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颈
  • 3篇LEEP
  • 2篇子宫
  • 2篇LEEP治疗
  • 2篇病变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配体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病
  • 1篇异位囊肿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镜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癌
  • 1篇增生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素琴
  • 5篇王江莉
  • 3篇曲瑞芳
  • 2篇冯卿卿
  • 2篇张君娜
  • 2篇王丽丽
  • 2篇范秀华
  • 1篇文顺金
  • 1篇周娜静
  • 1篇杨欣
  • 1篇李全香
  • 1篇杨素娟
  • 1篇刘萌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EEP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后颈管增生的防治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治疗后颈管增生预防与处理。方法:分析我院随访43例应用LEEP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随访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和颈管增生情况。结果:LEEP术后发生颈管增生1个月时22例(51.16%)、2个月时6例(13.95%)、经药物治疗后3个月时2例(4.65%),并检查存在至第4个月时给予LEEP治疗后痊愈。结论:宫颈良性病变应用LEEP应积极预防颈管增生,如3个月后仍存在颈管增生应给予第二次LEEP治疗。
陈素琴刘萌王丽丽王江莉曲瑞芳
关键词:宫颈良性病变LEEP
LEEP治疗宫颈原位癌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在宫颈原位癌(CIS)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5月因宫颈原位癌而行LEEP或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共95例,其中36例行LEEP术,59例行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原位癌治疗中两种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复发、术后5年更年期症状等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的宫颈原位癌,LEEP技术既是明确诊断的方法,又是有效地治疗手段,但术后应严密随访。对于年轻的宫颈原位癌患者可行LEEP治疗,缩小手术范围以保留生育功能;对无生育要求或切缘阳性者应以全子宫切除术作为常规术式。
陈素琴李全香文顺金曲瑞芳王江莉
关键词:LEEP子宫全切术宫颈原位癌阴道镜
LEEP切除宫颈良性赘生物37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Benign Cervical Neoplasm)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5月间,应用LEEP诊治宫颈良性赘生物37例,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min,术中出血5~20ml。术后病理:宫颈息肉17例(46%),宫颈湿疣8例(21.6%),宫颈腺囊肿7例(19%),宫颈肌瘤2例(5.3%),宫颈息肉伴腺囊肿3例(8.1%)。术后1个月、2个月、6个月复诊,宫颈光滑,病变部位上皮恢复其原有上皮组织,宫颈的正常形态及大小基本恢复的病例数分别为24例(64.8%),34(91.9%),35(95%)例。结论:LEEP治疗宫颈良性赘生物,操作简单、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
陈素琴杨欣王江莉王丽丽曲瑞芳
关键词:LEEP
Survivin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与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E6/E7的表达,研究其相关性,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方法:对1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及27例宫颈癌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HPV16E6/E7、Survivin、TRAIL的表达。结果:HPV16E6/E7基因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呈增高趋势;TRAIL基因的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HPV16E6/E7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TRAIL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HPVl6E6/E7基因与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Survivin mRNA与TRAIL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PVl6E6/E7基因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HPVl6E6/E7、Survivin、TRAIL基因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以上基因对于临床上对宫颈癌做出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江莉陈素琴张君娜冯卿卿范秀华
关键词:SURVIVINTRAIL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AHSG和IL-6基因多态性与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α2-HS-糖蛋白(AHSG)基因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河北省育龄妇女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50例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评分〉40)及62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AHSG基因和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基因的多态性。结果: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中AHSG基因的3种基因型AHSG1*1、AHSG1*2、AHSG2*2各占44%、46%、10%,对照组则分别为71%、25.8%、3.2%。将突变型与杂合型合并与野生型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317,P=0.004),其OR为3.111(95%CI为1.422~6.805),携带变异基因的患病风险率高。AHSG1、AHSG2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3,P=0.003),携带AHSG2等位基因的患病危险度高,OR为2.561,(95%CI为1.358-4.831)。在50例试验组与62例对照组中均未发现IL-6突变基因。结论:AHSG2基因可使患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遗传易感性升高,未发现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突变有相关性。
张君娜陈素琴周娜静冯卿卿王江莉杨素娟范秀华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