同稳温点烘烤试验。结果表明,在44~48℃范围内,随着稳温点的提高,烤后烟叶中的香气物质总量和酸、碱、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均有所减少,烟叶香气指数A值和AI值呈下降趋势;定色前期稳温点在44~46℃,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烤后烟叶的内在质量。
王能如徐增汉刘领张瀛彭怀俊靖军领
关键词:烘烤香气成分
成熟度与挂烟棚次对烤后烟叶还原糖和烟碱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为烟叶的适熟采收、合理挂烟和改进全炕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成熟度与挂烟棚次对烤烟云烟85中上部叶烤后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鲜烟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显著提高并趋于平衡协调(P<0.05);随着挂烟棚次的提高,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下降。[结论]鲜烟成熟度因素对烤后烟叶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徐增汉王能如李章海杨启港周效峰韦建玉
关键词:成熟度还原糖烟碱
烘烤技术对烤后烟叶香味品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对烤烟烘烤技术及烤后烟叶香味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提出上部叶的带茎调制、定色期的温度控制、密集烤房与热风循环普通烤房、去梗调制等研究对烤后烟叶香味的品质尤为重要,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的研究途径。
刘领王能如黄义德徐增汉李章海
关键词:烤烟烘烤技术香味品质
变黄末期变黄程度对翠碧一号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研究了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对三明CB-1烤烟品种烤后烟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末期烟叶变黄程度的提高,烤后烟叶中的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分含量在中部烟叶中先升后降,以“黄片青筋”时最多;在上部烟叶中持续增加是在“基部青筋基本消失”时最多;但无论中部烟叶还是上部烟叶,酸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升后降,碱性香气组分含量都是先降后升。试验认为,三明烟区烘烤CB-1烟叶时,中部烟叶变黄末期变黄程度以“黄片青筋”为宜,上部烟叶以“基部青筋基本消失”为好。
王能如徐增汉李章海彭怀俊靖军领曾扬源
关键词:烤烟香气成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