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天 作品数:15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厦门市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结核后肺癌67例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冯水土 陈毅德 王占天关键词:结核后 肺癌 肺结核患者 致癌因子 空气污染 常见病 地氟醚低流量吸入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地氟醚低流量吸入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胸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二医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胸腔肿瘤手术患者59例,随机分为甲组(n=29)和乙组(n=30)。甲组患者给予地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采用地氟醚低流量吸入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胸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 陈亚迟 王占天 王忱 庄玫关键词:地氟醚 低流量 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60例ASA Ⅰ~Ⅲ级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完全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 王占天 王忱右美托咪定对腭咽成形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腭咽成形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择期行腭咽成形术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D组于术毕前3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吸痰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时的血压(MAP)和心率(HR)、清醒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呛咳反应及拔管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 D组和C组在T0、T3和T4 3个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1和T2时点D组的MAP、HR波动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腭咽成形术,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减少躁动及呛咳反应,患者配合好,可提高患者苏醒期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王占天 王忱关键词:腭咽成形术 全身麻醉苏醒期 BIS监测下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 IS)指导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60例,随机分成B IS监测丙泊酚组(B IS组)和对照组。B IS组(30例)术中通过维持B IS在(50±5)左右来调整丙泊酚用量大小,对照组根据术中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呼吸和体动反应来调整丙泊酚用量大小,观察记录术中循环情况、B IS值、丙泊酚用量,清醒拔管时间及术后副反应情况。结果 B IS组麻醉过程及复苏期间血压及B IS值均较高,丙泊酚用量减少,清醒拔管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少。结论 B IS监测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能保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用量,术后副反应少,加快麻醉恢复。 王占天 邵梅瑰 白炳生 陈亚迟 王忱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丙泊酚 小儿扁桃体摘除术 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单肺通气的麻醉处理。方法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时分别行左肺、右肺两次单肺通气,观察不同时段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过程中,左侧(首次)单肺通气条件下,患者SPO2下降轻微,与术前双肺通气相应时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3·026,P>0·05);右侧(二次)单肺通气条件下SPO2下降显著,与术前双肺通气、术中左肺通气、术后双肺通气、术后拔管各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63·76,P=0·000),11例须行双肺通气才能纠正。结论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以双腔支气管导管分别行左、右肺单肺通气时,应加强呼吸管理,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叶秀清 刘永前 颜丽晖 王占天 范晓华关键词:胸腔镜 交感神经链 麻醉 手汗症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电视宫腔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行电视宫镜检查术的效应。方法 选择拟行电视宫腔镜检查的病人 80例 ,根据自愿分为治疗组 (A组 ,5 0例 )和对照组 (B组 ,30例 )。两组病人均于检查前 4h经阴道置入米索沙条于宫颈管处。A组病人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下实施检查 ;B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人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呼吸、ECG、SpO2 、BP、HR的变化情况 ,以及心律紊乱、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胸闷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平均异丙酚总用量 (12 4 .9± 2 3.1)mg、停药后清醒时间(5 6 .1± 1.0 3)min、术后 30min内均步行离院 ;A组注药后HR、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其中 ,5例病人术中HR <6 0次 /min,静注阿托品 0 .5mg后回升 ,全部病人SBP均在 90mmHg以上 ;B组病人扩宫时HR、BP均有明显上升 (P <0 .0 1) ,扩宫后HR下降显著 (P <0 .0 1或P <0 .0 5 ) ,其中 11例病人低于 6 0次 /min ,伴SBP <90mmHg者 5例 ;A组注药后呼吸均变浅变慢 ,SpO2 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3例病人SpO2 一度低于 92 % ,经垫肩或托起下颌后均迅速回升至正常 ;B组检查过程中SpO2 变化较小 ;A组术中未见心律紊乱、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 刘永前 颜丽晖 吴爱平 王占天 陆辉关键词:宫腔镜 复合麻醉 异丙酚 芬太尼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BIS监测下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不同麻醉深度对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 两组,每组30例,术中每组患者维持不同BIS水平:A组(BIS值50~59)、B组(BIS值30~39).