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昊晟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人工智能
  • 3篇心智
  • 3篇奇点
  • 2篇奇点理论
  • 2篇威胁论
  • 1篇递归
  • 1篇心身问题
  • 1篇心智结构
  • 1篇社会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观
  • 1篇适应性
  • 1篇思潮
  • 1篇思潮研究
  • 1篇图灵
  • 1篇图灵机
  • 1篇情绪
  • 1篇人机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思潮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9篇王昊晟
  • 7篇李恒威
  • 1篇王淼

传媒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工智能、赛博格与(后)人类主义——当代技术文化思潮研究
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爆发,纳米、信息、生物和认知等技术的会聚使以人工智能、赛博格等为代表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与演进,人机博弈、人机融合等概念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AlphaGo、自动驾驶、GPT-3自然语言处...
王昊晟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威胁论溯因——技术奇点理论和对它的驳斥被引量:11
2019年
近些年来,史蒂芬·霍金、伊隆·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科技意见领袖一再表达对人工智能威胁的担忧,许多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也多有附议。虽然以现有的路线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人工智能仍存在一些根本的理论问题尚未澄清,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些智能程序或智能装置所展现出的炫目智力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人有关工智能超越人类的论断和预言的可能性。2015年,在波多黎各召开的人工智能安全会议上,诸多专家预测与人类同等水平的智能体将会在2060年之前诞生;而2016年横空出世的AlphaGo更是将这种预测演变为社会对于超级智能的忧虑乃至恐惧。然而,本文认为:当前这种所谓超越乃至控制和奴役人类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是一种理据不充分的过度忧虑,因为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或前提——即加速回报定律和作为其结果的技术奇点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为此,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加速回报定律和作为其结果的技术奇点理论的来龙去脉,概括了驳斥该理论的若干视角,从而形了一条釜底抽薪的反驳路线。
李恒威王昊晟
人工智能威胁与心智考古学被引量:13
2017年
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构成了威胁?目前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笔者在此所做的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是:(1)根据目前人们所谈的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语义,对人工智能威胁论进行分类,澄清让一些人真正忧虑和恐惧的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威胁。(2)基于潘克塞普(J.Panksepp)的心智考古学(archaeology of mind)以及马图拉纳(H.Maturana)和瓦雷拉(F.Varela)的生物自创生(autopoiesis)理论所提供的生命发生(genesis)和演化的一般框架,我们的论证将表明,让某些人真正忧虑和恐惧的人工智能的威胁事实上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这种忧虑和恐惧是对人工智能带来威胁的拟人化的扩展造成的。
李恒威王昊晟
关键词:人工智能心智结构
赛博格与(后)人类主义——从混合1.0到混合3.0被引量:15
2020年
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爆发,"赛博格"逐渐从神话、科幻跨进了现实的门槛。"赛博格"概念的出现反映出科技与人类—人类社会的互动升级到一个新的阶段。文章从人机"混合"程度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一个分析和理解赛博格及其演化的概念框架。依据人机混合的深度,我们将赛博格的演变划分为混合1. 0、混合2. 0和混合3. 0三个阶段,并探究与之相关的理解人类—人类社会与技术互动迭代的思想观念的演变,即从自然的生物人类主义向技术的后人类主义的演变。
李恒威王昊晟
人工智能威胁论溯因
2019年
无论人工智能威胁的表现形式如何,当前人们对人工智能表现出紧张情绪的关键在于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超过人类自身,甚至以人类无法理解的速度和方式继续发展,并最终取代人类。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驱动力是加速回报定律和作为其结果的技术奇点理论。
李恒威王昊晟
关键词:人工智能奇点理论紧张情绪
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研究
心智观主要探讨如何提出一种观点用以理解心智的运作机制。它既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当代认知科学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作为哲学家的认知科学家,普特南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计算功能主义心智观,在认知科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
王昊晟
关键词:图灵机
后人类社会图景与人工智能被引量:14
2020年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冲击下,传统人本主义所秉持的人类本性稳定不可变异的观点被动摇了,“后人类”和“后人类社会”概念开始出现在各种技术文化思潮中。对于绝大多数后人类主义者而言,技术是引导人类走向后人类社会的关键所在。从人类与技术反身互动的角度出发,可划分出三种不同的后人类社会图景,即工业4.0社会、赛博格社会和技术奇点社会,不同后人类社会图景所依凭的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主义和技术奇点论等技术文化思潮以及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诸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恒威王昊晟
关键词:后人类人工智能
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的思想来源分析
2013年
普特南最早提出的计算功能主义作为解决心身问题的强有力尝试,在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普特南本人的著述为主要依据,从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探讨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的思想来源,并分析这些思想来源如何在普特南的思想中得以实现。文章指出,机械主义和科学实在论以及对行为主义和心身同一论的批驳对普特南的思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而直接促成计算功能主义产生的则是图灵机与图灵测试思想。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麦卡洛克-皮茨神经系统开关逻辑思想也对普特南的思想形成具有间接的影响。
王淼王昊晟李恒威
关键词:心身问题
心智的生命观及其对人工智能奇点论的批判被引量:9
2019年
对于反对人工智能奇点论,本文持一种反对和批判的态度。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奇点论的立论是以一种关于生命和心智的狭隘观念为前提的。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心智的生命观的批判性论证。从生命本质的分析出发,通过辨析智能与心智、心智与生命以及生命与新陈代谢三组范畴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两个论证——论证I:心智不只是智能;论证Ⅱ:新陈代谢是不可计算实现的——从而瓦解了人工智能奇点论所隐含的立论前提。
李恒威王昊晟
关键词:新陈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