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进峰

作品数:34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减少
  • 6篇发热
  • 6篇发热伴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综...
  • 5篇综合征
  • 5篇消毒
  • 5篇发热伴血小板...
  • 4篇滞留喷洒
  • 4篇杀灭
  • 4篇杀灭效果
  • 4篇蜚蠊
  • 4篇灭效
  • 4篇病毒
  • 4篇病媒
  • 4篇病媒生物
  • 3篇疫情
  • 3篇宿主
  • 3篇宿主动物
  • 3篇终末消毒

机构

  • 34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武汉市疾病预...
  • 2篇宜昌市疾病预...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黄石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鄂州市疾病预...
  • 1篇荆门市疾病预...
  • 1篇荆州市疾病预...
  • 1篇十堰市疾病预...
  • 1篇咸宁市卫生局
  • 1篇麻城市疾病预...
  • 1篇仙桃市疾病预...
  • 1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34篇熊进峰
  • 20篇谭梁飞
  • 20篇姚璇
  • 10篇彭清华
  • 8篇岳金亮
  • 6篇张令要
  • 6篇占发先
  • 6篇黄晓波
  • 5篇官旭华
  • 4篇占建波
  • 4篇张天宝
  • 4篇杨瑞
  • 3篇童叶青
  • 3篇彭明军
  • 3篇刘漫
  • 2篇刘力
  • 2篇周良才
  • 2篇徐军强
  • 2篇周晓梅
  • 2篇朱彬彬

