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桢

作品数:26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宫颈
  • 7篇宫颈癌
  • 6篇人乳
  • 6篇乳头
  • 5篇肿瘤
  • 5篇病变
  • 4篇人乳头瘤
  • 4篇乳头瘤
  • 4篇子宫
  • 4篇维吾尔族
  • 4篇瘤病毒
  • 4篇妇科
  • 3篇阴道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变
  • 3篇手术
  • 3篇皮内
  • 3篇细胞

机构

  • 24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焦桢
  • 16篇王琳
  • 8篇陆萍
  • 8篇隋霜
  • 6篇鲁静
  • 5篇韩莉莉
  • 4篇朱开春
  • 4篇刘晓婉
  • 3篇徐佩风
  • 2篇陈红香
  • 2篇马春华
  • 1篇朱明玥
  • 1篇张玫
  • 1篇李福霞
  • 1篇李霞
  • 1篇阿布力孜·阿...
  • 1篇玛依努尔·尼...
  • 1篇刘兆春
  • 1篇古丽扎热叶·...
  • 1篇吴成勇

传媒

  • 3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手术电子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妇科肿瘤相关贫血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妇科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效果与抗贫血治疗前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放疗组(102例)和化疗组(98例)。分别检测2组患者抗贫血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蛋白含量及EPO水平,并对2组患者EPO变化情况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化疗组EPO水平明显高于放疗组[(42. 8±4. 8)IU/L比(37. 2±3. 1)IU/L](P <0. 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血清铁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但化疗组EPO水平仍明显高于放疗组[(15. 2±2. 9) IU/L比(12. 2±2. 2) IU/L](P <0. 01)。Pearson分析显示,放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与EPO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0. 852,P <0. 001),化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化与EPO变化无明显相关性(r=0. 102,P=0. 152)。结论妇科肿瘤患者体内EPO水平可反映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其中,EPO水平的变化与放疗患者的抗贫血治疗效果高度相关,而与化疗患者无明显相关性。
焦桢马依努尔·艾肯鲁静王琳
关键词:妇科肿瘤肿瘤相关性贫血铁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的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停经时间36~76(47.5±9.6)d,术前28例有阴道出血病史,23例无临床症状;入院24h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4-48h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33.7±1.3)mL,住院时间4~9(4.8±1.3)d;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h轻度发热5例,有轻微下腹部疼痛6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CSP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B超监测下清官术可迅速止血,创伤小、安全、有效。
焦桢隋霜王琳玛依努尔.尼亚孜
关键词: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
葡萄胎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葡萄胎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高危因素导致的葡萄胎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清宫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预防性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的2年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的恶变率为28.57%,实验组患者的恶变率为2.86%,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变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月经规则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效果显著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出现引导异常流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葡萄胎患者进行清宫手术的患者,采用预防性化疗能降低患者的病变,效果较好,但化疗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临床中葡萄胎患者不推荐采用预防性化疗方案,但对于随访条件比差的患者,预防性化疗有其应用的优势所在,有推广价值。
焦桢刘晓婉王琳
关键词:葡萄胎清宫手术预防性化疗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利用专业软件设计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区含CpG岛特异性PCR引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目的片段扩增、质粒载体克隆和测序,确定该区域所含CpG序列的甲基化情况。收集维吾尔族妇女15例正常宫颈上皮、3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形成(CIN)和33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共78例,提取DNA,采用MassArrayDNA技术平台(质谱分析)定量分析TAP1和TA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同时以HPV分型芯片鉴定HPV亚型,分析基因甲基化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1)TAP1和TAP2基因相应目的片段各含23个和8个CpG位点,在宫颈癌SiHa细胞基因组DNA中,分别有5个和8个CpG位点发生甲基化。宫颈病变病理过程伴随着TAP1基因CpG片段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其在宫颈鳞癌和CIN组织的甲基化率[(0.048±0.039)和(0.037±0.026)]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0.035±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TAP2基因甲基化水平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分型芯片检出13种HPV基因型,其中HPV16所占比率为66.7%(52/78),HPV16亚型阳性与宫颈病变进程及TAP1基因甲基化率的升高趋势呈正相关(X^2=6.08,P=0.039)。结论TA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病变的一种特异性改变,与HPV16感染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古丽扎热叶·艾库拉阿布力孜·阿布杜拉焦桢吴小川马俊旗阿仙姑·哈斯木
关键词:维吾尔族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HPV阳性细胞学阴性维吾尔族妇女的分流管理
2015年
目的统计≥30岁维吾尔族妇女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vus,HPV)感染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不同型别HPV感染发生高度宫颈病变(≥CIN2)的风险,为规范化管理未发生宫颈病变和HPV阳性的妇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01-01-2014-02-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不同型别HPV感染且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维吾尔族妇女199例,根据不同HPV型别进行分组,常规全部行阴道镜检查,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病检结果分析各个型别宫颈高度病变的患病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型别HPV妇女发生高度宫颈病变的风险。结果 199例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HPV分型检测15种高危型HPV阳性的维吾尔族妇女中感染位居前5位的为HPV16、58、52、53和31型。其中高度宫颈病变的患病率为18.59%(37/199),HPV阳性的各个型别中诊断≥CIN2级病变有HPV 16、58、52、31和18型,HPV16型阳性患者发生≥CIN2级病变的患病率为38.48%(20/58),HPV58型阳性的患病率为30.23%(13/43),HPV52型的患病率为5.90%(2/34),HPV31型阳性的患病率为3.70%(1/27),HPV18型阳性的患病率为11.11%(1/9)。HPV16型感染发生≥CIN2级的危险是无HPV16型感染者的3.839倍,95%CI为1.829~8.060,P〈0.001;HPV58型感染发生≥CIN2级的危险是无HPV58型感染者的2.365倍,95%CI为1.476~7.669,P=0.004。结论对于≥30岁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高危型HPV阳性者尤其是HPV16和58型阳性者,发生宫颈高度病变的风险较高,应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
