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铭

作品数:4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上颌
  • 7篇口腔
  • 6篇牙种植
  • 5篇干细胞
  • 4篇血管
  • 4篇牙冠
  • 4篇上颌窦
  • 4篇前牙
  • 4篇味蕾
  • 4篇下颌
  • 4篇放射性
  • 4篇X线
  • 3篇牙槽
  • 3篇牙种植术
  • 3篇羊膜间充质干...
  • 3篇增殖
  • 3篇人脐
  • 3篇人脐静脉
  • 3篇人脐静脉内皮...

机构

  • 3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市中西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沈铭
  • 18篇陈宁
  • 7篇袁华
  • 6篇周芷萱
  • 6篇陆史俊
  • 5篇李俊
  • 4篇朱志军
  • 4篇王林
  • 4篇王震东
  • 4篇马骏驰
  • 3篇袁志瑶
  • 3篇江飞
  • 2篇王华
  • 2篇汤春波
  • 2篇梁红
  • 2篇朱庆萍
  • 2篇褚凤清
  • 2篇杨益
  • 2篇谷妍
  • 1篇邱憬

传媒

  • 7篇口腔医学
  • 5篇口腔生物医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汉族人群rs1229984多态性与头颈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寻找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多态位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在397例新发头颈癌患者和90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对照中分析了5个多态位点(rs1494961、rs1229984、rs1789924、rs971074、rs4767364)的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rs1229984(A>G)的遗传变异能够显著影响头颈癌的发病风险。携带rs1229984 AG/GG基因型者罹患头颈癌的风险较携带AA基因型者增加34%(调整OR=1.34,95%CI=1.05~1.71)。本研究未发现其余4个位点多态性与头颈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染色体4q23区域的rs1229984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头颈癌的易感性有关。
袁志瑶袁华朱龙彪沈铭李俊陈宁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头颈癌易感性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通过环状RNA-0001649/miR-203a/VEGFA/MMP9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
2021年
目的:探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条件培养上清(conditioned medium,CM)是否通过环状RNA-0001649(circ-0001649)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生成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对照组、CM刺激组、circ-0001649敲低后CM刺激组(si-circ-0001649+CM刺激组)、敲低对照加CM刺激组(si-NC+CM刺激组),检测各组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水平。同时通过敲低circ-0001649后转染miR-203a-inhibitor进行拯救实验验证hAMSC-CM促进HUVEC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hAMSC培养上清(hAMSC-CM)明显提高HUVEC的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促进VEGFA和MMP9以及细胞内circ-0001649的表达。敲低circ-0001649后降低了hAMSC-CM对HUVEC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拯救实验发现circ-0001649可以通过结合miR-203a,减少miR-203a对VEGFA以及MMP9的抑制作用,促进h AMSC-CM对HUVEC的成血管和迁移能力。结论:h AMSC-CM可上调HUVEC细胞内circ-0001649表达,通过其竞争性结合miR-203a,促进VEGFA和MMP9表达进而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胡丽萍肖轶婧唐子春孙典沈铭
关键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常州地区青少年口腔健康及颌面部状况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卫生保健及人们对面部美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关注的年龄层次也越来越年轻化。但是,即使在口腔预防医学较为发达的国家,口腔保健意识和颌面部美观知识的普及也不尽如人意。日本卫生管理部门统计发现,尽管64%的日本人曾有过牙齿或牙龈的不适,但只有26%找口腔医生就诊过。以色列阿拉伯青少年的口腔保健知识较差,只有35%的儿童选用含氟牙膏。
顾敏沈铭刘华联孙兆瑶刘艳张彦
关键词:口腔卫生颌面畸形青少年
自噬在hAMSCs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初探
2016年
目的:通过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D共培养体系,探讨自噬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及胶原酶消化法提取hAMSCs和hUVECs。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及多向分化实验鉴定hAMSCs和hUVECs。通过3D成管实验观察0、3、6、12、24、48、72 h hAMSCs-hUVECs(共培养)组及hUVECs(单培养)组中hUVECs出芽的长度及面积,检测各时间点中反应自噬水平的蛋白ATG5、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AMSCs中间充质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呈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及血管细胞相关的表面分子标志呈阴性表达;hUVECs中CD34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UVECs细胞膜上表达CD31,胞浆中表达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向分化实验证实hA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3D成管实验中共培养组在12 h以后出芽的长度及面积均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ATG5表达水平在3、6 h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Beclin-1表达水平在0、3、6 h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LC3 Ⅱ表达水平在0、3、6、12 h高于单培养组。结论:本研究发现hAMSCs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并证明其促进作用与共培养体系建立早期的胞内自噬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梁易江飞沈铭陈宁
关键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血管新生
