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岩

作品数:44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牙周
  • 24篇牙周炎
  • 15篇慢性
  • 13篇单胞菌
  • 12篇牙龈
  • 12篇牙龈卟啉单胞...
  • 12篇卟啉单胞菌
  • 12篇慢性牙周炎
  • 10篇细胞
  • 6篇牙槽
  • 6篇牙槽骨
  • 6篇口腔
  • 5篇抗菌肽
  • 4篇牙周基础治疗
  • 4篇具核梭杆菌
  • 4篇教学
  • 3篇蛋白
  • 3篇等位
  • 3篇等位基因
  • 3篇牙槽骨骨量

机构

  • 4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辽宁省口腔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装备研究...

作者

  • 44篇王宏岩
  • 37篇潘亚萍
  • 13篇潘春玲
  • 12篇谭丽思
  • 9篇赵海礁
  • 8篇赵戬
  • 7篇林莉
  • 6篇寇育荣
  • 4篇李倩
  • 3篇钟鸣
  • 3篇朱晓华
  • 3篇刘俊超
  • 3篇马红梅
  • 2篇李倩
  • 2篇张冬梅
  • 2篇赵雪
  • 2篇李琛
  • 2篇刘静波
  • 2篇唐晓琳
  • 1篇苗磊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口腔...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口腔医学...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口腔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国牙...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第十次全国牙...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难治性窦道型根尖周炎2例临床体会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难治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来空军装备研究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难治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2例(3颗患牙),沿窦道进行根尖搔刮及米诺环素软膏注射,1周、2周及3年后复诊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窦道基本消失,根尖骨密度增强。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明显控制难治性根尖炎症。
孙淑萍王宏岩潘亚萍
关键词:难治性根尖周炎窦道盐酸米诺环素
抗菌肽Nal-P-113抑制和杀灭不同状态下P.gingivalisW83的有效性
目的探索一种新研制的抗菌肽Nal-P-113抑制和杀灭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下P.gingivalisW83的有效性。方法以洗必泰作为阳性对照,测定抗菌肽Nal-P-113对P.gingivalisW83的最小抑菌浓度,最...
王宏岩潘亚萍林莉
关键词:抗菌肽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文献传递
吸烟个体血清在具核梭杆菌侵入KB细胞及分泌MMP-1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吸烟个体血清在具核梭杆菌(Fn)侵入KB细胞及在侵入过程中对KB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作用。方法:提取慢性牙周炎吸烟个体10例(Y组)、慢性牙周炎非吸烟个体10例(N组)、牙周健康非吸烟个体5例(H组)的血清。分别将各组血清200、400、800μl添加至Fn感染KB细胞模型,作用24 h后计数细菌菌落。用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上清液中MMP-1的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组800μl血清引起Fn侵入KB细胞的侵入率(%)分别为12.59±1.27、8.03±0.075和7.99±0.14(P<0.05),KB细胞分泌MMP-1的浓度(μg/L)分别为400.04±21.02、252.57±18.89、262.47±35.29(P<0.05)。200μl和400μl血清组与N组、H组比较,Fn侵入率及KB细胞MMP-1分泌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剂量吸烟个体血清有利于Fn侵入KB细胞并促进KB细胞分泌MMP-1。
王宏岩寇育荣刘俊超潘亚萍
关键词:吸烟具核梭杆菌KB细胞
胶原基骨在慢性牙周炎骨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评价胶原基骨材料修复牙周骨组织缺损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将牙周手术患者分为2组,A组使用胶原基骨材料,B组使用瑞福纳米人工骨进行牙周植骨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和松动度的改变及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使用胶原基骨和纳米人工骨进行牙周手术后,均可明显改善患牙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和松动度,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骨组织替代材料对术后临床指标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胶原基骨材料可以改善牙周临床指标,其在牙周骨组织修复中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王宏岩唐晓琳司伟林莉寇育荣潘亚萍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纳米羟基磷灰石牙周植骨术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加速牙龈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内化牙龈上皮细胞模型,探讨P.gingivalis W83、ATCC 33277菌株内化牙龈上皮细胞加速牙龈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 P.gingivalis W83、ATCC 33277菌株内化牙龈上皮细胞,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E1的表达。结果 MOI为100∶1,P.gingivalis ATCC 33277和W83菌株内化IHGE细胞Cyclin D1基因和蛋白在4 h时开始升高,6 h至1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clin E1基因和蛋白在4 h、6 h时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0 h和12 h 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gingivalis ATCC 33277与W83菌株内化IHGE细胞,两组间Cyclin D1、Cyclin E1基因和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clin D1和Cyclin E1 mRNA和蛋白的提前表达和高表达,诱导一系列细胞增殖基因的转录,缩短G1期进程。
