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钧康

作品数:368 被引量:1,788H指数:2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5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4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4篇成像
  • 144篇磁共振
  • 100篇磁共振成像
  • 59篇前列腺
  • 53篇腺癌
  • 52篇肿瘤
  • 43篇前列腺癌
  • 42篇MRI
  • 36篇血管
  • 29篇影像
  • 25篇腺肿瘤
  • 22篇动脉
  • 22篇造影
  • 22篇前列腺肿瘤
  • 22篇扩散
  • 21篇加权成像
  • 20篇细胞
  • 18篇病变
  • 15篇扩散加权
  • 11篇影像学

机构

  • 314篇苏州大学附属...
  • 25篇苏州大学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苏州市立医院
  • 8篇泰兴市人民医...
  • 7篇张家港市第一...
  • 7篇苏州医学院附...
  • 6篇北京医院
  • 6篇苏州医学院
  • 5篇通用电气医疗...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市第二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昆山市第一人...
  • 3篇昆山市中医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341篇沈钧康
  • 71篇钱铭辉
  • 63篇张彩元
  • 55篇龚建平
  • 52篇陆之安
  • 39篇赵文露
  • 33篇蒋震
  • 30篇徐孝秋
  • 29篇杨晓春
  • 29篇范国华
  • 28篇王灌忠
  • 27篇徐亮
  • 26篇杨毅
  • 18篇周丽娟
  • 14篇许建铭
  • 13篇徐菡
  • 13篇陈光强
  • 13篇李勇
  • 13篇张跃跃
  • 12篇田野

传媒

  • 4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8篇苏州大学学报...
  • 30篇中华放射学杂...
  • 2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6篇江苏医药
  • 16篇放射学实践
  • 14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苏州医学院学...
  • 7篇医学影像学杂...
  • 6篇中国医学计算...
  • 5篇全国第二届分...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医用放射技术...
  • 4篇中国CT和M...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年份

