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元 作品数:105 被引量:37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华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一种龙眼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装置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眼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装置系统,其包括输送装置、清洗装置、降温装置、热激装置以及风干装置,还包括保鲜装置、涂膜装置,风干装置包括第一风干装置、第二风干装置,清洗装置、热激装置、保鲜装置、涂膜装置依次连接,第... 刘建福 王明元 唐源江 高俊杰 钟书淳 陈钦 黄等水 郑诗升文献传递 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8 2014年 近年来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生物多样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已有了深入研究,其中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作用是目前菌根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阐述了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物、抗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综述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展望了药用植物AM真菌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AM真菌在药用植物绿色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曾理 王明元 李建福 郑文君关键词:AM真菌 药用植物 一株胜红蓟内生真菌Letendraea sp.WZ07的鉴定、培养条件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2021年 对从药用植物胜红蓟茎部组织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与ITS分类学鉴定;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优化该菌株生长的最适条件;探究发酵液不同极性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EAE、乙醇提取物EE和石油醚提取物PEE)黄酮、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的相关性.该菌株为Letendraea sp.WZ07;WZ07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28℃,pH为5.0,淀粉20 g/L,尿素0.5 g/L,磷酸二氢钾1 g/L,硫酸镁0.5 g/L,VB6或肌醇10 mg/L;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黄酮和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EAE含有的黄酮和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1.97 mg/g、14.70 mg/g;提取物均具有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还原Fe^(3+)的能力,且均呈量效关系,EAE抗氧化活性能力最强,在浓度为2mg/mL时,对清除DPPH自由基率可达87.23%,其IC_(50)为242.13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率为94.72%,与阳性组维生素C清除能力相当,其IC_(50)为58.38μg/mL;Fe^(3+)还原力OD值为0.78,其IC_(50)为325.17μg/mL.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提取物的黄酮和多酚含量均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黄酮和多酚类成分可能是WZ07菌株起抗氧化活性的功效因子.(图7表10参51) 乔自鹏 张君毅 王明元 刘建福 王奇志关键词:胜红蓟 内生真菌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土壤改良剂对小白菜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2024年 以自研土壤改良剂为材料,按照蔬菜园每667 m2施入改良剂0 kg (CK)、25 kg(B25)、50 kg (B50)和75 kg (B75)设置四个处理,分析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小白苗’小白菜内在与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维持土壤pH 7.0以上,改善土壤酸化。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31~45 cm土层中,B25处理下有机质含量最高,为5.35 g·kg–1,显著高于CK组(P<0.05);土壤改良剂能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B75处理下,VC、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为最高,与CK组差异显著(P<0.05),硝酸盐含量最低,为0.4713 mg·g–1,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适量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增加小白菜叶长、叶宽和叶片数,提高小白菜外在品质,B25和B50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鲜重相比于CK组分别增加了79 g和16 g,差异显著(P<0.05)。使用自研的土壤改良剂能明显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环境。 卫瑾怡 王明元 唐易 王子澍 杨晨怡关键词:土壤改良剂 土壤PH 小白菜 不同瓶插液对'俏新郎'香石竹保鲜效果的影响 本文以切花香石竹'俏新郎'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8-羟基喹啉、水杨酸、蔗糖和硫酸钾不同组合的瓶插液对切花香石竹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俏新郎'切花香石竹最佳瓶插液组合为0.4g/L8-羟基喹啉+2mmol/L水... 王明元 蔡新育关键词:香石竹 瓶插液 8-羟基喹啉 保鲜效果 文献传递 一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HQB-1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8 2019年 【背景】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一种真菌毁灭性土传病害,近年来施用生防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目的】从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并通过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提高生防菌数量及抑菌效率。【方法】以福建省漳州蕉园中根际土壤为样品,以香蕉枯萎病致病菌(4号生理小种)为指示菌,通过稀释涂布、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HQB-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种属,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优化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初步鉴定HQB-1菌株为Burkholderiastagnalis;最适培养基为:牛肉膏5.0 g/L,酵母浸粉10.0 g/L,NaCl 5.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7°C,pH 7.0,转速200 r/min,接种量1%,培养时间36 h。【结论】使用该条件培养获得的有效活菌数及抑菌率较优化前明显提高,其中OD600由优化前的1.251提高至1.881,抑菌率由优化前的9.18%提高至34.60%。 徐志周 王明元 杜锦鹏 刘建福 欧树文 秦紫艺 杨可然关键词:香蕉枯萎病 生物防治 金线莲分泌IAA内生真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22年 从福建金线莲品种‘红霞’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析优良菌株产吲哚乙酸(IAA)的特性.采用组织培养、平板划线法和Salkowski比色法,筛选能够产IAA的金线莲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种产IAA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从‘红霞’金线莲茎中筛选分离的内生真菌PJ3产IAA能力最强,产量高达106.7μg·mL^(-1);经鉴定,PJ3为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真菌.PJ3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为:0.5 g·L^(-1)硫酸镁,1.5 g·L^(-1)磷酸氢二钾,1.5g·L^(-1)磷酸二氢钾,10.0 g葡萄糖,15.0 g酵母浸粉,培养时间为132 h,培养温度为28℃,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 r·min^(-1),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8%. 陈科霖 王明元 尤长胜 刘建福 林萍 李雨晴 陈文亮关键词:金线莲 内生真菌 吲哚乙酸 NO供体SNP对酸雨胁迫下龙眼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不同pH值(2.0、2.5、3.0、3.5、4.0、4.5、5.0、6.5)模拟酸雨对龙眼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H3.5酸雨胁迫下龙眼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pH值小于4.0时龙眼种子的萌发受到显著抑制,pH 5.0模拟酸雨对龙眼种子萌发影响最小。较低浓度(0.25 mmol/L)的硝普钠能明显提高酸雨(pH 3.5)胁迫下龙眼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缓解酸雨(pH 3.5)胁迫下龙眼幼苗中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根系活性;过高浓度(1.00 mmol/L)的硝普钠会对龙眼幼苗产生胁迫作用,龙眼幼苗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MDA含量上升,根系活性下降。 刘建福 钟书淳 王奇志 王明元 唐源江 杨晨关键词:龙眼 硝普钠 酸雨胁迫 种子萌发 ‘飞来凤'蔓绿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本试验以‘飞来凤’蔓绿绒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飞来凤’蔓绿绒进行增殖诱导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7.0mg·L+KT5.0mg·L+NAA0.05mg·L+TDZ0... 刘建福 李雪 王明元 黄雨花 范燕萍关键词: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文献传递 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对姜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5年 以姜黄(Curcuma longa L.)组培苗为试材,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和硝普钠(SNP,NO供体),研究SA和NO对姜黄生长、次生代谢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A和NO均能调节姜黄的生长,促进姜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SA 10μmol·L-1或SNP 200μmol·L-1处理时,姜黄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姜黄生长处于最佳状态。SA和NO均能激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促进姜黄次生代谢途径中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的生成,提高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含量;因此,SA 10μmol·L-1或SNP 200μmol·L-1最有利于姜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SA和NO对姜黄次生代谢生理调控具有浓度效应。 刘建福 王明元 唐源江 杨晨 钟书淳 陈钦 范燕萍关键词:信号分子 生理特性 次生代谢 姜黄素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