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形态发生蛋白
  • 4篇骨形态
  • 4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活性
  • 3篇活性多肽
  • 3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多肽
  • 2篇细胞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异位成骨
  • 1篇原基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缺损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相容性
  • 1篇颅骨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崔福斋
  • 5篇王玉
  • 4篇吴斌
  • 4篇吴永超
  • 4篇郭晓东
  • 4篇郑启新
  • 2篇赵晶晶
  • 1篇程立明
  • 1篇冯庆玲
  • 1篇李长文
  • 1篇裴国献
  • 1篇潘海涛
  • 1篇吕玉明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材料修复大鼠颅骨缺损
2008年
胶原矿化骨是一种对天然骨进行结构仿生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骨传导性,但是缺乏良好的骨诱导性。为改善其骨诱导性,笔者以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核心功能区为模板,设计合成含24个氨基酸的具有骨诱导活性的多肽,将其与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构建新型仿生骨修复材料,植入大鼠颅骨缺损处,评价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为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吴斌郑启新郭晓东吴永超赵晶晶王玉冯庆玲崔福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修复材料颅骨缺损复合材料活性多肽
重组胶原矿化骨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异位成骨研究
2008年
目的构建重组胶原矿化骨/BMP2活性多肽新型仿生骨修复材料,并评价其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A、B、C组的大鼠背部肌肉内分别植入含3、2、1mg BMP2活性多肽的重组胶原矿化骨;在D组的大鼠背部肌肉内植入单纯重组胶原矿化骨,于4、8和12周时间点将大鼠处死,经CT三维重建、组织学观察及钙含量测定检测植入材料的成骨情况。结果A、B、C组,在各时间点的CT三维重建、组织学观察及钙含量检测结果均表明其异位成骨能力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B两组的异位成骨能力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MP2活性多肽可以显著增强重组胶原矿化骨的骨诱导活性,这种骨诱导性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吴斌郭晓东郑启新吴永超王玉崔福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胶原
纳米羟基磷灰石和重组胶原及聚乳酸复合材料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缓释载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重组胶原/聚乳酸(nano-hydroxyapatite/recombinant human-like collagen/polylactic acid,nHA/RHLC/PL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活性多肽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nHA/RHLC/PL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通过真空吸附法将BMP2活性多肽与支架材料复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时间点BMP2活性多肽的释放量,观察BMP2活性多肽的体外释放规律;将复合了BMP2活性多肽的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未复合BMP2活性多肽的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分别植入大鼠背部肌肉内,于4周和8周两个时间点将大鼠分批处死,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表面呈多孔状;体外BMP2活性多肽释放规律为:第1d表现为爆发性释放释放量为35.5%,以后缓慢持续释放,至1个月左右释放量达89.6%;CT扫描、三维重建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均表明复合了BMP2活性多肽的多孔支架材料有较多新生骨组织形成,对照组未见成骨现象。结论nHA/RHLC/PLA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可以作为BMP2活性多肽的缓释载体,负载BMP2活性多肽的nHA/RHLC/PLA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吴斌郑启新郭晓东吴永超赵晶晶王玉崔福斋
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多肽修饰的重组胶原矿化骨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活性多肽修饰的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材料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黏附及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重组胶原矿化骨支架材料,将BMP-2活性多肽通过交联剂共价结合到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取第3代BMSCs接种到材料上,以未结合多肽的重组胶原矿化骨作为对照,采用MTT法检测BMSCs在材料表面的增殖;沉淀法检测BMSCs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BMSCs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形态;通过检测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含量,观察BMSCs在材料表面的分化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呈多孔状;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证实BMP-2活性多肽成功共价结合到材料表面;BMP-2活性多肽修饰的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材料表面BMSCs的黏附和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SCs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2活性多肽可以显著改善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经BMP-2活性多肽修饰的重组胶原矿化骨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吴斌郑启新郭晓东吴永超李长文潘海涛王玉崔福斋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生物材料干细胞
纳米晶重组类人胶原基/聚乳酸复合支架材料的表征及细胞相容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重组类人胶原基/聚乳酸复合支架材料(nano-hydroxyapatite/recombinant human-like collagen/polylactic acid,nHA/RHLC/PLA),观察材料的形貌特征,探讨材料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黏附及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应用X光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ZWICK Z005测试机对样品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测试和压缩强度进行测试,通过扫描电镜检查等方法观察材料的表征;将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接种在支架材料上培养,检测材料-细胞的黏附情况及材料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压缩强度均大于1MPa,达到了天然松质骨的最低强度。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呈三维多孔结构,孔为不规则多边形,孔的走向多样,纵向和横向孔隙互为交通,孔径在几十微米到300微米不等,孔隙率为75%~83%。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表面BMSCs的黏附、生长良好;而BMSCs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HA/RHLC/PLA复合支架材料符合组织工程骨支架的力学要求,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无细胞毒性,细胞与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利用重组类人胶原代替动物源性胶原制备纳米晶骨修复材料,规避了动物胶原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王玉崔福斋
关键词:纳米晶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