谭丽思潘春玲王宏岩赵戬赵海礁潘亚萍
关键词: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周期
根分叉病变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2009年
根分叉病变因其解剖结构复杂成为牙周医生治疗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牙周手术的开展,很多过去需要拔除的根分叉病变患牙现可以长期保存并行使功能。但是很多口腔医生对根分叉病变的认识和根分叉区牙周手术的开展还远远不够。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及笔者临床经验,就根分叉病变的诊断、治疗做一介绍。
潘亚萍王宏岩
关键词:根分叉病变
唾液富组蛋白5应用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富组蛋白是存在于人类唾液中的一种抗菌肽,可作为宿主非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组蛋白5作为最有效的抗菌肽之一,与口腔念珠菌病、牙周病、龋病等多种口腔疾病相关联,其具有参与抗真菌、抑制细菌生长与定植、抑制宿主蛋白酶和细菌蛋白酶等生物学活性,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唾液富组蛋白5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唾液富组蛋白5应用于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瑞王宏岩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牙周病龋病
慢性牙周炎患者IL-8和弹性蛋白酶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IL-8、弹性蛋白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方法:采用ELISA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30名和健康对照组20名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采用底物法检测相同人群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总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采用SPSS11.0软件分析其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IL-8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8总量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IL-8和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的浓度和总量在重度牙周炎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牙周炎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IL-8和弹性蛋白酶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炎症过程,二者的协同作用将加重慢性牙周炎的病情。
王宏岩潘亚萍
关键词:IL-8弹性蛋白酶慢性牙周炎
应用CBCT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目的应用CBCT及Simplant软件测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牙槽骨的骨量恢复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50例,分别行牙周基础治疗。通过Simplant软件观测牙槽骨缺损程度...
赵海礁谭丽思王宏岩赵戬潘春玲潘亚萍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CBCT牙槽骨
文献传递
具核梭杆菌感染KB细胞影响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分泌的研究
2018年
目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研究发现,牙周病原体感染和口腔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细菌感染对KB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为具核梭杆菌感染和口腔癌症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建立具核梭杆菌感染KB细胞模型(MOI=10和100),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和细菌形态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6和IL-8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4 h具核梭杆菌侵入细胞,细菌在细胞内保持完整形态,细胞与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破坏。感染24 h后,细胞内仍能发现细菌,菌体被膜状结构包绕,并保持完整形态。低浓度具核梭杆菌(MOI=10)感染KB细胞,细胞周期G1期进程在感染早期加速,细胞增殖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高浓度具核梭杆菌(MOI=100)感染KB细胞,细胞周期S期4 h至8 h细胞数增多,同时促进细胞增殖;感染24 h后抑制G1期进程,S期细胞显著减少,从而抑制细胞增殖(P<0.05)。上清液中IL-6和IL-8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升高,并对具核梭杆菌感染的时间和浓度存在依赖性。结论具核梭杆菌感染口腔癌细胞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加重癌细胞恶性程度。
刘俊超王晴萱张冬梅李琛王宏岩赵海礁潘亚萍
关键词:具核梭杆菌细胞周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