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年代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滇西
  • 2篇岩体
  • 2篇找矿
  • 2篇重砂
  • 2篇自然重砂
  • 2篇锆石
  • 2篇锡矿
  • 2篇化学特征
  • 1篇地台
  • 1篇地质学
  • 1篇定年
  • 1篇新元古代
  • 1篇新元古界
  • 1篇心理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云南省地质矿...
  • 1篇自然资源实物...

作者

  • 10篇王伟清
  • 8篇董国臣
  • 2篇杨斌
  • 2篇刘圣强
  • 1篇王必任
  • 1篇申俊峰
  • 1篇宋云涛
  • 1篇孔会磊
  • 1篇吴昌志
  • 1篇丁慧霞
  • 1篇侯林
  • 1篇张虹
  • 1篇王子正
  • 1篇雷如雄
  • 1篇李景朝
  • 1篇郭阳
  • 1篇潘彦宁
  • 1篇刘援军
  • 1篇耿建珍
  • 1篇曹晗

传媒

  • 2篇资源与产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重砂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被引量:8
2015年
自然重砂测量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找矿方法,在20世纪60—80年代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而系统地展开,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的系统整理却是在近10年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针对自然重砂的特点,概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自然重砂找矿方法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认为自然重砂矿物及其组合将会针对多种矿产包括金银多金属、黑色金属和部分非金属直接用于地质找矿,界定矿床成因类型,寻找可能存在的特征性岩体,解决区域岩石学问题,判别特殊构造类型,辅助研究区域构造格架,并提出了自然重砂方法及资料应用建议。
董国臣李景朝张虹王伟清潘彦宁
关键词:自然重砂找矿方法
滇西梁河地区锡矿自然重砂异常及其成矿响应
2015年
锡石自然重砂测量对寻找锡矿有利。利用已有自然重砂测量数据,可知区内主要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是锡石+钨族矿物+铅族矿物+黄铁矿+磁铁矿等,对比腾冲梁河地区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与自然重砂矿物的组合特征,总结出自然重砂组合对锡矿体的响应程度,自然重砂异常与矿床有极好的相关性;分析了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蕴含的矿床成因类型信息,有利于判定锡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温度,便于快速锁定有效的找矿模型;结合岩浆岩、地层和构造等地质因素,以及地形和水系特征,在该地区圈定出自然重砂异常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提出了参考资料。
王伟清董国臣马腾
关键词:自然重砂异常区
云南来利山锡矿锡石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来利山锡矿位于三江成矿构造带南端,是滇西地区著名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应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该矿主要矿石矿物锡石进行了标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自成矿早期至成矿晚期,锡石的结晶习性由锥面发育向柱面发育演化,锡石热电导型由P-N型向N-P型逐渐过渡.锡石阴极发光条件下显示出的环带构造可能与U,Th等元素含量有关.其中,淘金处矿段锡石与老熊窝矿段、三个硐矿段锡石的晶形、大小、长宽比等有明显不同,淘金处矿段锡石环带最为发育,且热电性以P-N型为主.综合认为淘金处矿段成矿温度高于老熊窝和三个硐矿段,抑或淘金处矿段即是该矿区成矿热液活动中心.因此淘金处最具找矿潜力.这个研究成果为探讨成矿物质和热液来源及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弘申俊峰申俊峰董国臣刘圣强王冬丽
关键词:锡石成因矿物学标型特征
赣西小龙金矿热液活动与成矿作用特征被引量:5
2011年
赣西小龙金矿区位于萍乐凹陷带中部竹亭-涧溪深大断裂带附近,矿区内的Au矿化明显受近EW向断裂的控制,与构造活动导致的热液渗透相关。文章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围岩蚀变的特点是以强硅化为主导,伴有轻微的去碳酸盐化和泥化;围岩蚀变是同阶段多期次热液作用的结果,并无明显的分带现象。通过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解析以及蚀变岩质量平衡计算,得出了支持野外和岩相学观察结果的证据,含金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揭示了该矿区热液活动的成矿作用特征。
杨斌董国臣曾书明孔会磊刘金元宋云涛王伟清
关键词:地质学热液活动围岩蚀变成矿
地质类大学生心理压力根源分析及解决途径调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地质类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压力来源多方面。笔者设计了地质类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王必任王伟清丁慧霞
关键词:心理压力
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海孜双峰式侵入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4
2015年
海孜辉绿岩-花岗斑岩双峰式侵入岩体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断隆带中的武定-元江裂陷槽内,本文对海孜辉绿岩和花岗斑岩主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1764±18Ma,辉绿岩的定年结果为1765±5.4Ma。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测定数据显示海孜地区辉绿岩具有细粒和粗粒两种结构,与花岗斑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组分间断,形成双峰态,其中花岗斑岩为钙碱性(Si O2=70.93%~73.04%,σ=1.28),辉绿岩属过碱性(Si O2=42.46%~48.26%,σ=15.3),Hf同位素特征表明两者可能均与幔源母岩浆相关。而海孜双峰式分布特征显示大陆裂谷拉张环境的构造背景,暗示海孜岩体是1.7Ga时昆阳裂谷裂解时期产物,与全球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相呼应。作为扬子地台西南缘首次发现的1.7Ga双峰式侵入岩,海孜双峰式侵入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杨斌王伟清董国臣郭阳王子正侯林
