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昭

作品数:47 被引量:67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地下水
  • 16篇污染
  • 15篇华北平原
  • 11篇水资源
  • 10篇有机污染
  • 10篇流域
  • 10篇河流域
  • 9篇水质
  • 7篇地下水有机污...
  • 6篇疏勒河流域
  • 6篇土壤
  • 5篇地下水质
  • 5篇地下水质量
  • 5篇水质量
  • 4篇地下水资源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环境
  • 4篇浅层
  • 4篇浅层地下
  • 4篇浅层地下水

机构

  • 47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山东省地质调...

作者

  • 47篇王昭
  • 31篇张兆吉
  • 31篇费宇红
  • 25篇陈京生
  • 22篇张凤娥
  • 17篇李亚松
  • 14篇钱永
  • 10篇石建省
  • 10篇陈宗宇
  • 7篇陈德华
  • 4篇张翠云
  • 4篇崔向向
  • 4篇刘少玉
  • 3篇靳盛海
  • 2篇许广明
  • 2篇张光辉
  • 2篇陈玺
  • 2篇王金哲
  • 2篇刘春华
  • 2篇聂振龙

传媒

  • 7篇地球学报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与国土...
  • 2篇中国地质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第六届海峡两...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优选与分析——以滹沱河冲洪积扇为例被引量:36
2011年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是决定地下水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以滹沱河冲洪积扇为研究区,通过对比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得出参评指标中痕量指标较多时,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受极值影响较大,并且未考虑参评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的物理意义难以界定,不适用于综合指标评价;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相乘相加算子考虑了所有参评指标的权重,并以隶属状况判定评价等级,评价方法较为合理,但是当单项毒理指标超标但浓度较低时评价结果失真,经修正后失真情况得以消除,评价结果也较为客观。
李亚松张兆吉费宇红钱永王昭陈京生张凤娥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评价
利用环境示踪剂估算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天然补给被引量:9
2009年
包气带是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一个主要环节,是了解补给变化的地质信息载体。以滹沱河冲洪积扇河北省正定试验场包气带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示踪剂(氚和氯)方法,估算了该区地下水近三十多年来的天然补给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天然降水平均补给强度约为0.089m/a,在天然条件下该区降水垂直运移速度约为0.6m/a,其变化趋势主要受降水量变化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刘君陈宗宇张兆吉费宇红张凤娥陈京生王昭
关键词: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超采程度计算与分析被引量:32
2010年
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超采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从区域上认识深层地下水的超采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分别以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深层地下水可利用量/现状开采量)、地面沉降量、多年平均水位下降速率为指标对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从区域上来看,深层地下水总体上处于超采状态,已无开采潜力。地下水开采程度指标采用以2003年为现状年的开采量,因此更多反映的是开采程度现状。利用地面沉降和多年平均水位下降速率计算的超采结果更多地反映了深层地下水开采历史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石建省王昭张兆吉费宇红李亚松张凤娥陈京生钱永
关键词: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地面沉降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被引量:16
2000年
论述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和开采潜力 ,以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必须合理规划 ,强化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陈德华秦毅苏王昭
关键词: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生态严重退化,湿地面积缩小,盐碱地、沙地迅速增加。本文就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实施水资源科学管理,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应首先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
王昭陈德华李雨阳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开发流域水资源
文献传递
华北平原地下水中有机物淋溶迁移性及其污染风险评价被引量:18
2009年
根据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估算了91种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和有机碳吸附系数,并分析了这些有机物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性。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污染物,它们的地下水污染指数与其有机碳吸附系数有着很好的负相关性,这为评价地下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指数(淋溶迁移性)提供了简易方法。所评价的91种有机物中,38种具有高淋溶和迁移性,易对含水层造成较大范围的污染。通过分析发现,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中主要有机物的检出率与其淋溶迁移性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地下水污染指数法的应用将有助于预测有机物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王昭石建省张兆吉费宇红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EPISUITE
包气带不同深度土壤对甲苯和三氯乙烯的吸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批实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中检出率较高的三氯乙烯和甲苯在沿污水河包气带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吸附情况。从3个地点分析结果来看,其中有机碳(OC)的质量分数均较低(最高为1.01%)。在河床和近河处土壤对甲苯和三氯乙烯的吸附总体上呈现出浅部土壤吸附性强的特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土壤中无机矿物对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三氯乙烯)的表面吸附扮演了重要角色。土壤对甲苯的吸附表现出了强烈的非线性,而对三氯乙烯的吸附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甲苯的吸附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关系要比三氯乙烯更密切,这说明了吸附作用过程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疏水性等方面的性质也有关系。
王昭朱晓星肖丽微陈鸿汉张兆吉费宇红李亚松石建省
关键词:甲苯三氯乙烯包气带土壤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48
2009年
本文通过对华北平原1991年~2003年系列地下水资源潜力及供需分析,浅层地下水总体处于采补平衡状态,但黄河沿岸及中东部平原古河道带尚有54.95×108m3/a潜力,而在山前平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地下水超采27.83×108m3/a;深层地下水除豫北平原、鲁北平原部分地区尚有一定潜力外基本处于严重超采,总超采量12.44×108m3/a;南水北调工程虽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在短期内可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利用南水北调的契机涵养水源是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障。
张兆吉雒国中王昭刘春华李亚松姜先桥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超采涵养
河北省滹沱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地下水是河北省滹沱河冲积平原主要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地下水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阐明人类活动影响下该区地下水质量状况,本次研究共采集了482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指标包含了无机常规指标以及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指标,共64项。利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超III类水样点占到总取样点的21.5%,主要分布在工业聚集区和排污河流两侧,且冲洪积扇轴部水质明显劣于中部和扇缘地带。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为常规无机组分,如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铁、锰、硝酸盐氮等,有机组分超标点较少,检出率较高的组分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和邻二氯苯等,利用EPI Suite软件计算可知高检出组分GUS值均较高,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地下水化学指标检出和超标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是造成毒性金属、三氮、有机检出和超标的重要因素。
李亚松张兆吉费宇红钱永王昭陈京生张凤娥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污染因素
疏勒河流域水文特征及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对疏勒河流域水文动态分析,出山口径流量最近10a平均值比多年系列平均值高0.18×108m3。下游潘家庄站年径流量呈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一是上游引水量逐步增大,流入下游的地表水量减少;二是灌溉水利用率的提高等减少了对地下水的补给,导致昌马扇泉水溢出量减少,从而进一步使入河水量减少。
陈德华王昭靳盛海
关键词:疏勒河流域水文特征径流量流域降水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