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邦让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勘探
  • 4篇油气
  • 3篇油气勘探
  • 3篇震源
  • 3篇脉冲
  • 3篇脉冲产生
  • 2篇地电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地震物理
  • 2篇电磁换能器
  • 2篇油气储层
  • 2篇油水
  • 2篇油水分布
  • 2篇声源
  • 2篇水界面
  • 2篇中震
  • 2篇脉宽
  • 2篇换能器
  • 2篇超声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作者

  • 16篇狄邦让
  • 9篇牟永光
  • 2篇王尚旭
  • 2篇陈小宏
  • 2篇曹思远
  • 2篇王润秋
  • 1篇熊维亮
  • 1篇魏建新
  • 1篇伊万顺
  • 1篇姜建伟
  • 1篇安勇
  • 1篇阮建新
  • 1篇孙思敏
  • 1篇张军华
  • 1篇王振国
  • 1篇刘仲一
  • 1篇柯式镇
  • 1篇彭仕密
  • 1篇曾联波
  • 1篇苏惠

传媒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计算机自动测...
  • 1篇石油教育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三维可视化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正>目前地震勘探正朝着三维甚至四维地震方向发展,而且每一道往往可能包含着多分量数据,导致需要解释的数据体不断增大.加上诸多地震属性数据体(如声阻抗数据体和相干体等)的产生,使得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地下油气信息.然而,3D...
狄邦让孙吉定
文献传递
三维地震勘探物理模型的研究
<正>在能源勘探中已广泛使用三维地震勘探,为获得既经济又高质量的三维地震数据和成像结果,就要求对观测系统设计、数据处理和解释进行详细地考虑.地震模拟方法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灵活性.但目前流行的地震数字模拟方式还是十分昂贵...
魏建新狄邦让牟永光
文献传递
可调宽脉冲组合超声震源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震源,为提高发射能量和解决震动延续时间问题而设计。由中央控制、脉冲形成、电源、按键及显示四大部件组成。中央控制部分根据按键操作同时生成数个正、负脉冲,脉冲个数、宽度、间隔时间、幅度可调,并由显示器显示...
牟永光狄邦让
文献传递
井中震电探测法
一种井中震电探测法,其特征是,电磁测量装置设置在地下深部井中进行探测,应用三分量电磁换能器测量井中不同深度的各分量H<Sub>x</Sub>、H<Sub>y</Sub>、H<Sub>z</Sub>,利用所观测的电磁信号到...
牟永光狄邦让
文献传递
井中震电探测法
一种井中震电探测法,其特征是,电磁测量装置设置在地下深部井中进行探测,应用三分量电磁换能器测量井中不同深度的各分量H<Sub>x</Sub>、H<Sub>y</Sub>、H<Sub>z</Sub>,利用所观测的电磁信号到...
牟永光狄邦让
文献传递
地震数据目标处理技术在松辽南部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针对河道砂体储层的地震数据处理是油藏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对弱信号的河道砂体地震资料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提高河道砂体的信噪比及分辨率,追踪河道砂体的分布范围。本文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强反射系数界面以下的弱信号的三维地震资料中,通过采用串联能量补偿技术、多域压噪技术和串联反褶积技术作好速度分析及叠后提高分辨率等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世瑞狄邦让狄邦让赵云王振国
关键词:河道砂体静校正反褶积
复杂介质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理论、方法与应用
曾联波狄邦让陶果柯式镇彭仕密苏惠黄捍东漆家福肖淑容黄志洁安勇孙思敏熊维亮尹志军姜建伟
该项目属石油与天然勘探开发领域。中国已探明的复杂介质储层的油气储量占中国陆上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剩余的油气资源中,估计有60%以上分布在复杂介质储层中。与常规储层相比,这类储层裂缝发育,控制了油气分布。勘探...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
VXI总线产品在地震物理模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地震物理模拟软件平台的创建
1998年
本文讨论的是以VXI总线产品HPE1430A为中心的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地震物理模拟软件平台的创建过程,该软件平台由服务器和客户两大部分组成,本文重点讨论采集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二次开发环境。
狄邦让牟永光薛国锋
关键词:石油勘探地震物理模拟VXI总线
固体地震物理模型实验数据自动采集及处理系统
<正>目前国内已有的地震物理模型实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都是将模型和发射、接收探头置于水中进行观测的,这样,从模型中采集到只有纵波。我们研制的这套“自动采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探头与固体地震物理模型可直接耦合进行...
翁绳斌郭志强狄邦让姜华方
文献传递
可调宽毫微秒组合高压脉冲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毫微秒脉冲发生器,可用作超声波发生器震源。为改善余波及适应不同频率换能器而设计。由中央控制、脉冲形成及电源三大部件组成。中央控制部分同时生成S1-Sn个正、负脉冲,各脉冲的宽度、间隔时间、幅度可调,由脉...
狄邦让牟永光翁绳斌郭志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