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5篇先天性
  • 14篇先天
  • 13篇肛门
  • 12篇小儿
  • 12篇囊肿
  • 10篇术后
  • 9篇胆总管
  • 9篇胆总管囊肿
  • 9篇儿童
  • 8篇直肠
  • 8篇外科
  • 8篇结肠
  • 7篇切除
  • 6篇外科手术
  • 6篇巨结肠
  • 6篇畸形
  • 5篇先天性巨结肠
  • 5篇肛门直肠
  • 5篇病因

机构

  • 5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4篇王燕霞
  • 20篇张金哲
  • 17篇李龙
  • 11篇王大勇
  • 11篇刘荫棠
  • 9篇陈亚军
  • 8篇邱晓虹
  • 7篇张金哲
  • 6篇魏临淇
  • 5篇李小松
  • 5篇魏临琪
  • 5篇孙琳
  • 3篇潘云港
  • 2篇黄浦
  • 2篇白云松
  • 2篇陈幼容
  • 2篇赵立军
  • 2篇祝秀丹
  • 2篇李平
  • 2篇刘予

传媒

  • 18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北京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大肠肛门病外...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现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级医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普外基础与临...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9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89
  • 2篇1987
  • 1篇1986
  • 2篇198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肠套叠被引量:2
1999年
肠套叠系指一部分肠管连其系膜套入邻近肠管之中而引起肠梗阻症状,占婴幼儿期急腹症的首位。发病率男婴比女婴高2~3倍。1病因及病理变化肠套叠根据发病年龄,缓急程度,分为两大类。1.1原发性肠套叠多为急性发作,故又称为急性肠套叠,引起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一...
王燕霞
关键词:肠套叠急腹症病因病理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耻骨直肠肌、括约肌形态发育的探讨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利用CT了解术前患儿的耻骨直肠肌、括约肌的形态变化,并寻找评价该肌肉的发育指标及其价值。方法对29例患儿进行CT扫描检查,测量括约肌的宽度与坐骨支间距的比值,并根据肌肉形态制定发育标准与直肠盲端位置进行比较。结果得出肌肉发育程度与直肠盲端位置的高低不成比例;当括约肌的宽度与坐骨支间距的比值<0.13时表明括约肌发育差。结论从直肠盲端位置的高低判断盆底肌的发育不准确,CT可以直接从形态上了解括约肌为代表的盆底肌的发育,并从影像中定性定量地分析括约肌形态的变化与排便功能的关系。
王大勇邱晓虹李龙王燕霞孙国强
关键词:直肠肛门畸形CT
围手术期输血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
1999年
由于小儿术前禁食,手术失血及绝对血容量低,因此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常需输血。但是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除熟知的溶血反应,传染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外,输血对免疫的抑制受到关注[1]。它可延长人类及动物移植器官的生...
李龙张金哲王燕霞刘荫棠魏临琪
关键词:巨结肠围手术期输血术后感染
小儿肛瘘的好发部位及病因探讨被引量:4
1994年
对232例肛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9个女婴肛瘘瘘管标本,2个男婴瘘管标本与11个先天性无肛会阴瘘瘘管标本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对比研究。从病理学角度.我们认为女婴肛瘘绝大多数为后天形成,男婴肛瘘均为后天形成。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女婴肛瘘好发于舟状窝(84.9%),男婴肛瘘好发于肛门前方(69.3%)。小儿肛瘘好发于肛门前方与小儿易发生隐窝炎,排便过程中肛管前壁比后壁承受更大压力及肛管直肠交界处前壁组织结构较后壁薄弱有关。
孙琳王燕霞
关键词:肛瘘病因肛管
介绍一种剥离疝囊的简单方法
1997年
在治疗小儿腹股淘斜疝、鞘膜积液和睾丸下降不全手术中,鞘状突剥离结扎为关键的操作步骤。若疝囊小、鞘膜薄,则采用常规的切开、分离、切断操作,术中剥离鞘膜非常困难,因为鞘膜扳易撕裂。现介绍游离输精管和精索血管而达到剥离疝囊的方法。
李龙张金哲王燕霞潘云港李晓军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精索血管
消化道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
李龙张金哲王燕霞潘少川白继武吕国蔚刘荫棠
该课题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模型的建立:以大鼠为模型,利用阿霉素腹腔注射成功诱导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畸形的动物模型,及并发的肝脏和胰腺畸形模型。2. 肠重复畸形的血运分型和新术式应用:提出...
关键词:
关键词:消化道畸形十二指肠闭锁肠重复畸形胆总管囊肿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疾病
经肛门Soave Ⅰ期脱出根治术治疗婴幼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用经肛门Soave Ⅰ期脱出根治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过程、疗效及随访,探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脱出非开腹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经肛门Soave Ⅰ期脱出根治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9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92岁,均经钡剂灌肠、直肠测压和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随访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结果经肛门直接脱出38例,由于痉挛段位于结肠肝区腹腔镜辅助下脱出1例;直接拖出痉挛段最长60 cm,至横结肠;平均切除结肠58 cm,最长75 cm;平均手术时间107 min;均于术后2~4 d进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3 d,患儿术后1个月随访时排便2~4次/d,半年时排便1~3次/d,无粪污,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对于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特别是痉挛段位于脾区及脾区以远的,非开腹根治术是可行的和安全的.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特别是洗肠是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非开腹根治术的基础,而彻底切除痉挛段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王大勇邱晓虹白云松王燕霞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肛门
彻底切除胆总管囊肿壁的体会被引量:4
2000年
李龙赵立军李平王燕霞张金哲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囊肿疗效
X 线检查在小儿排便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X线检查在小儿排便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100045)孙国强王燕霞目前对小儿便秘的诊断方法,有多方面的研究。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直肠测压检查法:是研究无神经节细胞的普查技术。根据肛门直肠松弛反射的存在、不存在、强弱来判断肛门...
孙国强王燕霞
关键词:排便功能障碍儿童X线
腹膜后寄生双胎一例报告
1980年
寄生胎又称包人性孪生,是一种不正常的胚胎发育。寄生胎系单卵双胎,由于受精卵在胚胎早期内细胞群阶段或胚盘阶段,被分成两个独立的中心,形成两个发育胚胎,在以后两团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形成伴生的两个胎儿.
王燕霞范茂槐李佩娟从玉英
关键词:寄生胎胚胎细胞腹膜后双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