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喜华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牙周
  • 2篇老年
  • 1篇单侧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病治疗
  • 1篇牙周炎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增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牙龈增...
  • 1篇增生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特征
  • 1篇重度慢性牙周...
  • 1篇髁突
  • 1篇卫生指导
  • 1篇慢性
  • 1篇慢性牙周炎
  • 1篇结缔组织
  • 1篇菌素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李延武
  • 4篇王喜华
  • 3篇于洋
  • 2篇刘培红
  • 2篇李莹
  • 2篇马肃
  • 1篇刘薇婷
  • 1篇林江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刮治在老年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维护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龈下超声根面平整在老年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期间(原为维护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诊断为重度牙周炎,经基础治疗后仍有5 mm以上牙周袋和探诊出血,为翻瓣术的适应证,且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分别于基础治疗后4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复诊行超声刮治前,检测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的变化。1年后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与基线相比,6个月复查时所有临床牙周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6个月与12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未经翻瓣术治疗的老年重度牙周炎患者,在其牙周支持治疗期间定期施以龈下超声治疗短期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莹王喜华刘培红于洋李延武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环孢菌素对大鼠牙龈结缔组织胶原及TIMP-1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环孢菌素(Cyclosporine,CsA)对大鼠牙龈结缔组织胶原和胶原酶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CsA对牙龈结缔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SPF级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10、20、30、40天亚组,实验组胃饲含CsA鲜牛奶,对照组胃饲等量鲜牛奶。经心灌注4%多聚甲醛内固定取材,制作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石蜡切片,Masson三色改良法染色胶原,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数量增多、直径增粗;牙龈结缔组织内TIMP-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环孢菌素导致牙龈结缔组织增生可能与TIMP-1蛋白表达上调、胶原堆积有关。
马肃刘培红李延武刘薇婷于洋王喜华李莹
关键词:环孢菌素药物性牙龈增生结缔组织胶原TIMP-1
单侧个别牙短期干扰对兔髁突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单侧个别牙短期干扰对兔髁突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2004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将32只5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干扰A组(戴单冠2周)、干扰B组(戴单冠4周)、去除干扰A组(戴单冠4周后去冠休息2周)和去除干扰B组(戴单冠4周后去冠休息4周)共四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兔髁突最大内外径前冠状面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征。结果(1)单侧个别牙短期干扰使髁突冠状面内1/3和外1/3软骨各带厚度变化不协调,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与肥大带移行部较多核分裂相,层间细胞排列与其下方骨小梁形成明显支架结构。(2)单侧个别牙短期干扰去除后,髁突组织形态和生物力学特征逐渐趋于正常。结论(1)单侧个别牙短期干扰施与髁突表面的异常负荷所"激活"的软骨增殖分化活动不平衡,软骨生成和软骨内成骨按应力方向加快进行以适应变化了的负荷需要,纤维带胶原纤维束生成不敌磨损致缓冲能力下降。(2)及时去除单侧个别牙干扰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早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马肃李延武林江王喜华
关键词:髁突生物力学特征
口腔卫生指导对老年牙周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对97名老年患者的跟踪调查,探讨在牙周治疗中口腔卫生指导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7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记录治疗后0天、3个月、6个月的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分组、时间、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因素对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的结果表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指导组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均低于未指导组(P<0.01)。结论: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增加,口腔卫生指导能够更好的维持牙周治疗的效果。
于洋李延武王喜华
关键词:口腔卫生指导牙周病治疗老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