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中忱

作品数:44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21篇文学
  • 8篇作家
  • 5篇文学史
  • 5篇文学研究
  • 5篇小说
  • 4篇新文学
  • 4篇学史
  • 3篇代文
  • 3篇叙事
  • 3篇政治
  • 3篇诗歌
  • 3篇谱系
  • 3篇中文系
  • 3篇现代文
  • 3篇现代主义
  • 3篇现实主义
  • 2篇新诗
  • 2篇新文学作家
  • 2篇研究会
  • 2篇言说

机构

  • 39篇清华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早稻田大学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韩国西江大学

作者

  • 43篇王中忱
  • 1篇旷新年
  • 1篇吕正惠
  • 1篇格非
  • 1篇解志熙
  • 1篇高原明生
  • 1篇陈晓明
  • 1篇孙瑞珍
  • 1篇莫言

传媒

  • 4篇中国改革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鲁迅研究月刊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文学评论
  • 3篇日本学论坛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新世纪周刊
  • 1篇财经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海
  • 1篇书城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日本研究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说体的“茅盾论”与冷战状况下新“世界文学”的探索:以堀田善卫《齿轮》为线索
2023年
日本“战后派”作家堀田善卫曾以基于上海生活经验创作的系列“中国故事”而被誉为“国际作家”。在其前期小说中,堀田有意识地采用了把同时代中国文学文本引入自己作品的写作方法。本文从实证性角度考察堀田小说《齿轮》与茅盾小说《腐蚀》的互文关系,分析堀田通过续写和改写《腐蚀》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革命的同情与理解,特别是他对冷战状况下反共意识形态的回应,从而矫正以往战后日本文学史有关堀田文学“国际性特色”之叙述的空疏和暧昧,并进一步指出堀田善卫以独特方式书写的“茅盾论”也是他探索构建新型“世界文学”的一环。
王中忱
关键词:冷战
后五四时期中国学术的“独立”追求与学科建构——以1920—1930年代清华中文系学人们的探索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所说的"后五四",既指作为历史事件的"五四"结束之后的历史时段,更指对"五四命题"的接续与回应。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潮纷纭,但把晚清以来再造中国、重建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命题再一次问题化,可谓是共有的思路和愿景。而在"五四"之后,围绕怎样"再造"和"重建",意见更为繁杂,论辩更为激烈,且表现在内涵更为丰富的各类社会实践中。以往的"五四"研究多把考察范围截至在所谓五四运动的"退潮期",本文则认为,直至1930年代,"五四命题"仍在延续并不断引发深远的回响,"后五四时期"无疑可以也应该放在"五四"的谱系上进行分析和理解。
王中忱
关键词:中国学术中文系新文化运动时期学科历史事件
略说丸山昇先生的“实证研究”——在《鲁迅·革命·历史》出版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被引量:1
2006年
王中忱
关键词:《鲁迅全集》翻译出版实证研究文学研究会
区域位置、学科建设与一代学人的奋斗——孙中田先生和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一2015年8月31日,孙中田先生逝世那天,我恰在长春出差,参加告别会后,很长时间都陷入茫然自失的状态,读本科时听先生神采飞扬讲解鲁迅的情景,毕业后在先生指导下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日子,都不时浮现在眼前,却都是散碎片段的。1980年代中期我调离东北师大以后,其实每年都有机会和先生见面畅谈,但每次话题都集中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上,从来没有谈到先生本人的生活和思想。
王中忱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作家论新文学史东北师大作品论中国现代作家
日本文学通史写作的大成和终结——读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史》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在认真回顾汉语日本文学通史写作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叶渭渠、唐月梅著四卷本《日本文学史》的特色,认为这部著作为中国的日本文学通史写作树立了一块界标,也为后来的研究者铺下了坚固的基石。
王中忱
关键词:日本文学史研究型
视觉装置与“写实”方法的现代构筑——“美术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交集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1919年1月,在提倡新文化运动最为积极的《新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上,刊载了陈独秀和吕澂的问答通信,编者陈独秀特意提取通信的主题"美术革命"作为栏目标题。本文重新考察这一"事件",通过对上海美专的后期印象派运动、蔡元培的美术论等具体案例的分析,指明"美术革命"并非一场旋生即灭的运动,它的序幕早已拉开且回响悠长,并在与"文学革命"不断交集的过程中探索了构筑现代视觉装置和"写实"方法的多种可能性。
王中忱
关键词:美术革命文学革命视觉装置
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被引量:6
2003年
王中忱
关键词:作家文学史文学研究
介入的谱系:“九条会”与日本知识界“护宪”被引量:1
2010年
九条会以“护宪”特别是保护宪法第九条为最小也是最大的公约点,所以能够超越传统的政党政治的运动方式。
王中忱
关键词:知识界谱系政党政治
怎样建立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知识谱系?被引量:4
2022年
作为一个主要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里工作的人,我当然关心有关区域国别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向,但以往以区域国别为主题的研究讨论会,一般不会邀请文学研究领域的人参与,这可能和长期以来区域国别研究一直由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的学科主导有关,更和长期以来学科之间各筑壁垒有关。记得钱乘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说:“有人将区域国别研究理解为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研究,这是误解,也是不理解。区域国别研究是更大的范围,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是其中的一部分”。
王中忱
关键词:国际政治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知识谱系
殖民主义冲动与二叶亭四迷的中国之旅被引量:4
2001年
王中忱
关键词:二叶亭四迷生平文学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