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15 μg/(kg·min)和丙泊酚泵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通过调整丙泊酚用量使BIS值维持在设定范围.术中维持桡动脉(MBP)、心率(HR)波动在基础值±30%以内,血流动力学若波动较大,可根据情况给予艾司洛尔、阿托品、乌拉地尔、麻黄碱等心血管活性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单肺通气(OLV)时间、术中失血量、输液量、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例、术后1 d VAS评分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3、7 d行简易智力状态评价表(MMSE)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状态,并于诱导前(T0)、OLV开始即刻(T1)、OLV1h(T2)、OLV结束时(T3)、术毕24 h(T4)各时点采集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并记录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及脑氧摄取率(CERO2).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多于A组(P〈 0.05);两组患者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lt;0.05),术后第3 d A组患者 MMSE评分仍低于术前1 d及 B组,B组术后3 d MMSE评分已恢复至术前1 d水平,而A组至术后7 d才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T2、T3时CaO2、Da-jvO2、CERO2比T0时均降低(P&lt;0.05),T0、T1、T4时两组患者CaO2、Da-jvO2、CERO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B组CaO2与A� 王占天 邵梅瑰 陈亚迟 肖义荣关键词:不同麻醉深度 老年 胸科手术 脑氧代谢 喉罩通气过渡在胸科手术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应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胸科手术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麻醉苏醒拔管期不同拔管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以探讨喉罩通气过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拔管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120例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胸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符合拔管条件时直接拔除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深麻醉下将双腔支气管导管退至总气管,C组术毕时在深麻醉下将双腔管更换为单腔气管导管,D组在深麻醉下更换为喉罩;各组均待患者神志清醒、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比较四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拔管或喉罩前吸痰时(T1)、拔管或喉罩后即刻(T2)、拔管或喉罩后5 min(T3)、10 min(T4)等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血氧饱和度(Sp O2)的差异情况,并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T0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80.1±8)mm Hg、(81.2±10)mm Hg、(78.2±12)mm Hg、(80.6±11)mm Hg,HR分别为(75.2±5)次/min、(74.3±6)次/min、(73.8±8)次/min、(74.8±9)次/min,T1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14.3±6)mm Hg、(103.2±9)mm Hg、(92.2±10)mm Hg、(83.2±10)mm Hg,HR分别为(97.3±8)次/min、(92.4±6)次/min、(84.5±10)次/min、(75.3±11)次/min,T2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15.2±13)mm Hg、(108.3±10)mm Hg、(90.2±9)mm Hg、(83.8±12)mm Hg,HR分别为(99.2±11)次/min、(93.5±8)次/min、(83.3±6)次/min、(76.3±8)次/min,T3时,A、B、C、D四组患者MAP分别为(105.6±11)mm Hg、(108.3±10)mm Hg、(88.2±7)mm Hg、(81.8±9)mm Hg,HR分别为(95.3±10)次/min、(83.4±7)次/min、(80.7±9)次/min、(74.3±10)次/min。与T0比较,A、B、C三组T1、T2、T3各时点MAP、HR均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各时点的BIS� 王占天 王忱关键词:胸科手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 全麻苏醒期 高原地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术后恢复情况的临床观察。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 组)和单纯全麻组(B 组),每组20例。 A 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行第8~9胸椎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麻醉平面固定在第4~12胸椎后行全身麻醉诱导插管,术中硬膜外间断给药及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 B 组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泵注,间断静注维库溴胺维持麻醉。根据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动反应来调整用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循环情况,全身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循环情况均较稳定,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下降,但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完成后即恢复正常。 B 组患者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明显高于 A 组(P 〈0.05),清醒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原地区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全身麻醉药用量减少,术毕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 王占天 格桑玉珍 王忱关键词: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 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