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妊娠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清宫
  • 3篇清宫术
  • 3篇子宫切除
  • 3篇子宫切除术
  • 3篇瘢痕妊娠
  • 3篇后叶
  • 3篇垂体
  • 3篇垂体后叶
  • 3篇垂体后叶素
  • 2篇术后
  • 2篇剖宫产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内膜
  • 2篇内膜癌
  • 2篇甲氨蝶呤

机构

  • 10篇东莞东华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0篇王晓萍
  • 9篇王明波
  • 6篇李琼
  • 3篇曾宪瑞
  • 3篇宋云霓
  • 2篇刘穗
  • 2篇林志金
  • 2篇黄少薇
  • 2篇冯兰青
  • 2篇江红叶
  • 1篇刘喻
  • 1篇杨秀珍
  • 1篇侯安丽
  • 1篇刘喻
  • 1篇陈昌伟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究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并对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162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104)和子宫内膜癌组(n=58);选取2020年7月至12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就诊的52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作为模型验证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将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预测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厚>10mm的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子宫肌瘤、BMI>28kg/m^(2)、HE4>55pmol/L、CA125>21U/mL、子宫内膜增厚>10mm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用于评估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经过一致性系数和校准曲线检验,表明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较为一致。结论合并子宫肌瘤、高BMI、高HE4水平、高CA125水平、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是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预测较为可靠。
王晓萍王明波佘昊清林娟
关键词: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
米非司酮、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评价
2022年
目的:研究用米非司酮、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缩宫素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治疗的费用均更少,其手术的时间、绒毛组织吸收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均更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6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米非司酮、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的并发症,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治疗的费用相对较低,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高。
宋云霓王晓萍李琼王明波江红叶
关键词:米非司酮垂体后叶素清宫术剖宫产术瘢痕妊娠
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18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90例。观察A组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B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纤维肌力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均低于术前,但观察B组术后肌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分级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盆底功能障碍总发生率3.33%,低于观察A组的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皆存在一定影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纤维肌力影响小,且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临床可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减轻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王晓萍王明波张丽娟谢奇虹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盆底功能盆腔
葡萄胎中P15和P53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P53、P15基因蛋白在葡萄胎中表达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5例葡萄胎、23例侵蚀性葡萄胎及1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P15、P53蛋白进行检测。在3个组中,P15葡萄胎组中21例(84%)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5例(65.2%)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3例(2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15阳性率降低;其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与葡萄胎组的P15阳性率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葡萄胎组中8例(32%)阳性,侵蚀性葡萄胎组中13例(56.5%)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组12例(80%)阳性,可见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P53阳性率表达增强,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53、P15基因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指标。
李琼王明波王晓萍刘穗刘喻冯兰青曾宪瑞
关键词:葡萄胎P53基因P15基因
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8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彩超指引下行清宫术,治疗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清宫术前注射垂体后叶素+彩超指引下行清宫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4.33±2.75)d,短于对照组的(21.45±2.8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清H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保守治疗安全性较高,甲氨蝶呤治疗后彩超引导下行清宫术前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理想,可推广使用。
李琼王晓萍王晓萍王明波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甲氨蝶呤垂体后叶素清宫术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子宫切除术间隔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子宫切除术间隔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便利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进行LEEP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手术的间隔时间,将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间隔时间为0~4周,观察组间隔时间>4周,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112.31±25.61)mL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32.32±25.32)min、住院时间(4.32±1.13)d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3.56±1.21)d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0、5.970、14.490、6.61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4.1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0,P<0.05)。结论LEEP术后行子宫切除术间隔时间长短不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患者在进行LEEP手术后,可随时进行子宫切除术,但间隔4~6周后再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王晓萍唐丽艳谢奇虹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变筛查的成年女性病例800例,对所有病例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HPV-DNA检测,同时做阴道镜的活检,以病理学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者的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共发现阳性病例96例(占12.0%),HPV-DNA检测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共发现阳性病例107例(占13.38%),两者结果比对发现共同检出阳性病例79例;对上述两者单独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共检出70例,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符合率72.91%,HPV-DNA检测符合率65.42%,两者联合检测符合率88.61%,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阳性病例中CINⅠ级以下42例,CINⅡ级15例,CINⅢ级10例,宫颈癌3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增加(P<0.05);同时,HPV-DNA检查后进行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和HPV-DNA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阳性结果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林志金曾宪瑞王明波王晓萍李琼黄少薇宋云霓杨秀珍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HPV-DNA宫颈癌
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状况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正常子宫内膜、3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65例子宫内膜癌中E-钙黏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结果: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异常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E-钙黏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有关。β-连环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钙黏素和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析E-钙黏素、β-连环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转移能力,判断肿瘤的预后。
冯兰青王明波王晓萍刘穗陈昌伟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Β连环素子宫内膜肿瘤
甲氨蝶呤加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加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92例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加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中转其他治疗方案、胚胎残留、二次清宫的发生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及下次妊娠间隔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0.50±8.80)ml少于对照组的(52.20±10.05)ml,平均住院时间(5.28±0.50)d短于对照组的(7.25±0.68)d,总住院费用(0.6±0.20)万元低于对照组的(1.15±0.2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转行宫腔水囊填塞术、转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转行经阴道/经腹腔镜/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胚胎残留、二次清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HCG降至正常时间(18.30±2.05)d、下次妊娠间隔时间(6.05±0.50)个月短于对照组的(27.75±2.17)d、(9.35±0.6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加垂体后叶素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节约总住院费用,且有效降低术中转其他治疗方案的几率,对生育影响小,术后血HCG恢复阴性的时间缩短,是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王晓萍宋云霓李琼王明波江红叶
关键词:甲氨蝶呤垂体后叶素清宫术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切除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临床效果,为本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ICP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观察组给予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7 d为1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症状减轻情况、肝功能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总胆汁酸、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孕妇妊娠结局良好,均未发生新生儿死亡,观察组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比单纯应用熊去氧胆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志金王明波曾宪瑞王晓萍侯安丽李琼黄少薇张源凤
关键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