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厂
- 作品数:10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由“突破认知局限”到“形成认知共振”——传统文化认知的理想状态是“文化自觉”
- 2021年
- 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常有“环节缺失”之弊。文化认知的过程,是由“识认”到“共振”的丰富过程。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文化认知心理场”,从基础认知进入专项深究。
- 王怀厂
-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 以生动的细节使作文升格
- 2004年
- 中学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因其“细”而常常被忽视,这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关注生活细节、采撷那如诗的浪花,并在写作训练中尝试、强化,使细节生动起来,让普通作文升格,能够逐步适应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以下例谈几种方法。一、细中求丰生动的细节,应具有多义性,能使读者由此一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感悟出丰富的艺术内涵。指向固定、意旨单一的细节,固然能够收到一时之效。
- 王怀厂
- 关键词:作文故事情节中学作文教学学生习作典型环境刻画人物
- 阅读教学的魅力:与文本展开对话
- 2004年
- 王怀厂
-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对话教学
- 懿范:《亡人逸事》教学最易忽略的视角
- 2018年
- 《亡人逸事》是孙犁悼念妻子的一篇散文,虽写于妻子去世12年之后,哀念之情仍渗透于字里行间。学习这篇课文,重点在分析亡人形象、体味作者深情。常见的众多教学案例,多是就“缘定”“初识”“持家”“临别”四部分中妻子的言行展开分析,这种做法有其可取之处,但忽略了两个因素:其一,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妻子所具有的美好风范堪称“懿范”,而其人懿范,尽在不经意间;其二,孙犁不单是站在丈夫的视角看妻子,潜藏在文中的还有读书人视角、父亲视角、婆婆视角和邻人视角。
- 王怀厂
- 关键词:教学案例逸事妻子读书人课文
- “文本研习”教学:基于文本,实现对话,挖掘内涵
- 2013年
- 一、“文本研习”教学中的若干概念
1.按照现有的工具书,想完整准确地解释“文本研习”这一概念,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查遍《辞海》,也不见何谓“研习”。凑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只能将“文本研习”勉强解释为“对文本的研究学习”。这种解释只能说“不算错”,
- 王怀厂
- 关键词:文本研习教学《现代汉语词典》《辞海》
- 感性论述,是对理趣的“精绘”
- 2018年
- 与抽象叙说、直接达意的"理性论述"不同,"感性论述"通过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传达语意,讲究的是一种形象化、可感知的表述。这就好比我们称颂张衡,说"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这是理性论述;说"他的伟大,不仅在于用双手制作自己的思考,更在于把人类的目光引向苍穹",则是感性论述。
- 王怀厂
- 关键词:感性东汉时期地理学家形象化发明家
- 文化浸润 贵在有“风”——以《散步》为例谈散文教学中的文化解读
- 2020年
-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1)"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之"一过式"探究,追寻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潜在意义。借用这一说法,我们的散文教学,不应止步于"当下"甚至"远方",而须借助文化浸润,让学生沐浴着、体悟着"远在远方的风"。何谓"远方"?
- 王怀厂
- 关键词:散文教学《散步》文化解读文化浸润
- “精粹”的核心是“超旷”
- 2019年
- 我们谈到作文,常常强调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真正达到精粹的境界,并非易事。这里有两个几乎相对立的概念:“苟简”和“超旷”。
- 王晓晗王怀厂
- 关键词:作文境界
- 寒风吹彻,何以言“彻”?
- 2019年
- 近读《论语·雍也》中的一个片段,感觉此处的孔子和刘亮程似乎在思索同一个问题:"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这段记述,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发自内心的悲悯情怀,还有他面对人生无常而生发的感慨。"斯疾"之重,来势汹汹,像一阵寒风扫过,顿使病入膏肓;"命矣夫"是孔子无奈的喟叹,又何尝不是对人类悲苦遭际的叩问?"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王怀厂
- 关键词:悲悯情怀悲苦喟叹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