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磊明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极
  • 2篇原位FTIR
  • 2篇甲醚
  • 2篇光谱
  • 2篇二甲醚
  • 2篇铂电极
  • 1篇动态过程
  • 1篇原位FTIR...
  • 1篇上甲
  • 1篇解离
  • 1篇解离吸附
  • 1篇光谱研究
  • 1篇PH效应
  • 1篇PT电极
  • 1篇N-
  • 1篇SC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潘磊明
  • 3篇周志有
  • 3篇孙世刚
  • 3篇陈德俊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甲醚在Pt电极上吸附和氧化的循环伏安和原位FTIR光谱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溶液中二甲醚(DME)在Pt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稳态CV结果给出,在0.1mol·L-1H2SO4溶液中,当电位处于0.05-0.35V(vsRHE)区间,约70%的Pt表面位被DME的解离吸附产物占据.DME电氧化反应的活性随pH值增加而下降,在0.1mol·L-1NaOH溶液中,氢的吸脱附几乎不受抑制且观察不到明显的氧化电流,表明DME醚键上氧原子的质子化是其发生解离吸附和氧化的必要条件.原位FTIR光谱研究给出DME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的分子水平信息,指出DME在低电位区间解离生成线型吸附态CO(COL)毒性中间体.当电位高于0.55V(vsRHE)时,COL开始氧化为CO2;在0.75-1.00V(vsRHE)的电位区间则可同时发生经活性中间体(HCOOH)的氧化过程.
潘磊明周志有陈德俊孙世刚
关键词:二甲醚PH效应原位FTIR反射光谱铂电极
PtRu催化剂上甲醇氧化动态过程的原位FTIR光谱研究
<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能量密度高,系统相对简单,燃料为液体,储运、充加方便,使用较安全等优点,尤其适合作为便携式电源。当前影响DMFC商业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阳极催化剂易被反应中间体(如CO)毒化,导致催化...
周志有潘茂林陈德俊黄志忠潘磊明孙世刚
文献传递
铂电极表面二甲醚解离吸附和氧化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二甲醚(DME)的分子结构简单,具有无毒、环保,能量密度高,渗透效应小,不含C-C键等优点,在燃料电池研究中被认为是理想的甲醇替代燃料之一。虽然在分子结构上DME比甲醇多一个甲基,但是醚键和羟基的反应特性存在着很大差别,...
潘磊明
关键词:二甲醚铂电极解离吸附
文献传递
SCN-吸附取向转化动力学的步进扫描时间分辨FTIR研究
<正>由于SCN-可强吸附在金属表面,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在基础理论研究中,SCN-常作为探针分子,研究固|液界面的双电层结构以及电极表面、吸附物种、电解质和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SCN-吸附特征是既能以...
周志有陈德俊潘磊明黄志忠孙世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