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焱

作品数:72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膀胱
  • 17篇尿动力
  • 14篇尿动力学
  • 12篇蛋白
  • 12篇输尿管
  • 12篇尿管
  • 12篇积水
  • 11篇肾积水
  • 11篇结石
  • 9篇输尿管梗阻
  • 9篇水通道蛋白
  • 9篇通道蛋白
  • 9篇梗阻
  • 8篇氰胺
  • 7篇三聚氰胺
  • 7篇神经源
  • 7篇泌尿
  • 7篇泌尿系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机构

  • 72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作者

  • 72篇王焱
  • 64篇文建国
  • 47篇王庆伟
  • 28篇张国贤
  • 14篇朱文
  • 13篇张瑞莉
  • 11篇任川川
  • 11篇娄安锋
  • 10篇李真珍
  • 8篇车英玉
  • 7篇范应中
  • 7篇胡金华
  • 7篇芦山
  • 7篇杨琨琨
  • 7篇张晨阳
  • 6篇娄安峰
  • 6篇吕宇涛
  • 6篇张艳
  • 5篇邢璐
  • 5篇刘会范

传媒

  • 11篇中华小儿外科...
  • 8篇临床泌尿外科...
  • 6篇实用儿科临床...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6篇2022
  • 9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导睡眠监测联合动态尿动力评估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患儿的膀胱功能及睡眠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联合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的方法评估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PMNE)患儿的膀胱功能及睡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NE患儿43例,按是否每周尿床夜晚数>4,分为严重PMNE组(>4次/周,23例)和非严重PMNE组(≤4次/周,20例)。记录排尿日记,行常规尿动力(CUD)、AUM和PSG检查。选取经检查无下尿路症状且PSG结果正常的儿童23名为对照组。结果严重PMNE组年龄(12.1±3.2)岁,其中男9例、女14例,每周遗尿频率为(6.7±1.7)次;非严重PMNE组年龄(12.0±3.4)岁,其中男9例、女11例,每周遗尿频率为(2.3±1.0)次。PMNE组夜间多尿发生率为34.9%(15/43),夜间最大膀胱容量降低发生率为11.6%(5/43)。严重PMNE组在AUM中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阳性率、DO频率[78.3%比45.0%,(5.5±1.8)次/h比(3.4±1.0)次/h]均显著高于非严重PMNE组(均P<0.05)。PSG结果示,严重PMNE组N1+N2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皮质觉醒指数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9.8)%比(49.3±9.5)%,(9.4±4.4)次/h比(3.1±1.5)次/h,(2.7±0.9)次/h比(0.9±0.7)次/h](均P<0.05);同时,严重PMNE组皮质觉醒指数和AHI显著高于非严重PMNE组[(9.4±4.4)次/h比(5.7±3.2)次/h,(2.7±0.9)次/h比(1.9±0.7)次/h],而睡眠效率显著低于非严重PMNE组[(86.4±4.3)%比(91.0±3.9)%](均P<0.05)。PMNE组的夜间DO发生频率、AHI与皮质觉醒指数呈正相关性(r=0.705,0.765,均P<0.001)。结论PMNE患儿存在夜间膀胱功能障碍与睡眠结构紊乱,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PSG和AUM可为PMNE评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王庆伟张钦涌朱文贾智明王钏宇张晨阳张瑞莉王焱窦启锋文建国
关键词:夜间遗尿症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NLUTD)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NNLUTD的患儿。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功能障碍及解剖学畸形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所有患儿进行影像尿动力学和尿常规检查,并依据影像尿动力结果分为4组:尿动力结果正常者(Normal组)、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者(DO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DSD组)和逼尿肌活动低下者(DU组)。分析4组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尿动力学结果、尿路感染(UTI)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比例等。结果共17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103例、女70例,年龄(7.2±3.3)岁。Normal组46例(26.6%),DO组63例(36.4%),DSD组39例(22.5%)和DU组25例(14.5%)。DSD组和DU组VUR比例均高于Normal组和DO组[18例(46.2%)和11例(44.0%)比7例(15.2%)和14例(22.2%),均P<0.05],DO组VUR患儿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12例(32.4%)比2例(7.7%),P=0.020];DSD组和DU组UTI比例均高于DO组[16例(41.0%)和12例(48.0%)比12例(19.0%),均P<0.05],Normal组、DO组和DU组UTI患儿中女性构成比均高于男性[9例(45.0%)比4例(15.4%)、8例(30.8%)比4例(10.8%)和7例(87.5%)比5例(29.4%),均P<0.05]。DSD组最大逼尿肌压力高于Normal组、DO组和DU组[(95±47)比(43±18)、(56±18)和(12±9)cmH_(2)O,均P<0.05,1 cmH_(2)O=0.098 kPa];与Normal组和DO组两组相比,DSD组和DU组两组残余尿量均较多[(58±38)和(70±62)比(8±8)和(8±7)ml],两组低顺应性膀胱比例均较高[15例(38.5%)和11例(44.0%)比1例(2.2%)和10例(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O组、DSD组和DU组最大膀胱容量均低于Normal组[(178±61)、(184±81)和(194±93)比(256±92)ml,均P<0.05]。4组患儿之间尿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al组、DO组、DSD组和DU组分别为13例(28.3%)、41例(65.1%)、22例(56.4%)和11例(44.0%),P=0.001];4组患儿之间排尿困难比例差异也有�
张艳张艳平张瑞莉贾亮花王庆伟王焱陆伟文建国
关键词:儿童症状
