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康

作品数:48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 7篇艺术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建筑
  • 5篇艺术
  • 5篇公共空间
  • 4篇文化
  • 4篇环境设计
  • 4篇教学
  • 3篇展演
  • 3篇视觉
  • 3篇图像
  • 3篇情境
  • 3篇建筑学
  • 3篇城市
  • 2篇电机
  • 2篇调取
  • 2篇叙事
  • 2篇艺术设计
  • 2篇融合式
  • 2篇社会
  • 2篇设计教学
  • 2篇设计思维

机构

  • 46篇广州美术学院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澳门城市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剑桥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装饰》编辑...
  • 1篇广州方舆科技...

作者

  • 48篇沈康
  • 5篇王铬
  • 3篇李致尧
  • 3篇许牧川
  • 2篇李芃
  • 1篇卢海峰
  • 1篇方晓风
  • 1篇于历战
  • 1篇黄艳
  • 1篇龙国跃
  • 1篇朱琦聪
  • 1篇黄红春
  • 1篇郝林
  • 1篇冯江
  • 1篇李文烜
  • 1篇娄永琪
  • 1篇杨颋
  • 1篇王伯勋
  • 1篇曾颖
  • 1篇杨皓

传媒

  • 10篇装饰
  • 5篇华中建筑
  • 4篇美术观察
  • 3篇家具与室内装...
  • 3篇新建筑
  • 2篇时代建筑
  • 2篇美术学报
  • 2篇设计
  • 1篇世界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民族艺术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南方建筑
  • 1篇建筑遗产
  • 1篇城市建筑空间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毕业设计·环境设计”主题研讨会纪要
2017年
为更好地促进全国各院校之间的有效交流,本次《特别策划》延续前两年毕业设计专题的组织方式,在收集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资料的同时,组织了一场小型研讨会。邀请五所参与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就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评价方式、教学理念,以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探讨。研讨会于2017年6月18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主持。
沈康许牧川龙国跃黄红春曾颖娄永琪杨皓于历战黄艳方晓风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反馈设计创意
记忆的重塑:文化资源整合与情境营造的空间设计策略
2022年
近四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给中国城市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使得曾经生活的记忆场所被大规模地抹除。传统的建设思维迫切需要反思与调整,如何从艺术人文的视角出发,关注记忆场所,调动更具公共性的艺术策略,实现记忆回归与空间发展的整合,成为旧城老区更新发展中的一项实验性探索。本文选取广州长洲岛这样一个功能复合、文化多元的特殊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资源利用与艺术介入为线索,提出“情境营造”的空间组织与整合设计路径,以期为城市更新中类似的议题献出可资借鉴的设计策略。
沈康黄倩桦
关键词:情境营造
应用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对新型剧场建筑进行视觉效果评价的实验
2018年
该文通过综合应用机器学习、全景影像、计算机图像分析三项关键技术,对新型剧场建筑进行了视觉效果评价新方法的设计和实验,试图解决传统上根据观众与舞台的空间的几何关系等参数来评价剧场视觉效果的方法所无法解决的、空间几何形态和观演方式更加复杂的新型剧场的视觉效果的评价问题。
杨颋沈康周佛灵
关键词:全景图像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组织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在当代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的语境下,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展开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连接学院与社会,通过课题设置、教学过程与设计成果三个环节的思考与实验,系统地构建毕业设计教学组织模式,培养新时代的环境设计人才。
许牧川沈康廖橙
关键词:服务社会教学组织环境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2022年
社会创新实验:知识生产基础设施的空间机制作者姓名:张悦煦(本科生)指导教师:陈瀚、许牧川、廖橙设计说明:知识生产:知识生产是在人类活动中,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如真理、原则、思想和信息等发明、创造、创新和复制过程。知识不会因使用而有任何的减损。相反,大量使用知识会激发更多的新知识。
张悦煦陈瀚许牧川廖橙(指导)梁海燕朱应新(指导)卢海峰李凤婷李芃王铬陈凯彤沈康
关键词:设计说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作品
沉浸式展演空间体验模式与空间组织设计探究被引量:12
2018年
自21世纪初开始,展示与演绎体验发展迅速,诞生了一系列新的展演尝试、新的思想以及新的体验模式,沉浸式展演空间便是其中之一。在国内文化旅游不断向着深度文化旅游体验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文化旅游主题沉浸式展演空间,逐渐成为文化旅游深度体验的新方向。本研究对国内沉浸式展演空间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沉浸式展演空间的发展、来源与时代背景,并以"又见"系列中的《又见平遥》和"迪士尼"系列主题乐园中《迷离庄园》两个沉浸式展演空间为主要范例,尝试从沉浸式展演体验模式、空间组织以及动线串联等方面对沉浸式展演空间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
王铬沈康许诺
艺术介入:一种批判性的环境设计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在发展愈发快速的今天,来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剧烈变化给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新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去应对和处理这些现实问题。城市与建筑设计领域需要新的思维来超越狭隘的专业视域,而跨专业思维、交叉学科合作已经是一项共识。深入问题、开放选项、多方位尝试和检验,以更开放的设计探索关注实现建成环境的改善。艺术一直以其独特的方式持续地影响着人居环境,“艺术介入”作为一项实验性的探索,可以为社会转型、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多样性人居环境实践提供新的角度和路径参考。
沈康
关键词: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环境设计
数字设计的实验与实践--以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unBloc为例
随着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不再仅仅应用在大型的、先锋性的建筑项目类型之中,数字信息技术在形态探索、建造实践以及应对复杂问题中,都给予建筑设计一个新的技术支点.广州美术学院与伦敦都会大学联合参与了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
何夏昀沈康
关键词:建筑设计数字技术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异变与突变
2022年
广府地区是文化地理学根据方言类别进行分区的结果,该地区的边界地带还包括客家民系、广客交融民系、沙田民系。研究在深度调研区域内437个样本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地理信息平台,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文化延续性的基础上,主流文化景观内部发生文化演变现象,以适应不同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主流文化景观边缘发生文化异变现象,以平衡相异的社会文化和民俗习惯;主流文化景观局部发生文化突变现象,以应对地方的人群歧视和生存限制。在这个过程中,边界和水、驿道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固化与同化的辅助效应,这对更深入理解区域文化景观传递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莎玮方禹吴鼎航沈康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
空间设计中本土化叙事与情境铺陈——以威普斯会展空间设计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会展活动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情趣的综合体现,它折射了一个民族的美学文化、艺术以及科学的发展水平。本课题在前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空间叙事的手法,通过落地项目中个案设计的呈现方式,从叙事主题、叙事内容、元素提取、情境铺陈等视域展开分析,笔者认为优秀的空间设计作品,应具备本土文化的美学特征,可以通过空间叙事的方式识别、分析、并解读我国传统美学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精神。
胡林辉李聪聪沈康
关键词:本土化空间叙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