关键词:地质意义扬子地台西南缘
纳米比亚达马拉造山带新元古界朝斯组条带状铁建造的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2016年
以纳米比亚北部台地区的新元古代成冰期朝斯(Chuos)组沉积变质型条带状铁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该区的大地构造背景、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针对该区域朝斯组地层特征、构造历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形成环境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雪球地球"假说,认为研究区含铁建造与成冰期的一定条件下的裂谷作用形成海盆和热液组分有直接成因联系,在雪球期内的氧化还原环境多变的裂谷大洋、海底热液流体、大陆风化作用、海洋生物圈变化、大气与海水的物质组分交换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含铁条带建造的沉积层序的形成。
曹晗吴昌志刘援军王伟清雷如雄
冀北五凤楼煌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3
2018年
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中发育煌斑岩,呈脉状产于冀北寿王坟—五凤楼一带,岩石类型主要为云煌岩。岩石化学属基性,富钠,富碱,高Mg#,高钛,属高钛、钠质钙碱性煌斑岩。岩石中富集LREE、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P,亏损HREE和Nb、Zr、Ta等高场强元素,基本无Eu异常。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5.2±1.3)Ma,侵位于早白垩世,与寿王坟杂岩体是同一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五凤楼煌斑岩锆石εHf(t)值为-19.3^-13.3,模式年龄远老于其成岩年龄,表明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较高的Ba/Th值(123.09~436.34)和Sr值(915.4×10-6~1 257×10-6),暗示源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俯冲带流体的改造;较低的Rb/Sr值(0.02~0.11)及较高的Ba/Rb值(10.8~80.9)证明其源区含有角闪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五凤楼煌斑岩由俯冲的古太平洋壳富钠流体交代形成的石榴石角闪二辉橄榄岩富集地幔的低程度(0.5%~1.5%)部分熔融上侵而成,起源深度为75~100 km。
董朋生董国臣孙转荣李华伟王树树翟天雷王伟清耿建珍
关键词:煌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冀北
燕山地区寿王坟杂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燕山地区寿王坟杂岩体由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形成于(128±1)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对比区域岩浆作用特点显示,研究区岩浆作用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岩浆活动时代相近。寿王坟杂岩体富碱(Na2O+K2O含量为8.48%-9.06%(质量分数),属钾玄质系列(K2O 3.87%-4.96%)、准铝质岩石(A/CNK=0.69-0.89,A/NK=1.19-1.35),富集Rb、Ba、Sr等元素,亏损Nb、Ta、Th、P等元素,具高Sr((684-1018)×10^-6)和Ba((1163-1506)×10^-6)、高Sr/Y(43-102)和La/Yb(31-91)比值、低Y((7.19-16.55)×10^-6)和Yb((0.47-1.28)×10^-6)、富集LREE、基本无Eu异常等特征。εHf(t)值较低,石英闪长岩εHf(t)=-18.1--11.1,石英二长岩εHf(t)=-18.6--13.2。研究认为寿王坟杂岩体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背景下的伸展环境,来源于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不同程度富集地幔的贡献。Sr/Y值与SiO2含量呈正相关表明其不具源区特征,主要是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富水岩浆分异演化发生角闪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造成的。
董朋生董国臣孙转荣李华伟王树树王伟清耿建珍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
滇西来利山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壳源部分熔融成因被引量:10
2017年
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成因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来利山花岗岩位于云南省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带上),构造上属于腾梁花岗岩带。该花岗岩带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构成冈底斯的南延部分。来利山岩体主要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组成。本次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来利山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获得二长花岗岩(14L-4)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52.34±0.68)Ma(MSWD=1.4,n=26)。地球化学数据显示二长花岗岩相对富铝(Al2O3=14.70%~15.27%)、碱(K2O+Na2O=8.07%~8.50%)、钙(Ca O=1.64%~2.56%)、REE、Ba。铝饱和度(A/CNK)为0.97~1.12,平均为1.04,属偏铝质到弱过铝质岩石。正长花岗岩相对富硅(Si O2=74.57%~76.69%)、Rb,强烈亏损Ba、Sr、P、Ti、Eu,铝饱和度(A/CNK)为1.05~1.18,平均为1.09,属弱过铝质岩石。两类花岗岩系同源岩浆于不同阶段侵位形成,二者在矿物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演化关系,均显示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形成与印度大陆和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
孙转荣董国臣赵作新王伟清刘圣强
关键词:岩石学锆石U-PB定年滇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