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鹰

作品数:144 被引量:1,840H指数:24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经济管理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2篇生态
  • 25篇城市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长株潭
  • 13篇长株潭城市
  • 13篇长株潭城市群
  • 13篇城市群
  • 12篇耕地
  • 11篇旅游
  • 9篇洞庭湖
  • 9篇生态环境
  • 9篇水体
  • 8篇洞庭湖区
  • 8篇土地利用
  • 8篇湖区
  • 7篇生态系统服务
  • 7篇农业
  • 6篇可持续发展
  • 5篇生态承载力
  • 5篇经济发展

机构

  • 107篇长沙理工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亚...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0篇湖南大学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6篇黄冈师范学院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湖南省经济地...
  • 3篇湖南财政经济...
  • 3篇湖南省遥感中...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湘南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铁开发投资...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42篇熊鹰
  • 33篇王克林
  • 12篇文先明
  • 7篇陈宏
  • 7篇刘媛媛
  • 6篇许联芳
  • 6篇董成森
  • 5篇岳跃民
  • 5篇杨勋林
  • 5篇杜春艳
  • 4篇覃事娅
  • 4篇曾光明
  • 4篇孙冰
  • 4篇李静芝
  • 3篇刘丹
  • 3篇邹冬生
  • 3篇董力三
  • 3篇刘家寿
  • 3篇魏晓
  • 3篇陈雷

传媒

  • 22篇经济地理
  • 7篇长江流域资源...
  • 7篇热带地理
  • 5篇地理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中国人口·资...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安徽建筑
  • 2篇系统工程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人文地理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际空间联系演化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探究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演变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特征,也可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质量,采用修正距离要素的引力和潜力模型量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以及空间联系作用,综合运用ArcGIS的反距离插值法和重心转移曲线分析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8个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分异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①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作用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存在“中部高、西部低”的强度差异;②2005—2019年环长株潭潜力重心总体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但潜力重心偏移角度小,且相对接近几何中心,表明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保持均衡稳定性发展;③环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已形成长沙—株洲—湘潭三角结构的强联系区域,与外围城市的空间联系偏弱。应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群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城市全面提质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熊鹰熊鹰李亮王卯蓉尹建军
关键词:城市发展质量
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生态消费水平可持续性评价被引量:9
2008年
可持续性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准尺度。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和Rees提出并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它将人类的消费行为与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评价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以此来判定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文章通过借鉴这一方法,评估了湖南省2004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消费水平,由此进行区域生态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1.2082hm2,即区域生态消费水平处于不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改善区域生态可持续性的建议。
熊鹰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基于GIS的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湖南省生态环境划分为五个级别。研究表明,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渐变差,但局部区域有差异,且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但灾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熊鹰王克林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GIS层次分析法
湖南省耕地安全问题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湖南省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但在耕地安全上存在不少问题,如耕地减少与人口增长的反差日趋明显、非农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对耕地的压力大、污染日趋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前景与潜力,影响该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发展与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对耕地的冲击,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管理与政策上的不完善和疏漏。为实现湖南耕地安全,应大力加强全民耕地安全意识,加强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措施。图1,表2,参9。
熊鹰王克林宾联名贺曲夫曾毅
关键词:耕地可持续利用
湖南省耕地利用现状与需求量预测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从耕地利用结构、耕地质量及生产力水平,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利用现状,指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坡耕地及低产田比重大、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质量下降等主要问题。基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湖南省未来人口、人均生活水平、粮食总量的需求,采用数学模型,对2015年和2020年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耕地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覃事娅陈建宏熊鹰
关键词:耕地需求量经济发展生态保护
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沙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20年
针对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研究缺乏从自然-人文多维因子组合综合评价分析的现状,本文基于多源空间数据(Landsat 5、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POI空间大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等)反演长沙市2000年、2009年和2016年城市地表温度格局,并快速获取与城市热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共12个影响因子。应用标准差椭圆、空间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多角度分析了城市人居热环境效应及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①2000-2016年共16年间热岛面积共增加547 km^2、地表最高温度差达到10.1℃。城市热岛区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如工商业集中和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区,并呈现出地表温度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的热岛的空间分布格局,出现多个高温中心点,如五一广场商圈、长沙县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望城工业区、岳麓工业集中区、天心工业区等;②2000-2016年热岛空间发展主轴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2000-2009年热岛重心向西南偏移了2.7 km,偏转角度为54.9°,2009-2016年热岛重心向东北偏移了4.8 km,偏转角度为60.9°。整体上,长沙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变化和城市的建设强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③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长沙城市热环境格局的因子为景观格局、城市建设强度、地形地貌3个主因子;④人文因素对于当前加剧热岛效应形成产生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自然因素的抑制作用,综合作用下地区将升温0.293℃。影响城市人居热环境的因素众多,多源数据有助于揭示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深化对城市热岛效应成因分析认知,明确人文和自然影响因素间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此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熊鹰章芳
关键词:热环境多源数据
一种楼梯安装系统
一种楼梯安装系统,包括:安装组件,被安装组件,适配功能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塔吊挂件、第一钢丝绳、平衡钢梁、第二钢丝绳、手拉葫芦、连接件、钢丝绳挂件;其中所述塔吊挂件下方连接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方连接有所述钢丝绳挂...
杨瑛熊鹰贺丽菱谭亦高王倩杨宇晟夏文祥廖珊易梦溪李秀峰钟智卓
文献传递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南方丘陵山地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以广东省乐昌市为例被引量:9
2020年
以农户福祉和生态系统服务关系为研究视角,选取地处南方丘陵山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广东省乐昌市的8个地形地貌相似、但发展存有差异的村庄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等,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2005及2018年农户福祉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 2005—2018年,农户福祉水平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农户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等显著增加,其评价值分别由2005年的0.294和0.245增加到2018年的0.385和0.422,同时农户对生态保护的意识逐渐加强。2)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对文化服务功能的感知有较大的提升,其感知值由2005年的0.251增加到2018年的0.370。3)生态系统四大服务功能与农户福祉水平均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其中供给服务、文化服务与农户福祉的关系密切。4)加强提升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低影响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维护与农户福祉的提高,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熊鹰熊鹰郑偲睿张坤张坤赵丹丹孙冰孙冰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方程模型
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调控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明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对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盐龙湖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多网目复合刺网和电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盐龙湖现有鱼类6目9科36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为27种,占物种总数的75%。群落优势种均为小型鱼类,分别占总渔获量和渔获物个体总数的65.87%和76.67%。主要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y)、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ulu)、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代表物种多样性特征的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_N)为2.08,Wilhm改进指数(H_W)为2.30,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21,Piesous均匀度指数(J)为0.5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4.49;相对稀有种数(R)为63.89%。这些结果表明:盐龙湖鱼类群落结构简单、小型化形势严峻,且食鱼性鱼类鳜(Siniperca chuatsi)、翘嘴鲌(Channa argus)和乌鳢(Culter alburnus)等密度和生物量偏低,无法对小型鱼类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水源地湖泊中应采用提高食鱼性鱼类生物量的经典生物操纵手段对鱼类群落进行调控,以利于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保护。
蔡杏伟熊鹰郭超张堂林张堂林李为李林宋立荣高旭刘家寿
关键词: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水质保护
利用硼掺杂介孔碳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硼掺杂介孔碳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硼掺杂介孔碳与含重金属水溶液混合进行振荡吸附,固液分离,完成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去除。本发明利用硼掺杂介孔碳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
刘媛媛熊鹰许飘杜春燕戴小蕾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