隋霜玛依努尔.尼牙孜王琳焦桢陆萍朱开春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宫颈癌筛查
HPV16 E6基因和蛋白水平与维汉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 HPV16 DNA E6载量和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病情进展的关系,并比较维、汉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收集妇科门诊就诊的 HPV16感染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各个级别宫颈病变妇女的宫颈组织和脱离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测定HPV16 DNA E6载量,免疫组化法检测 HPV16 E6蛋白表达。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中,炎症组、CIN1、CIN2~3、鳞癌组4组的 HPV16 E6 DNA 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0.33,P =0.001;H=37.37,P =0.001)。 CIN2~3 组中,维吾尔族的 HPV16 E6 DNA 载量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266,P =0.023)。汉族和维吾尔族中,炎症组、CIN1、CIN2~3、鳞癌组4组的 HPV16 E6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5,P=0.001;χ2=44.71,P =0.001);HPV16 E6蛋白表达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炎症、CIN1、CIN2~3 中,HPV16 E6 DNA 载量和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P 〈0.05);宫颈癌中 HPV16 E6 DNA 载量和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吾尔族CIN2~3 患者的 HPV16 E6 DNA 载量高于汉族 CIN2~3 患者,E6基因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可能有更重要作用,HPV16 E6 DNA 载量可成为预测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标志物。
王琳隋霜玛依努尔.尼牙孜韩莉莉焦桢陆萍
关键词:HPV16E6维吾尔族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I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组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21例(CINI组48例、CINII组34例、CINIII组3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27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L1壳蛋白在5种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71例患者中,HPVL1阳性表达63例,阳性率为36.8%,其中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17例,阳性率为73.9%;CINI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32例,阳性率为66.7%;CINⅡ患者中,HPVLl蛋白阳性表达为12例,阳性率为35.3%;CINUI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2例,阳性表达率为5.1%,SCC组中无HPV L1蛋白表达。五组患者HPVL1蛋白阳性表达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CINII组、CINIII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I组与CINII组、CINIII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面积为0.799,标准误为0.062,95%CI为0.677—0.921,灵敏度为0.769,特异度为0.750。结论HPVL1壳蛋自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提示其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标志物,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萍祖木热来提.艾尼瓦尔焦桢玛依努尔.尼牙孜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超声和CT及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诊断卵巢肿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究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查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8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组,21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良性组。2组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CT、MRI及血清CA125检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2组超声、CT、MRI诊断阳性率,血清CA125水平及诊断阳性率,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分析联合诊断不同分期卵巢癌的阳性率。结果恶性组患者的超声、CT、MRI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67.9%(125/184)比9.7%(21/216)、82.6%(152/184)比12.0%(24/216)、91.3%(168/184)比15.2%(33/216)],且血清CA125水平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637±110)kU/L比(29±6)kU/L、88.0%(162/184)比13.0%(28/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超声、CT、MRI及血清CA125联合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96.2%、95.8%、94.5%、97.0%)均明显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CT、MRI联合血清CA125诊断Ⅰ~Ⅱ期卵巢癌(116例)及Ⅲ~Ⅳ期卵巢癌(68例)的阳性率(95.7%、95.6%)均明显高于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CT、MRI联合血清CA125诊断卵巢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能有效预判卵巢癌分期。
焦桢王琳路兰兰赵兰
关键词:卵巢肿瘤超声CT磁共振成像糖类抗原125
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认知程度、筛查状况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和既往筛查状况与诊断时临床期别的关系。[方法]对初次确诊为宫颈癌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社会特征、对宫颈癌的认知度、既往宫颈癌筛查间隔时间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238例患者参与调查,平均年龄为49.62±10.56岁,有42.02%患者对宫颈癌相关知识几乎不知道,仅有22.69%患者有所了解;65.55%患者从未做过宫颈涂片,近3年曾做过宫颈涂片的仅占12.18%。不同期别宫颈癌的患者既往宫颈筛查间隔及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均有明显差异(χ2=164.26,68.297;P均<0.001);随着既往宫颈筛查间隔时间的延长,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降低,宫颈癌期别均呈加重趋势(r=0.521,0.479;P<0.001)。[结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低,患者既往筛查状况差,可能是维吾尔宫颈癌患者就诊时期别较晚的重要原因。
隋霜朱明玥玛依努尔.尼亚孜王琳焦桢陆萍朱开春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分期维吾尔族
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人乳头瘤病毒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5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06例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
焦桢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