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楠

作品数:158 被引量:393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11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1篇玉米
  • 24篇土壤
  • 19篇大豆
  • 13篇基因
  • 12篇秸秆
  • 10篇高产
  • 8篇微生物
  • 7篇作物
  • 6篇农田
  • 6篇病毒
  • 5篇盐碱
  • 5篇养分
  • 5篇栽培
  • 5篇水稻
  • 5篇梅花鹿
  • 5篇免耕
  • 4篇氮水平
  • 4篇污染
  • 4篇干旱
  • 3篇大学生

机构

  • 72篇吉林农业大学
  • 61篇吉林省农业科...
  • 42篇吉林农业科技...
  • 3篇延边大学
  • 3篇吉林省国土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国家饲料工程...
  • 2篇吉林吉农草业...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黄河水利职业...
  • 1篇吉林省经济管...
  • 1篇乐亭县新能源...
  • 1篇辽宁农业职业...
  • 1篇吉林市农业科...
  • 1篇吉林省水利水...

作者

  • 153篇王楠
  • 43篇王洪君
  • 39篇陈宝玉
  • 31篇梁烜赫
  • 26篇曹铁华
  • 25篇王帅
  • 21篇刘春光
  • 19篇于雷
  • 18篇曹玉军
  • 17篇闫伟平
  • 15篇栾天浩
  • 14篇赵鑫
  • 13篇曲静
  • 13篇王立春
  • 13篇王丕武
  • 11篇张磊
  • 11篇方向前
  • 10篇李素琴
  • 10篇吴楠
  • 9篇张晋京

