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楠

作品数:85 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5篇雷达
  • 18篇多普勒
  • 16篇暴雨
  • 15篇多普勒雷达
  • 15篇降水
  • 11篇低空
  • 10篇强降水
  • 9篇切变
  • 9篇径向速度
  • 9篇风切变
  • 8篇短时强降水
  • 8篇雷达资料
  • 7篇低空急流
  • 7篇中尺度
  • 7篇急流
  • 7篇锋生
  • 7篇大暴雨
  • 6篇天气雷达
  • 6篇气象
  • 6篇辐合

机构

  • 59篇陕西省气象局
  • 25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气象科学...
  • 5篇中国气象局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北京敏视达雷...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宝鸡市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铜川市气象局

作者

  • 85篇王楠
  • 15篇赵强
  • 9篇李萍云
  • 8篇刘黎平
  • 8篇刘勇
  • 8篇井宇
  • 6篇王建鹏
  • 5篇屈丽玮
  • 5篇胡启元
  • 4篇李博
  • 4篇郭大梅
  • 4篇华灯鑫
  • 4篇潘留杰
  • 3篇汪国平
  • 3篇刘瑞芳
  • 3篇赵奎锋
  • 3篇陈小婷
  • 3篇徐宝祥
  • 2篇狄慧鸽
  • 2篇侯建忠