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112例3岁内患儿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的结石患儿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14.43±8.63)个月],入院后主要行补液、碱化尿液治疗(静脉滴注50 g/L碳酸氢钠0.5 mL/kg),并同时检测患儿尿液pH值,根据其变化调整用药量。对肾衰竭患儿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内科治疗结束时情况判定疗效。结果112例患儿住院治疗3~25 d,痊愈56例,有效49例,无效7例。痊愈、有效及无效组患儿入院时B超测定结石直径分别为(4.77±3.16)mm、(8.13±3.79)mm和(6.92±2.65)mm,尿pH值分别为5.64±0.11、5.75±0.10和6.38±0.31。无效组尿pH平均值与痊愈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为6 mm。0~3个月、4~6个月、7~12个月和13~36个月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岁内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患儿内科治疗效果较好。疗效与治疗前结石大小和尿液pH值有关,与年龄无关。
文建国张宁杨贺军王焱娄安锋
关键词:三聚氰胺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
M受体拮抗剂治疗小儿膀胱过度活动症期间出现睑板腺炎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儿,男,5岁。患儿自幼白天尿频、尿急,经常湿裤,夜间遗尿,采用警铃疗法治疗效果欠佳,遂至当地医院查腰骶椎MRI示:隐形脊柱裂。后以夜间遗尿为代主诉至我院泌尿外科进行诊治,入我院查尿动力示:逼尿肌过度活动,给予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得妥),半片每日一次进行治疗。
白冰文建国王庆伟王焱杨超崔林刚冶卓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过度活动酒石酸托特罗定小儿夜间遗尿
基于TCGA数据库对前列腺癌中免疫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临床意义,为治疗PCa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Ca转录数据与临床数据,获取PCa中lncRNA;再下载与免疫相关的基因集;对获取的免疫基因与lncRN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共表达以确定与免疫相关的lncRNA,再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确定关键的lncRNA;采用R软件中的"ggplot package"和"survival package"分析这些lncRNA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与预后价值。我们使用lnc2RNA数据库分析lncRNA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与PCa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最后使用Starbase、David在线网站确定有预后价值的lncRNA的靶基因和靶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AL162586.1、AC138028.4、SLC25A25-AS1、AC002553.1、AC004816.1、LINC00641、AC027796.4是免疫相关且关键的lncRNA,其表达量随着N等级的升高而升高;AL162586.1和SLC25A25-AS1表达量随着T等级升高而升高。SLC25A25-AS1和LINC00641在肿瘤组织中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有差异。基因本体论(GO)富集结果显示SLC25A25-AS1主要分布于细胞膜、通过剪接体对mRNA剪接进行负调控,并与核苷酸结合;在KEGG富集中主要富集在剪接体通路。结论lncRNA已成为PCa新的研究方向,其中SLC25A25-AS1可能是通过剪接途径影响PCa患者预后。
王一鹤王焱底斐瑶底泽亚席镤文一博冶卓任川川文建国
关键词:前列腺癌免疫
CT联合C型臂引导骶神经调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像尿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影像尿动力学(video-urodynamics)探讨CT联合C型臂引导骶神经调控术(SNM)治疗神经源性膀胱(N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接受CT联合C型臂引导SNM治疗的23例N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基线期和术后体验期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尿动力学评估并记录排尿日记,统计治疗总有效率、Ⅱ期转化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体验期平均(29.5±9.1)d,与基线期相比,患者体验期排尿日记中日间排尿次数(9.9 vs.6.8)和日间导尿量(252.4 mL vs.152.3 mL)显著下降;日间排尿量(145.1 mL vs.207.4 mL)和功能性膀胱容量(218.8 mL vs.290.7 mL)显著增加;影像尿动力学中最大尿流率(7.9 mL/s vs.11.8 mL/s)、膀胱顺应性(17.9 mL/cmH_(2)O vs.30.1 mL/cmH_(2)O)和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239.2 mL vs.325.9 mL)显著增加;排尿前最大逼尿肌压力(20.3 cmH_(2)O vs.12.0 cmH_(2)O)、生活质量评分(7.8 vs.2.9)、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5.0 vs.1.5)和肠道功能障碍评分(12.5 vs.4.7)均显著改善。基线期有5个输尿管单位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体验期2个输尿管单位反流消失,其余3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基线期10例患者存在逼尿肌膀胱颈口协同失调,体验期7例(70%)消失;基线期12例患者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体验期5例(42%)消失;整体有效率为95.7%(22/23),Ⅱ期转化率为82.6%(19/23),并发症发生率为4.3%(1/23),表现为伤口感染。结论:CT联合C型臂引导SNM是治疗NB的有效方法,短期即可改善其影像尿动力学膀胱尿道参数,表现为膀胱顺应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程度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单帅帅朱文贾智明张静吴玥赵志恒张国贤王焱车英玉文建国王庆伟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