传媒

  • 10篇玉米科学
  • 8篇吉林农业科学
  • 7篇吉林农业大学...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大豆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东北农业科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与技术
  • 2篇经济动物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农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基腐殖酸吸附Cu^(2+)特征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为有效发挥煤基腐殖酸在缓解农田Cu2+污染和提升作物Cu2+生物有效性等方面的作用,采用新疆风化煤所提取的腐殖酸(煤基HA)作为吸附剂,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pH、共存阳离子、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下,煤基HA对Cu2+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pH是影响煤基HA吸附Cu2+的最主要因素,pH值3~6时Cu2+吸附率急剧增加,增长曲线整体呈"S"形。共存Na+浓度增加(0~1.0mol/L),Cu2+在煤基HA上的吸附受抑制。298K和318K温度影响下的2条吸附等温曲线存在共性,均表现为先增加后趋于平衡的特点,其中,Langmuir方程对其规律的描述最为贴切。温度(298~318K)和初始Cu2+浓度(0~1 000mg/L)均与Cu2+的吸附数量呈正相关,自发、吸热及混乱度增加是该热力学吸附过程的三大特点。煤基HA对Cu2+的动力学吸附可大致分为快速提升和缓速平衡2个阶段,Elovich和双常数方程能很好描述该过程。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升,但其未能对吸附后表面结构的有序度产生影响。
王帅王楠张晋京范春莹闫真伊
关键词:风化煤腐殖酸铜离子
玉米低温发芽床基质成分的筛选研究
2021年
以研究玉米低温发芽床基质土砂最优配比为目的,以28份吉林省玉米主推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砂=1:1和土:砂=2:1这2种土砂配比的基质作为发芽床,经8℃低温胁迫处理后,表明在处理7天和10天条件下,以土:砂=1:1为基质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以土:砂=2:1为基质的发芽率。对2种不同基质下的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进行了相关分析,不同基质下的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在0.45-0.73之间,均呈极显著性相关,8℃处理10天条件下的发芽率和田间平均出苗率的相关系数高于8℃处理7天条件下的,在8℃处理10天条件下土:砂=1:1的相关系数高于土:砂=2:1,达到0.71,说明在8℃处理10天条件下体积比土:砂=1:1配比的基质是比较适合的发芽床介质。
王敏李洋赵晓波李岩王楠路明
关键词:玉米发芽床发芽率
四种除草剂对玉米苗期的杂草防治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对地膜封闭、茎叶两部分的4种组合除草剂进行减量处理,研究其对玉米苗期叶片干重及杂草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杂草防效,随除草剂施用量减少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播种后第5~7 d施用由乙草胺.莠去津.2,4-D复配而成的乳油可有效控制玉米田杂草危害,三者复配,配比为4:6:1,施用量4.4 L/hm2或每公顷施用0.6 L玉农乐+0.96 L莠去津合剂于杂草3~4片叶期,一次用药可有效防除田间杂草。
李琰谷岩陈喜凤王楠岳阳吴春胜
关键词:玉米除草剂杂草
不同产量潜力玉米品种群体生理参数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紧凑型高产潜力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普通平展型玉米品种豫玉22、农大518为试验材料,对其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在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高产潜力玉米品种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均高于平展型玉米品种;群体光合生产率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不同,生育前期豫玉22和农大518的净同化率高于先玉335和郑单958,出苗90d后呈现相反趋势;产量与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各群体生理参数并非全部呈现显著差异。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综合作用结果,最佳产量水平群体不是某项生理指标的突出表现,而是决定于各项生理指标的适度。
谷岩胡文河王楠陈喜凤梁煊赫岳杨吴春胜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
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对苏打盐碱土主要盐碱化指标的影响
2022年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对苏打盐碱土pH值、可溶性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旨在为盐碱土合理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加入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后,苏打盐碱土pH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Al_(2)(SO_(4))_(3)加入量为0%~0.8%时,随着Al_(2)(SO_(4))_(3)加入量的增加,苏打盐碱土pH值急剧下降,而当Al_(2)(SO_(4))_(3)加入量继续增加时,则pH值变化较缓慢。Al_(2)(SO_(4))_(3)加入量相同时,玉米秸秆的添加对降低苏打盐碱土的pH值具有略微促进的作用。在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的共同作用下,苏打盐碱土Na^(+)、K^(+)、Ca^(2+)和Mg^(2+)的含量均升高,而CO_(3)^(2-)和HCO_(3)^(-)的含量则随着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和Al_(2)(SO_(4))_(3)的加入使苏打盐碱土的阳离子交换量也有所增加,阳离子与土壤胶体上的Na^(+)进行置换,最终使苏打盐碱土碱化度下降。综合而言,试验条件下,15%玉米秸秆和0.8%Al_(2)(SO_(4))_(3)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最佳。
王楠张鑫刘金华臧金宇赵兴敏王鸿斌赵兰坡
关键词:盐碱土玉米秸秆碱化度
减源缩库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本试验以先玉335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吐丝期对其进行剪1/4叶片、2/4叶片、3/4叶片和剪2/4穗等减源和减库处理,研究改变源库关系,源库调节对玉米子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变化对先玉335子粒干重和产量的影响均为源>库;对农大364为库>源。
郝满陶攀郝琳王楠
关键词:玉米
玉米(超)高产与普通生产田土壤酸碱缓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对吉林省桦甸、乾安、梨树和榆树等4个地区玉米(超)高产和普通生产田土壤的缓冲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各酸碱缓冲曲线均呈似S形,有两个拐点,表现出敏感性不同的区段,桦甸和梨树普通生产田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均大于该地高产土,乾安和榆树普通生产田土壤的酸碱缓冲性均小于该地高产土,可见,4个地区土壤的酸碱缓冲性与其玉米产量没有绝对关系。②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与缓冲容量呈正相关,而初始pH值与其呈负相关,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降低土壤pH值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酸碱缓冲性能。
王楠赵兰坡周彦明王帅任志成韩丽遇铁洁
关键词:玉米超高产
同步辐射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方法研究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官能团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定位20年的黑土肥料试验为平台,利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近边吸收谱(C-1sNEXAFS)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以及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空白处理(CK)相比,单施化肥(N,NPK)后土壤的芳香C和羧基C含量增加,脂族C和羰基C含量下降,脂族C/芳香C比值降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后芳香C含量下降而脂族C含量增加,脂族C/芳香C比值增加,并随玉米秸秆用量增加表现的更为明显;无论配施玉米秸秆与否,NPK肥混施处理的芳香C、脂族C以及脂族C/芳香C比值均高于单施N肥处理。上述结果说明,单施化肥比不施肥使土壤有机碳官能团中芳香类化合物的相对比例增加,而脂肪烃类化合物的相对比例下降;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则比单施化肥增加了脂肪烃类化合物的相对比例,配施高量比低量玉米秸秆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同时NPK肥混施比单施N肥有利于提高脂肪烃类化合物的相对比例。C-1sNEXAFS方法能够原位表征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组成的变化。
王楠王帅王青贺董培博李翠兰张晋京高强赵屹东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黑钙土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为完善黑钙土地区秸秆还田技术,提升黑钙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吉林省典型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秸秆与2种氮肥(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对黑钙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黑钙土SOC含量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达6.27%~31.84%。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SOC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更好。秸秆还田增加了黑钙土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且添加量越高,二者增幅越大。秸秆添加使黑钙土SMBC含量增加了64.66%~196.46%,SMBN含量增加了102.58%~195.84%。氮素配施显著提高了黑钙土的SMBC和SMBN含量,且磷酸二铵的提升效果优于尿素。根据SMBC/SMBN值,判断黑钙土中微生物群落以真菌为主。【结论】氮素配施降低了黑钙土的SMBC/SMBN值,说明施氮有利于提高黑钙土微生物区系。
郭策赵兴敏王楠臧金宇郭媛李宜联
关键词:黑钙土秸秆氮肥有机碳
菌糠搭载硫酸铝对盐碱地稻田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基于盐碱地稻作改良,菌糠、Al_2(SO_4)_3各具优势。以大安市盐碱地稻田为供试对象,共设置菌糠搭载Al_2(SO_4)_3、菌糠、Al_2(SO_4)_3改良剂、单施化肥和池梗地对照五个处理,分别从水稻栽植前及当季生产结束后对盐碱地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基于灌水泡田,四个改良处理均能够迅速提升盐碱地稻田有机质、有效磷的含量,Al_2(SO_4)_3、菌糠及单一化肥施入短期内即可促进稻田全磷、全钾含量的提升,搭载Al_2(SO_4)_3的菌糠尽管对两者影响不大,但能缓解碱解氮的流失;历经水稻生育期,菌糠及其配施Al_2(SO_4)_3以及单一化肥施入的三个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盐碱地稻田有机质的矿化,反之,Al_2(SO_4)_3改良剂更利于有机质含量的累积;在此过程,各改良处理条件下的全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但碱解氮含量均有消耗,其中,以菌糠搭载Al_2(SO_4)_3处理的效果更为明显;在水稻生产过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及菌糠施入能够对稻田全钾含量有所促进,而单施化肥及Al_2(SO_4)_3改良剂处理能够加速有效磷的消耗,与此同时,菌糠搭载Al_2(SO_4)_3、Al_2(SO_4)_3改良剂及单施化肥的三个处理更有利于速效钾含量的累积。
王帅王楠陈殿元姚凯徐俊平李玉玺任邵琦
关键词:菌糠硫酸铝盐碱地养分状况土壤改良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