传媒

  • 9篇陕西气象
  • 7篇高原气象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干旱气象
  • 2篇气象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气象科技
  • 1篇青海气象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自动识别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前电子胎心监护自动识别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的目标病人的电子胎心监护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单片段胎心监护评价模块,用于获取预处理后的数据所对应的单片段数据,并基于主干网络以及...
王妍王楠李瑞晨王立威
基于特征提取的网格光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光顺是几何造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目的是滤除模型表面噪声,产生高质量的光滑曲面。本文首先对目前已有的网格模型光顺理论进行总结,然后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一种保持特征的网格光顺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网格特征,然后对特征区域与非...
王楠
关键词:网格光顺特征提取最小二乘法
汾渭平原CUACE模式空气质量预报性能的检验订正及环境评估
2023年
利用2019年1—6月地面环境监测资料和PM_(2.5)气象条件评估指数,结合滚动偏差订正方法,对汾渭平原CUACE空气质量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订正,并对气象条件和污染减排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UACE模式对空气质量指数(AQI)、PM_(2.5)和SO_(2)浓度预报值较接近观测值,PM_(10)、CO和NO_(2)预报值小于观测值,O_(3)预报值大于观测值;对首要污染物O_(3)和PM_(2.5)及重度和严重等级污染的预报的TS评分最高,漏报率和空报率最小,预报偏差最接近1;滚动偏差订正方法对改善CUACE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对PM_(10)、O_(3)和NO_(2)改善最为明显;汾渭平原2019年上半年气象条件变化使PM_(2.5)浓度较2018年同期和过去5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8.26%和11.18%,减排措施使PM_(2.5)浓度较2018年同期和过去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4.23%和20.29%。
高星星王楠张黎王建鹏吐莉尼沙
“8·21”陕西中北部暴雨成因对比及预报偏差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运用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EC-interim高分辨率(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8月21—22日(简称“8·21”)陕西中北部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模式的降水量预报进行检验,重点对比陕北和关中西部环流条件、水汽条件、能量条件、强降雨的不稳定机制等方面。结果表明:在陕西中部地区交汇的由高原槽带来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外围的暖空气,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700 hPa切变线为降雨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受河西地区西北路冷锋南压,陕北以冷锋后部的稳定性降水为主,而关中为冷锋触发的对流降水。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弱,本地水汽含量大,关中西部比湿垂直梯度大,有利于对流增强、雨强增大。暴雨发生前,关中西部中低层存在显著的对流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大,弱冷空气触发关中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对流暴雨,而陕北为中性层结,不稳定能量弱,中低层有条件对称不稳定,其造成较强的斜升气流,产生大到暴雨。冷暖空气交汇在关中产生锋生,是该地区产生对流暴雨的触发机制。模式对于大尺度降水预报偏强,而对于对流降水预报偏弱。
赵强王楠陈小婷高星星
关键词:暴雨锋生大气稳定度条件对称不稳定
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感的缓解——他人导向与外向性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进行两次测量,检验知觉到的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感的缓解作用以及他人导向、外向性对知觉到的社会支持与工作压力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其中第一次同时测量自变量,调节变量和因变量,初步检验研究假设;时隔3个...
王楠
关键词:社会支持外向性
衰减订正技术在C波段雷达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衰减订正技术在C波段雷达降水估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陕西CINRAD-CB雷达资料,分别采用迭代法和逐库法进行衰减订正试验研究,并进行了逐库衰减订正法在定量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衰减订正技术能弥补远距离回波衰减问题。迭代法计算结果最终趋于逐库法,且耗费机时较多,因此,逐库衰减订正技术更适合业务运行。当强回波距离雷达较近时,产生的衰减较明显,衰减订正的应用价值较大。将衰减订正技术应用于定量降水估测,有助于提高降水估测准确率,但要对降水估测计算方案进行细致规划,不同的计算方案对定量降水估测精度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陕西省定量降水估测精度提供了依据。
王楠
关键词:衰减订正迭代法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识别低空风切变和辐合线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利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识别低空风切变和辐合线的方法,讨论了不同的计算“窗口”大小对资料预处理效果和梯度计算的影响,并对几次强对流天气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采取先中值滤波后滑动平均,选择合适的“窗口...
王楠刘黎平徐宝祥张建云
关键词:雷达资料低空风切变辐合线切变线强对流天气
文献传递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的汾渭平原空气污染统计分析
本研究选取汾渭平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OMI和CALIPSO多源卫星遥感资料,同时结合环境监测国控站点污染六要素等逐小时地面环境监测数据以及能见度、霾天气现象记录等地面气象要素资料,综合分析了 2013-2...
高星星王楠王建鹏
关键词:卫星遥感
汾渭平原一次沙尘和人为混合空气污染过程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MODIS、OMI和CALIPSO卫星资料,结合地面环境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式(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HYSPLIT),对汾渭平原2018年11月23日至12月6日沙尘和人为混合空气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月26日至12月3日为污染最重时段,其中12月1日为霾最重时段,11月26日夜间和12月2日夜间为沙尘影响最重时段;西安、临汾和洛阳重污染持续时长分别为66 h、42 h和37 h;污染过程累计持续336 h,其中199 h的相对湿度超过50%,沙尘期间,相对湿度较小;霾过程中,西安以本地积累和西南、东北方向的外来传输作用为主,临汾以本地积累为主,洛阳以东北方向的外来传输作用为主;西安、洛阳沙尘传输方向分别为西南和西北方向,临汾受沙尘传输影响较小。霾天气时,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高值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较低,集中在距地面1.5 km高度内污染物最多,低层以污染沙尘为主;沙尘天气时,AOD和AAI值很高,分别可达2.0和4.5以上,集中在边界层内污染物最少,低层以沙漠沙尘为主;霾沙混合天气时集中在边界层内污染物居中,低层以沙漠沙尘和污染沙尘为主。HYSPLIT显示,前一次沙尘来源于新疆,传输距离更远,高度更高,速度更快,后一次沙尘来源于内蒙古西部,在汾渭平原造成污染更重。
高星星桂海林王楠张黎王建鹏
关键词:卫星资料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降雹的Doppler雷达资料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以及径向速度计算的风切变结果,对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降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风暴形成初期强回波出现在体扫中层,且有径向风辐合,预示回波增强;随着风暴发展,径向辐合逐渐增强,并有垂直伸展,说明暖湿入流持续增强,为风暴发展提供足够水气和热力条件;风暴强盛期,可以观测到有界弱回波、"V"形缺口,并在径向速度场上有中气旋存在;垂直切变反应出,初期风随高度顺转的环境场,以及强盛期低层暖湿入流、高层干冷辐散、中层强烈上升气流的空间分布;风暴消散阶段,径向风辐散逐渐下传,径向风辐合减弱,强回波消失。
王楠
关键词:风切变多普勒径向速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