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辉

作品数:48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骨折
  • 10篇脊柱
  • 9篇手术
  • 9篇疗效
  • 8篇腰椎
  • 7篇后路
  • 6篇椎体
  • 6篇内固定
  • 6篇结核
  • 5篇缺损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 5篇关节
  • 4篇疏松性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临床疗效
  • 4篇老年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机构

  • 46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46篇游辉
  • 35篇陈荣春
  • 10篇朱道信
  • 9篇陈勤
  • 9篇曾芳俊
  • 7篇钱锐
  • 7篇陈云生
  • 6篇郭朝阳
  • 6篇肖诗梁
  • 6篇钟红发
  • 4篇叶书熙
  • 4篇郭来洲
  • 4篇刘宁
  • 4篇何伟
  • 4篇蔡幸健
  • 3篇陈剑平
  • 3篇曾文丛
  • 3篇刘振逾
  • 3篇张毕
  • 3篇杨怿斌

传媒

  • 9篇赣南医学院学...
  • 4篇当代医学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医学信息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游辉钱锐陈荣春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分析功能康复术后人工关节假体组织创伤关节周围
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运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多节段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纳米仿生Y型骨板成形术后的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单开门角度数、颈椎前凸指数、神经功能(JOA)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2-21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分别为(15.2±1.5)mm和(13.8±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角度末次随访时为(23.1±4.1)°,未出现椎管“关门”病例;颈椎前凸指数末次随访为9.3±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轴性疼痛。结论纳米仿生Y型骨板能有效维持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椎管扩大成形的空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保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钟章荣陈荣春陈云生游辉郭朝阳陈勤
关键词:椎管扩大成形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
2020年
目的比较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与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采用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植骨椎体钉固定治疗,B组采用传统后侧入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ODI指数、VAS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ODI指数、VAS评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95.00%;A组术后股神经损伤2例,术后9周内恢复;B组脑脊液漏3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予抗感染治愈。结论与传统后路手术相比,极外侧入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效果较好,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及效果理想等优点。
徐灿华陈荣春吴增晖游辉刘宁
关键词:腰椎邻近节段退变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56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常规短程化疗,定期复查,检测X片及血沉。结果 5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30个月),1例于术后4周再次出现窦道,重新行手术清除病灶。余经定期X线摄片复查证实植骨块均在术后6~8个月融合,未见植骨块松动移位,局部无复发,患者弯腰和下蹲活动无受限。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能提高植骨融合率,缩短卧床时间,降低复发率低。
陈剑平陈荣春游辉朱道信张潼
关键词:脊柱结核内固定植骨融合病灶清除
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施行脊柱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86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未有1例出现植物松动、形成假关节、断裂等并发症情况,固定系统牢靠,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展开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可充分促进患者骨骼力学变化的改善,加快术后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游辉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
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位+手法复位结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方法及临床价值。&lt;br&gt;  方法:2007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OVCF患者132例,其中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手...
曾芳俊陈荣春游辉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体位复位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PKP组28例采用PKP治疗,PVP组32例采用PV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矫正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KP组的术后Cobb角矫正情况、椎体前、后缘高度均优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期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与PVP比较,PKP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优势更明显,同时具有更低的骨水泥渗漏率。
叶书熙陈荣春游辉钟红发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微创手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寰枢椎脱位或不稳定3例报告
2005年
游辉陈荣春郭来洲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寰枢椎不稳定神经结构活动度
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67岁,平均36.7岁;9例合并骨折,10例合并肌腱外露,7例合并骨外露;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6.0 cm;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18.0 cm×8.0 cm,其中8例携带大隐静脉及隐神经,3例切取深筋膜瓣填塞腔隙,皮瓣旋转160°~180°,供区直接缝合6例,中厚皮移植9例。术后随访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2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5~38(平均16.1)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慢性感染,踝关节有主动屈伸活动;皮瓣色泽及血运良好,均无明显臃肿,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无破溃。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外观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李明恒陈荣春顾后筠游辉钟红发
关键词:足踝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总结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 cm~14 cm×1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个月,平均5个月;切取皮瓣面积为4 cm×3 cm~16 cm×12 cm,皮瓣蒂长约4~8 cm,平均6 cm。结果:4例皮瓣周围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成活;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5例皮瓣术后3月稍肿胀,经适当功能锻炼,肿胀消退;20例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功能感觉良好,能穿鞋正常行走。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具有手术操作方便,可修复面积大,成功率高,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可靠方法之一。
蔡幸健钱锐陈荣春肖诗梁游辉朱道信刘振逾周建国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