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晓媞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广告
  • 1篇地方报
  • 1篇地方报纸
  • 1篇点击量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广告
  • 1篇电影营销
  • 1篇电影制作
  • 1篇新闻伦理
  • 1篇新闻伤害
  • 1篇信息沟通
  • 1篇营销
  • 1篇舆论
  • 1篇云南日报
  • 1篇中国青年
  • 1篇中国青年报
  • 1篇日报
  • 1篇通人
  • 1篇普通人

机构

  • 8篇广西大学

作者

  • 8篇熊晓媞
  • 5篇钟建珊
  • 3篇胡乔
  • 2篇张钰
  • 1篇李超
  • 1篇韩天博
  • 1篇陈姮
  • 1篇李晓

传媒

  • 3篇新闻世界
  • 3篇传播与版权
  • 1篇视听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良友》画报香烟广告特色分析
2013年
香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其独特的符号意义,香烟广告的发展轨迹在某种程度上微缩了社会变迁历程。《良友》画报作为一部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大型综合画报,其刊发的香烟广告阐释了香烟这个符号的时代意义,甚至能让人咀嚼出历史的韵味。
钟建珊张钰熊晓媞
关键词:香烟广告
历届中国—东盟传媒合作论坛现状、目标及困难
2014年
从2001年至今,中国与东盟或者中国与东盟媒体参与的传媒合作论坛高达27次,可以分为10种类型,其中不乏由国家组织的高级别研讨会,也有地方政府协同主流媒体共同举办的论坛,可以感受到中国同东盟国家对双方媒体交流合作的热情、诚意和重视。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年中国与东盟传媒合作论坛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从中了解传媒合作的目标、现状和困难,以期能为中国与东盟传媒之间更好的合作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熊晓媞钟建珊韩天博
关键词:传媒合作
《冰点》如何表现普通人的不凡被引量:1
2013年
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以一种简便的形式来处理信息,如微博、微电影等,在碎片化思考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往往缺乏深刻的思考。现代传媒人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也难免受到影响,媒体的报道在很多情况下欠缺思考,深度不足。人物报道作为众多媒体报道形式之一,同样存在着浮于表面的问题。此外,经济效益的驱使,使得媒体往往将焦点对准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没有给普通人足够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的人物报道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人物报道的特点对于新闻媒体的人物报道具有着很多有益的启示。
胡乔熊晓媞陈姮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冰点》
微电影广告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伴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人们更加适应快速高效的信息沟通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沟通方式,更是大大加快了人们信息沟通的速度,并且伴生了各种微产品,如微小说、微交流、微传播,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微电影广告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内容。本文对微电影的概念进行分析,并根据微电影概念对微电影广告的分类、特点、操作模式进行详尽分析。
胡乔熊晓媞李超
关键词:电影广告信息沟通点击量电影制作电影营销企业品牌传播
《广西日报》与《云南日报》东盟专版对比研究
广西和云南作为中国与东盟相邻的两个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为配合宣传报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日报》与《云南日报》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了东盟专版,并一直延续至今,是我国宣传报道“东盟”的主力军...
熊晓媞
关键词:地方报纸
文献传递
新闻伤害与新闻伦理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大家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伤害"现象也日益突出,并开始为受众所意识。文本交代了新闻伤害定义和类型,论述新闻伦理的相关内容,包括新闻职业道德和媒体的社会道德功能,最后,笔者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新闻伤害"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熊晓媞李晓钟建珊
关键词:新闻伤害新闻伦理
晚清白话报刊中的《竞业旬报》
2013年
《竞业旬报》是1906年由日本归国的留学生创办的一份白话文报刊,在全国和上海来说,虽不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刊物,但对于一部分上海的青年,却起了启蒙民众和宣传革命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报刊本身出发,对其创办背景、概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并通过分析报刊目录看《竞业旬报》在不同主编的带领下展现的编辑风格的异同。
胡乔熊晓媞钟建珊
关键词:白话报刊
浅析负面新闻的传播机制
2013年
近年来,类似于"小悦悦","富士康","邓玉娇","7·13动车事件"等页面信息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成为舆论中心,掀起一阵阵的舆论热潮。公众对于这些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就在这种大规模的非线性的信息传播与舆论的发散过程中,事件表现出明显的"蝴蝶效应",其影响往往超越了事件本身。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试图用传播学的理论来分析其形成的内在机制。
钟建珊熊晓媞张钰
关键词:负面信息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