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 作品数:28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断PD-L1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因其强大的抗原递呈功能和激活抗原特异性 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反应,成为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重要载体。以 DC 为基础...
- 王春燕张连生柴晔宋飞雪刘瑛曾鹏云吴重阳岳玲玲李莉娟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PD-L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文献传递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致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5岁。主因“下腰部疼痛13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背部疼痛,以夜间痛明显,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无膝、踝关节疼痛,无足跟痛,无眼部不适。就诊于外院查骨盆正位X线片;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局限性侵蚀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 张娟王春燕王晓元王轶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单抗治疗英夫利西人类白细胞抗原腰背部疼痛腰部疼痛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目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全反式维甲酸与经典细胞因子共同作用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为DC的可能性,为研制APL-DC疫苗提供新的方法。对初治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株分别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用经典细胞因子组合(GM-CSF、IL-4、TNF-α)共处理,ATRA只在实验组加用。观测细胞形态,检测DC免疫表型,测定上清液IL-12水平,观察MLR反应及CTL效应。结果表明:实验组所得细胞有较明显树突状突起,有APL遗传学特征,其CD1a、CD83、CD80、CD86、HLA-DR和CD1d表达及IL-12分泌水平明显增高,并具有明显的MLR反应及CTL效应,但在HL60-DC中,CD1a增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ATRA可以成功诱导APL细胞为成熟功能性DC,其介导的MLR及CTL效应明显。经ATRA组合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D1d表达明显增高,推测可能参与NKT细胞激活,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 田发青张连生王春燕陶维国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HL-60细胞树突状细胞CD1D
-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评估复方玄驹胶囊(黑蚂蚁、淫羊藿、枸杞子、蛇床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情中重度活动的1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玄驹组、甲氨蝶呤组和联合用药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变化,以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达到20%的改善(ACR20)为主要疗效标准,次要标准为ACR50和ACR70。以疾病活动指数(DAS)28计算病情活动性。记录在整个观察期间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ACR20的改善率为41.5%,复方玄驹组为19.6%,甲氨蝶呤组为24.1%,联合组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P<0.05)。联合组ACR50、ACR70的改善率分别为32.1%和20.8%,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ACR20的改善率为81.1%,复方玄驹组为30.4%,甲氨蝶呤组为68.5%,联合组优于复方玄驹组(P<0.05)。联合组ACR50、ACR70的改善率分别为60.4%和54.7%,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联合组ACR70的改善率为75.7%,明显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DAS28、HAQ、VAS评分治疗12周后分别下降至(5.26±0.83)、(22.2±10.3)、(6.0±0.4)分,24周后分别下降至(4.21±0.91)、(17.1±10.3)、(2.4±2.2)分,48周后分别下降至(2.19±0.56)、(10.4±5.0)、(0.8±0.9)分,尤其在治疗24周后DAS28、HAQ、VAS评分的下降明显优于复方玄驹组和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甲氨蝶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中重度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情活动度,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 王丽萍王春燕王晓元张燕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复方玄驹胶囊甲氨蝶呤
- PD-L1阻断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程序性死亡-1配体-1(PD-L1)作为近年来发现的B7家族新的成员,已被证实有免疫负调节作用,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DC)高表达PD-L1可能是影响其功能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试图阻断PD-L1在DC上的表达以增强白血病源性DC的免疫刺激功能。应用人rhGM-CSF、rhIL-4及TNF-α细胞因子组合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CML)分化DC,观察给予加或不加PD-L1单克隆抗体对DC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及PD-L1,MTT法检测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FN-γ、IL-2和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负性调节分子PD-L1随着慢性髓系白血病源性树突状细胞(CML-DC)成熟表达不断升高,阻断PD-L1能增强CML-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促进T细胞分泌IFN-γ和IL-2并抑制IL-10的产生(p<0.05)。结论:阻断PD-L1可增强白血病源性DC的功能,为白血病DC瘤苗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 王春燕张连生田发青黄睿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了解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75例AASV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ILD病例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AASV合并IL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75例AASV患者男性占52%,女性占48%,平均年龄(56±19)岁.其中44例合并ILD,慢性起病31例(70%),肺部感染32例(73%),死亡8例(18%).主要表现为干咳(30例,68%)、活动后气促(16例,36%)、发热(22例,50%).影像学改变以不规则线样影为主(55%),肺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弥散功能减退(16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44,95%CI:1.05~11.28)、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OR=3.73,95%CI:1.10~12.65)、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性指数(BVAS)≥15分(OR =3.67,95%CI:1.21~11.15)易合并ILD.结论 ILD是AASV常见肺损害,会因呼吸衰竭或继发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老年、MPO-ANCA阳性和疾病活动患者合并ILD的风险高,临床中应给予重视.
- 张娟胡大伟王丽萍王春燕王晓元
- 关键词:血管炎呼吸道感染
- 系统性红斑狼疮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 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真菌感染的部位、菌种、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2010年1月至7月收治的257例SLE患者中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257例患者中真菌感染...
- 王春燕李挺
- 大剂量来氟米特治疗狼疮肾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大剂量来氟米特(40 mg/d)治疗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就诊的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狼疮肾炎患者和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各43例(男性各7例,女性各36例).以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疾病活动性评估.结果 来氟米特治疗LN的起效时间为2~3个月,43例患者中34例达完全或部分缓解,有效率79%,尿蛋白转阴21例,补体升高39例,有4例患者肝酶增高(≥正常值3倍),9例血压增高,但药物性肝损伤所致的转氨酶升高并未因药物剂量加大而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来氟米特治疗RA的不良反应比治疗LN时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患者对大剂量来氟米特有较好的耐受性,本方案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来氟米特不仅可以治疗LN,而且药物剂量选用上更具灵活性.
- 王丽萍王春燕王晓元张娟张燕曾小峰乔小民
- 关键词:来氟米特狼疮性肾炎安全性
- 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抑郁症三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就诊的3例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过程中引起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明确,初始均无神经精神症状,2例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出现精神异常,1例病情变化以肾脏损害为主同时出现精神异常,3例患者均经心理卫生科医师确诊为抑郁症,按神经精神性狼疮治疗无效,停用羟氯喹后症状消失。羟氯喹引起抑郁症与神经精神性狼疮本身疾病所致抑郁症临床表现无差别,但治疗不同。检索1992年至2018年1月的中外文献,检索到3篇关于羟氯喹导致神经精神异常的文献报道,共4例患者,其中3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为慢性Q热。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抑郁症表现时,如患者同时在服用羟氯喹,需仔细鉴别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 王丽萍王春燕贾旭强赵晓军张睿
- 关键词:羟氯喹红斑狼疮抑郁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黑热病一例
- 2017年
- 患者女,46岁,因“双手雷诺现象8年,面部红斑2年、白细胞减少6个月”于2016年2月22日入院。入院前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遇冷变白、变紫、变红,伴多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查RF阳性,考虑RA,间断使用NSAIDs、来氟米特等药物治疗。
- 孟瑞霞马潇杨艳张育榕王春燕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NSAIDS多关节肿痛雷诺现象面部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