三聚氰胺与婴幼儿尿路结石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照卫生部推荐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另选30例无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住院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儿发病年龄2岁以内占83.6%(138/165),其中6~12个月患儿占41.2%(68/165)。患儿中49.7%(82/165)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16.9%(28/165)、不明原因哭闹14.6%(24/165)、少尿无尿10.9%(18/165)及血尿7.3%(12/165)。共发现233处结石,肾结石患儿比例高达79.5%(131/165),尿道结石仅1.2%(2/165)。结石直径为2~16mm,其中4~10mm占63.5oA(148/233),〉10mm者9.9%(23/233)。除1例双肾结石尿路梗阻行逆行输尿管插管手术治疗外,其他患儿均采用保守治疗。治疗(9±5)d后患儿症状均消失,结石排出率为43.()%。结论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能引起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多在喂养6-12个月后发病。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文建国杨贺军王焱芦山娄安锋张国贤范应中王庆伟余晓红张瑞莉
关键词:尿路结石婴儿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ml vs.(344±55)ml、(298±53)ml vs.(450±51)ml、(456±59)ml vs.(524±54)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ml vs.(298±53)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ml vs.(450±51)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王庆伟杨琨琨王焱王晓飞陶德赏张建伟文建国
关键词:影像尿动力学
尿肝素结合蛋白对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术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尿肝素结合蛋白(U-HBP)对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术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99例患者包括术前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21例(感染组)和术前结石性非尿路感染患者78例(非感染组)。按术后早期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SIRS组(16例)和非SIRS组(83例)。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前1 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U-HBP水平。比较SIRS组和非SIRS组年龄、性别、尿培养阳性率、PCT、CRP、U-HBP。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U-HBP水平对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术后早期SIRS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U-HB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SIRS组女性占比、尿培养阳性率和U-HBP水平均高于非SIRS组(P<0.05)。U-HBP水平诊断术前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当截断值为38.23μg·L^-1时,诊断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66.7%。U-HBP水平预测术后早期SIRS发生的AUC为0.832,当U-HBP的截断值为176.74μg·L^-1时,预测术后SIRS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88.0%。结论 U-HBP可作为诊断术前结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及预测术后早期是否发生SIRS的新型标志物。
张晨阳朱文贾智明任川川冶卓王焱王庆伟文建国
关键词:复杂性尿路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双侧输尿管梗阻-解除梗阻后幼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输尿管梗阻-解除梗阻后(bilateralureters obstruction-released,BUO-R)幼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幼鼠40只均分为BUO组、BUO-R组、BUO-R+ EPO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BUO组、BUO-R组、BUO-R+ EPO组幼鼠均行双侧输尿管结扎术造成梗阻,BUO组梗阻24 h后处死.BUO-R组和BUO-R+ EPO组梗阻24 h后解除梗阻,BUO-R+ EPO组分别于解除梗阻后立即、2d、4d和6d腹腔注射EPO(每次剂量500 U/kg),BUO-R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幼鼠均于注射7d后处死.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结扎,术后第7天处死.所有幼鼠处死前,代谢笼内收集24h尿液进行渗透压及电解质检测,然后打开腹腔,经下腔静脉抽取1 ml血液进行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测.结果 假手术组、BUO-R± EPO组、BUO-R组的尿液渗透压分别为(1 794±103)、(1 257±82)、(756±69) mOsm/kg;尿量分别为(26 ±5)、(48±7)、(71±9) μl/(min&#183;kg);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O-R+ EPO组尿液中钾、钠和肌酐浓度为[(133.8±5.8)mmol/L、(134.7±4.9)mmol/L和(3 549±482)μmol/L],低于假手术组[(154.7±6.5)mmol/L、(149.3±7.8)mmol/L和(4 537±624)μmol/L],但是高于BUO-R组[(112.4±7.2)mmol/L、(106.5±6.3) mmol/L和(2 612±536)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O组的血钾、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分别为(12.1±0.7)mmol/L、(47.6±6.0)mmol/L和(252.8±18.7) μmol/L;BUO-R组分别为(8.5±0.5)mmol/L、(7.8±0.4) mmol/L和(55.2±4.8)μmol/L;BUO-R+ EPO组分别为(7.4±0.5)mmol/L、(6.4 ±0.3)mmol/L和(36.4±3.6) μmol/L;假手术组分别为(6.8±0.3)mmol/L、(5.6±0.2) mmol/L和(23.6±2.7)μmol/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的血钾、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均高于�
王焱任川川吕宇涛王庆伟谢佳丰崔林刚朱文文建国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输尿管梗阻肾功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