  • 9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19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24篇2014
  • 12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17篇2010
  • 21篇2009
  • 25篇2008
  • 17篇2007
  • 30篇2006
  • 23篇2005
  • 17篇2004
3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鉴别直肠黏液腺癌和普通腺癌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直方图参数在鉴别直肠黏液腺癌(MC)和普通腺癌(A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磁共振成像(MRI)及DKI结果完整的110例患者资料,其中MC组16例,AC组94例;两名医师分别在b=1000 s/mm2的DKI图上勾画感兴趣区域(ROI),并获取DKI定量参数,包括非高斯分布的扩散系数(D值)、峰度系数(K值),通过图像配准获得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直方图分析,分别获得上述各参数的平均值、25%位数、50%位数、75%位数、偏度和峰度。评价直肠MC组和AC组各定量直方图参数分析结果的差异,筛选主要指标及多变量综合分析指标,并评价与组织病理学分型相关的定量直方图参数鉴别诊断直肠MC与AC的效能。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T分期和N分期在MC组和AC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变量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D50%位数和K25%位数为有统计学意义指标(均P<0.05),二者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5,但采用DeLong法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测得的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结果一致性好,组内相关系数范围0.880~0.981。结论DKI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有助于直肠MC和AC的鉴别,其中D50%位数和K25%位数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且优于单指数模型的ADC值。
衡海艳丁雪陈浩戴晓晓吴永友范国华陈光强曾蒙苏沈钧康
关键词:直肠肿瘤黏液腺癌磁共振成像
肺癌钙化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8
1992年
本文对病理证实的63例肺癌进行回顾分析,CT 发现6例肺癌内钙化.探讨了肺癌钙化发生翠、发生机理和CT 表现,评价CT 扫描价值。认为钙化并非为良性病灶所特有;提出实质性肿块中较小钙化可能是肺癌的征象之一;CT 扫描比常规X 线检查能发现更多的瘤内钙化,尤以薄层扫描更为有益.
沈钧康王忠元陆之安宋建荣郭盛仁沈利民钱铭辉胡华成
关键词:肺肿瘤钙化CT
肩袖损伤MRI检查各序列对照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分析 3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的MRI检查资料 ,所有病例MRI检查均作SE/T1WI、TSE/T2WI及STIR扫描。比较STIR序列与SE/T1WI、TSE/T2WI序列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诊断肩袖完全撕裂 6例 ,部分撕裂 14例 ,肩袖结构完整 10例。提示MRI各序列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高 ,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和组织成分变化 ;相对SE或TSE序列而言 。
朱建兵黄文才杨晓春沈钧康
关键词:肩袖肩关节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MR资料。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R平扫。结果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重要MRI特征为滑膜结节状或弥漫性增厚,T1WI、T2WI呈低信号。6例出现邻近骨质及软骨骨破坏,1例关节间隙变窄,4例合并关节腔积液。结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包括特定部位,T1WI、T2WI呈低信号等,依据典型MR表现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马春波魏友平王汝龄沈钧康王继民周明岳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磁共振成像膝关节
CT平扫漩涡征与黑洞征在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比较CT平扫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首诊并住院治疗的2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按照有无出现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按照按征象的有无再将患者分为征象阳性组与征象阴性组,分别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准确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7例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21例(36.8%),黑洞征17例(29.8%);153例血肿未扩大的患者中,出现漩涡征12例(7.8%),黑洞征22例(14.4%);影像学征象阳性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肿未扩大组患者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入院收缩压显著升高,破入脑室者比例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漩涡征阳性(33例)与漩涡征阴性(17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洞征阳性患者(39例)的初始血肿量较黑洞征阴性患者(171例)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漩涡征和黑洞征"阳性患者初始血肿量较阴性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漩涡征、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577与0.57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收缩压、漩涡征与黑洞征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CT平扫黑洞征及"漩涡征和黑洞征",漩涡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中的预测价值更大。
王业青时代陆宽金丹王锐徐亮范国华沈钧康龚建平钱铭辉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漩涡征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诊断,着重分析CT、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xA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女,5岁,因“半月内四次抽搐三次,意识丧失一次”人院。查体合作,GCS15分,视野粗测右侧同向偏盲,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膝部触觉减弱,位置觉和图形觉减弱。CT示左侧侧脑室三角区团块状高密度影,病灶密度不均匀,可见小片状低密度,未见明显钙化灶;MR平扫及增强示左侧侧脑室三角区明显扩大,内见不规则团块状等低T1、等高T2异常信号,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小为5.9cm×4.6cm×5.8cm,左侧颞枕顶叶脑实质见片状水肿带。结论PXA影像学典型表现为大脑半球浅表部位发生的囊性病变伴壁结节,发生在其它部位(如侧脑室)影像诊断困难。
魏友平王继民沈钧康周明岳马春波
关键词:MRICT
微创非切除法肺减容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微创治疗是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发展方向,随着新方法和新器械的不断出现及改进,这种治疗将成为重度肺气肿病人的另一个重要选择。该文回顾了目前肺气肿治疗的概况,就微创肺减容术的方法、器械以及初步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周大勇沈利明沈钧康
关键词:肺减容术微创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与MELAS的磁共振特征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I上的影像特征(发病部位,信号强度,功能成像特点等)。结果 21例PRES病灶主要位于皮质下白质区,13例同时累及皮质;6例MELAS病灶位于皮质及皮质下白质。DWI上,19例PRES患者病变表现为稍低信号;MELAS综合症患者,急性期病变为高信号,缓解期为等信号。2例PRES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CBF)减低;2例MELAS局部CBF轻度增高。结论详细的磁共振检查和分析有助于PRES和MELAS的鉴别。
汤群锋吴力源陈宏伟薛玉喜陈静雯薛晶沈钧康
关键词:MELAS磁共振成像
小鼠MRI成像最佳线圈选择
对于建立的各种模拟人类疾病的鼠模型,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描绘鼠的解剖和生理异常,进而了解人类疾病的特征.MRI可对小鼠模型进行纵向地活体成像,非创伤性地获得解剖和生理资料,因此近年来逐渐用于小鼠成像.国外多采用高或极高场...
张梅花杨晓春沈钧康申咏梅
关键词:MRI磁共振线圈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MELAS脑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
线粒体病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线粒体脑肌病并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线粒体病的常见类型,80%以上MELAS由线粒体DNA的3243位置点突变所致。据文献报道,白种人群发病率高达18.4/100,000,在...
李勇沈钧康龚建平汤群峰陈光强杨晓春陆之安钱铭辉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卒中样发作乳酸血症波谱分析
文献传递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