小鼠颌下腺中Bmi-1基因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 观察Bmi-1基因对小鼠颌下腺形态与功能的影响,以期研究Bmi-1基因对小鼠颌下腺的增殖与衰老的作用.方法 利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比较分析4周龄12只雄性野生型小鼠(WT)和12只雄性Bmi-1基因敲除小鼠(Bmi-1-/-)颌下腺的重量、唾液分泌、形态、衰老与增殖能力等方面的表型差异.结果 颌下腺重量/体质量比WT小鼠[(1.89±0.15)μg]与Bmi-1-/-[(1.34±0.07) μ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位体质量静态唾液总流率WT[(0.21±0.02) μg/rnin]及Bmi-1-/-[(0.10±0.02) μg/min]比较,Bmi-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i-1-/-颌下腺导管增多、颗粒曲管较明显、管径细、分支少;衰老相关的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WT:0.00,Bmi-1-/-:0.18 ±0.02);此外,细胞增殖相关指标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WT:0.40 ~0.47,Bmi-1-/-:0.18 ~0.20)(P=0.000);蛋白质印迹法显示细胞周期蛋白p16(WT:1.00±0.12,Bmi-1-/-:0.00 ±0.00)(P =0.003)、蛋白质印迹方法p19(WT:0.97 ±0.09,Bmi-1-/-:5.09±0.21)(P=0.004)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Bmi-1基因缺失可导致小鼠颌下腺呈衰老表型,功能异常.
苗芬沈铭吕仙辉戴秀亮严全全陈宁
关键词:颌下腺基因涎腺
氧化应激在小鼠放射性味觉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证实小鼠味蕾X 线照射放射损伤是否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有关,抗氧化应激药物的应用能否在放射损伤中起保护作用。方法:利用X 线辐照的C57/BL6 小鼠模型,检测了照射后小鼠轮廓乳头组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
马骏驰陈宁沈铭朱庆萍
关键词:味蕾线粒体
上前牙牙冠、牙槽嵴顶骨缘和牙龈形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图像分析与石膏模型测量,研究成人上前牙牙冠、牙槽嵴顶骨缘、牙龈形态的相关性,为临床种植美学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为(23.08±6.30)岁的60名牙周健康且无明显错[牙合]畸形的汉族成人锥形束CT三维重建图像,测量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骨缘弧度、牙间骨板宽度和高度,在石膏模型上测量唇侧游离龈缘弧度及牙龈乳头、中切牙牙冠宽高度进行比较。按牙冠宽/高比值分为两组,取比值最高的10名纳入短宽型牙冠组;取比值最低的10名纳入长窄型牙冠组;并分别比较两组上前牙游离龈缘弧度、牙龈乳头形态的差异。结果①上前牙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对应的唇侧牙槽嵴顶骨缘弧度分别为(2.33±0.16)、(2.29±0.22)、(2.06±0.15),游离龈缘弧度分别为(1.65±0.14)、(1.57±0.17)、(1.49±0.13),不同牙位对应的骨缘弧度间、龈缘弧度间均有差异,相同牙位对应的骨缘弧度和龈缘弧度显著相关(P〈0.05);②除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外,其余牙间区骨板外形与对应牙龈乳头外形显著相关(P〈0.01);③与短宽型牙冠相比,长窄型牙冠瞬侧游离龈缘弧度较小(1.52±0.10)、更为弯曲(P:0.002),牙龈乳头更加细长(牙龈乳头宽高比值(2.16±0.33)(P=0.000)。结论中国汉族成人上前牙游离龈缘弧度、牙龈乳头形态与牙冠彤态、牙槽嵴顶骨缘彤态显著相关;牙冠呈长窄型、唇侧游离龈缘弧度小、牙龈乳头细长者种植修复的美学风险更大。
周芷萱沈铭陆胜男李俊陈宁
关键词:牙种植解剖学锥形束CT
CGF/PRF尚不能成为引导骨再生术中的必选项被引量:5
2019年
患者牙齿拔除后常会伴有骨量不足,骨量不足的位点种植治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较为复杂。引导骨再生技术在解决骨量不足患者种植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一种新型的血浆提取物,其中含有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骨形成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多种生长因子、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等。一些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其具有促进软硬组织愈合的效果,目前也被应用于口腔再生治疗中。很多学者将CGF/PRF引入到引导骨再生术中,期望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骨效果,本文将对CGF/PRF应用于引导骨再生术中促进成骨作用的局限和不足作一简要综述。
杨益沈铭路萌萌邱憬汤春波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引导骨再生口腔种植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对老龄鼠髁状突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给予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观察PPARγ对老龄鼠髁状突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影响。方法 18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予以吡格列酮灌胃20 mg/kg,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骨,行下颌骨X线检查及髁状突骨密度测定,同时行髁状突部位组织学观察,并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计算髁状突软骨下骨的静态骨参数。结果实验组髁状突的X线片灰度值、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的平均宽度、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PARγ能抑制老龄鼠髁状突的成骨代谢及软骨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其髁状突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沈铭袁华梁红陈宁
关键词:髁状突软骨软骨下骨
铜离子对牙髓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2023年
目的 研究铜离子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的牙髓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刺激DPSCs, CCK-8检测铜离子对细胞的增殖和毒性作用;活死染色检测水凝胶毒性;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色素框同源蛋白7(chromobox protein homolog 7, CBX7)以及干细胞特性相关指标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成管和迁移实验观察血管新生表型;制备负载DPSCs的含铜离子水凝胶并注射至裸鼠皮下,于术后14 d取材,应用苏木素-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在裸鼠皮下的自我更新和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体外结果显示5、25、50μmol/L铜离子能促进DPSCs增殖,对DPSCs无显著毒性作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结果显示25μmol/L铜离子组的HIF-1α、CBX7、Sox-2、Oct-4和Nanog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HUVECs成管和迁移实验中25μmol/L铜离子能促进HUVECs的成管和迁移。体内结果显示负载DPSCs的含铜离子水凝胶可以在裸鼠皮下诱导新生血管样组织,显著增加Sox-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论 铜离子能刺激DPSCs活化乏氧信号HIF-1α,增加CBX7表达,进而上调Sox-2、Oct-4、Nanog,维持DPSCs干细胞特性,同时能诱导血管新生,从而为实现牙髓组织再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伍玉杨磊婷江飞周芷萱沈铭
关键词:铜离子牙髓干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