传媒

  • 12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消毒学杂...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华中昆虫研究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冈市蜱及宿主动物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调查湖北省黄冈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在传播媒介蜱及其宿主动物中的携带情况,为防控该疾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13年4-6月,选择黄冈市已有2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报告的行政村,采集疫区蜱及宿主动物牛、羊的血清样本,利用实时荧光PCR对蜱组织、牛、羊血清进行SFTSV核酸检测。结果采集蜱1科4属4种共256只,优势种为长角血蜱;蜱组织及牛、羊血清SFTSV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13%(8/256)、17.65%(3/17)和12.50%(1/8)。结论黄冈市长角血蜱为优势种,蜱及家畜牛、羊均检测出SFTSV核酸阳性,推测SFTSV在自然界可能以"宿主动物→蜱→人"的形式进行传播,避免蜱叮咬是预防SFTS的关键措施。
熊进峰占建波谭梁飞岳金亮彭清华姚璇
关键词:宿主动物
三种媒介伊蚊监测方法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2022年
分析布雷图指数(BI)法、诱蚊诱卵指数(MOI)法和双层叠帐法开展媒介伊蚊监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评判对蚊媒疾病传播风险评估的影响,为建立科学的媒介伊蚊监测奠定方法基础。本文选取湖北省6个区(市)的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于媒介伊蚊活动季节同步开展BI法、MOI法和双层叠帐法的伊蚊密度监测,比较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判断的差异,并分析监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10个月的监测期内,BI平均值为5.94,MOI平均值为4.15,帐诱指数平均值为2.67只/(顶·h),从季节消长来看,三种监测方法的峰值均在7-9月。以风险评估阈值为界,比较城镇居民区和农村居民区监测结果,显示3种监测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02,P=0.968;χ^(2)=3.380,P=0.066;χ^(2)=1.186,P=0.276)。相关性分析发现,3种方法两两之间、同一方法不同生境间的监测均有统计学相关关系(P<0.001)。结果表明,湖北省伊蚊活动期在3-12月,其中7-9月为高峰期。3种方法均显示湖北省城市与农村媒介伊蚊传播蚊媒疾病的风险研判趋势一致。3种监测方法的总体监测及不同生境监测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能客观反映伊蚊季节消长规律,协同性好,可根据环境特点和防控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
熊进峰谭梁飞杨瑞张薇姚璇
湖北省2015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015年1-12月,在湖北省17个市(州)采用夹夜法和粘捕法监测鼠类及蜚蠊,使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在3-11月监测蚊虫及蝇类;采用SPSS 16.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湖北省2015年鼠平均密度为1.05%,以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蚊平均密度为1.95只/(灯·h),以牲畜棚最高;蝇类平均密度为2.13只/笼,以农贸市场最高;蜚蠊平均密度为0.22只/张,以餐饮店外环境和农贸市场相对较高。病媒生物优势种分别是褐家鼠、三带喙库蚊、家蝇及德国小蠊。不同生境的鼠、蚊、蝇、蜚蠊种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本掌握了湖北省主要病媒生物情况,建议各地按照全省病媒生物的实际情况采取防控措施。
杨瑞谭梁飞熊进峰姚璇
关键词:病媒生物
疟疾消除阶段三种传疟媒介监测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不通媒介监测方法探索各方法的优势和可靠性,分析其结果的准确性,探讨适合我省各调查点媒介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工作,以期推广、扩大灯诱法,更好的调动监测点工作人员积极性,准确把握媒介按蚊动态,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指导...
李凯杰张华勋夏菁熊进峰吴冬妮曹慕名林文
关键词:疟疾媒介
硼酸胶饵与现场滞留喷洒灭蟑效果比较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10%硼酸胶饵实验室及现场灭蟑效果,以及滞留喷洒和胶饵灭蟑效果比较。结果实验室和模拟现场德国小蠊2天均全部死亡,现场试验施药前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169.3只/15min,10%顺式氯氰菊酯悬乳剂加80%敌敌畏乳油复配滞留喷洒处理后第一周和第二周,德国小蠊平均杀灭率分别为12.80%和8.29%。之后采用10%顺式氯氰菊酯乳剂和20%残杀威乳油复配滞留喷洒处理后第三周和第四周,德国小蠊平均杀灭率分别为13.30%和7.64%。最后采用硼酸胶饵杀灭蟑螂后的第一周和第二周,德国小蠊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5.62%和100.00%,一个月后进行密度调查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1.4只/15min。结论由于对药性极高的德国小蠊抗采用滞留喷洒杀灭效果不明显,而10%硼酸胶饵对蜚蠊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不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多采用胶饵灭蟑。
谭梁飞岳金亮张令要彭清华熊进峰占发先
关键词:滞留喷洒蜚蠊杀灭效果
黄冈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播媒介蜱及宿主动物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情况调查
调查黄冈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在传播媒介蜱和宿主动物中的携带情况,为该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2013年4~6月,选择湖北省黄冈市两个报告SFTS疫情的行政村,采集疫区蜱及宿主动物牛、羊血清样本,用...
熊进峰占建波谭梁飞岳金亮彭清华姚璇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宿主动物带病毒率
湖北省2019年登革热疫情特征及媒介伊蚊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2019年湖北省登革热疫情特征及媒介伊蚊监测数据,为制定有效的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媒介伊蚊幼蚊和成蚊密度,采用Excel 2016软件处理登革热病例和蚊媒监测数据并绘制图表。结果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33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0例;除神农架林区外,其余16个市(州)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全年均有病例报告,病例高峰为6-11月,87.12%为输入性病例(203例),且81.36%的境外输入病例来自柬埔寨(144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4岁(193/233,82.83%),职业以农民为主(73/233,31.33%),其次为家务及待业(41/233,17.60%),男女性别比例为3.02∶1,患者发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6 d。白纹伊蚊密度高峰期在6-10月。结论2019年湖北省登革热疫情主要是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媒介伊蚊和病例监测工作,为当地登革热防控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黄丹钦刘力陈琦吴杨刘漫熊进峰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媒介调查
湖北省2018年病媒生物监测报告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了解2018年湖北省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1-12月单月监测;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4-10月监测;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4-10月监测;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1-12月单月监测。结果 2018年湖北省鼠类捕获率为0.36%,黄胸鼠为优势种,农村居民区和重点行业鼠密度略高于城镇居民区。诱蚊灯法监测结果显示,蚊类平均密度为12.44只/(灯·夜),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牲畜棚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生境。蝇类密度为2.55只/笼,家蝇为优势种,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3.95只/笼)。蜚蠊平均密度为0.53只/张,侵害率为7.64%,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农贸市场蜚蠊密度(1.93只/张)和侵害率(14.44%)均为最高。鼠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蝇在5-9月维持在较高密度水平。结论湖北省2018年主要病媒生物危害均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应持续提升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监测与预测预警水平,为湖北省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熊进峰刘漫谭梁飞姚璇
关键词:病媒生物种群构成环境类型
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定点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终末消毒效果监测与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终末消毒效果和病毒污染情况,探讨医疗机构终末消毒评估方法。方法对某定点医院隔离病区终末消毒前后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采样检测,评估消毒效果;采集检测ICU和CT室环境核酸样品,评估病毒污染情况。结果经终末消毒后的该医院病房空气和物体表面的自然菌杀灭率≥90.00%的样品占比分别为10.00%和20.62%;但比照III类环境标准限值,消毒前后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均>90.00%;消毒前后该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结论自然菌杀灭率≥90.00%可能不适用于医疗机构终末消毒处置的评价。
彭明军张静玲熊进峰黄晓波张雅婷谭梁飞张天宝余波彭清华姚璇
关键词:终末消毒核酸检测
硼酸胶饵与现场滞留喷洒灭蜚蠊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10%硼酸胶饵实验室及现场灭蜚蠊效果,以及滞留喷洒和胶饵灭蜚蠊效果比较。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17917.7-2009和GB/T17917.10-2009进行实验室和模拟现场的毒效观察;采用目测法,在现场先后滞留喷洒和施用胶饵观察蜚蠊下降率,评价杀灭效果。结果实验室和模拟现场施药后2d德国小蠊全部死亡,现场实验施药前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169.25只/15min,10%顺式氯氰菊酯悬乳剂+80%敌敌畏乳油复配滞留喷洒处理后第1周和第2周,德国小蠊平均下降率分别为9.60%和6.29%;之后采用10%顺式氯氰菊酯乳剂和20%残杀威乳油复配滞留喷洒,处理后第3周和第4周德国小蠊平均下降率分别为6.63%和5.51%;最后采用硼酸胶饵杀灭蜚蠊,第1周和第2周德国小蠊平均下降率分别为94.10%和100%,1个月后进行密度调查,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1.38只/15min。结论对抗药性极高的德国小蠊采用滞留喷洒杀灭效果不明显,而10%硼酸胶饵对蜚蠊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不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多采用胶饵杀灭蜚蠊。
谭梁飞岳金亮张令要彭清华熊进峰占发先
关键词:滞留喷洒蜚蠊杀灭效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