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小丁

作品数:7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狭窄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动脉狭窄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冠脉
  • 2篇冠状动脉疾病
  • 2篇冠状动脉狭窄...
  • 2篇GENSIN...
  • 2篇病患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抑素
  • 1篇造影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汪小丁
  • 4篇张光宇
  • 4篇蒋学俊
  • 3篇余志敏
  • 3篇王智泉
  • 2篇冯高科
  • 2篇陈晶晶
  • 1篇卢钊
  • 1篇吴晓燕
  • 1篇朱红玲
  • 1篇郑晓新
  • 1篇李晓艳
  • 1篇陈明
  • 1篇侯果
  • 1篇邱璇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5
2018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特点,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本院进行冠心病2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经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70例(血管狭窄程度≥50%),对照组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血管狭窄程度<50%),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吸烟、男性与冠心病有关,OR(95%CI)分别为17.489(11.013~30.017)、48.632(20.379~117.178)、18.976(13.105~28.331)。以冠脉病变程度为因变量,年龄、体重指数、性别、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为自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2型糖尿病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P=0.03),OR(95%CI)分别为10.15(2.012~2.584)、7.23(1.613~2.176)。冠心病及其冠脉病变程度与年龄、高血压、血脂紊乱、体重指数无关。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功能、hs-CRP、Ccr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观察组患者存在Ccr水平降低,左心室射血功能减弱,hs-CRP水平升高(P=0.02)等情况,且上述三种因素的OR(95%CI)分别为1.986(5.204~17.627)、1.103(1.012~1.027)、2.131(1.901~2.369)。结论 2型糖尿病、吸烟、男性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具有密切的联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心肾功能降低、hs-CRP水平升高有关。
冯高科汪小丁陈晶晶陈玺宇蒋学俊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
胱抑素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研究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胱抑素 C 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对其中确诊冠心病的219例进行冠脉 Gensini 评分,并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n=110例)和高分组(≥30分,n=109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应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根据冠脉 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 CysC 水平高于低分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5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ysC水平和高龄、男性、低 HDL水平是高 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 Cys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12-0.846),当CysC诊断临界值取1.08 mg/L 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67.5%。结论胱抑素C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张光宇吴晓燕汪小丁余志敏王智泉
关键词:冠心病胱抑素CGENSINI积分冠脉狭窄程度
不同CRRT方法对减少冠心病合并肾病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不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与内文不符)[]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PCI治疗的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普通组28例实行CRRT治疗时间为PCI术后的12小时,加强组CRRP治疗的时间为PCI术前24 h及PCI术后12 h内。将两组患者慢性健康情况、急性生理情况、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血肌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普通组与加强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加强组患者CIN发生率比普通组明显减少(7.14% 比39.28%,P〈 0.01)。普通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肌酐水平比PCI术前增加[(308.14±45.08)μmol/L比 (254.59±80.44)μmol/L, P=0.02];PCI术后48 h、72 h血肌酐水平与PCI术前差别不大[(232.49±20.12)μmol/L 比 (247.52±54.81)μmol/L 比 (254.59±80.44)μmol/L, P〉0.05]。加强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肌酐水平与PCI术前无明显差异[(274.04±71.06)μmol/L比 (286.65±53.04)μmol/L,P〉0.05];加强组患者PCI术后48 h、72 h血肌酐水平比PCI术前明显减少[(220.12±23.87)μmol/L比 (286.65±53.04)μmol/L,P=0.01]、[(250.17±44.20)μmol/L比 (286.65±53.00)μmol/L,P=0.02]。结论 实施PCI术前、术后均进行CRRT取得的效果比实施PCI术后进行CRRT的效果更好,能够减少造影剂肾病发生。
冯高科汪小丁陈晶晶陈玺宇蒋学俊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NLR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19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并根据其结果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142例和高分组(〉30分)77例,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NLR,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NLR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冠脉正常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②以冠脉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NLR与低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3—0.733),且当NLR切值取2.385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63%。结论:NLR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张光宇陈明余志敏汪小丁王智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大鼠肾去交感神经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2016年
目的 制备大鼠肾去交感神经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5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肾去交感组(RDN组)、心肌梗死组(MI+Sham组)和心肌梗死加肾去交感治疗组(MI+RDN组)四组.MI+Sham组和MI+RSD组分别结扎前降支冠脉制备心梗模型,7d后分别予肾去交感假手术或手术处理.电刺激法评估术前及RDN术后即刻,HE染色法评估术前和MI术后4周肾交感去除情况,ELISA法评估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情况.结果 RDN术总死亡率为18.1%,手术成功率为81.9%.在RDN术前,肾神经干电刺激可诱导明显交感反应,而术后上述反应消失.HE染色显示,正常未消融的肾动脉外膜外可见完整交感神经,RDN术后3周未见任何完整肾交感神经,肾动脉血管壁未见明显异常.与MI+Sham组相比,MI+RDN组AngⅡ、ALD及NE均明显减少[NE:(669.0±24.0)ng/L比(1349.0±209.0)ng/L,P<0.01;AngⅡ:(205.5±16.4)ng/L比(1069.0±209.1)ng/L,P<0.01;ALD:(290.0±36.0)ng/L比(1049.5±298.5)ng/L,P<0.01].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大鼠肾去交感模型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安全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郑晓新汪小丁侯果邱璇蒋学俊
关键词:化学消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发病在24h内的27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治疗终点分为死亡组(32例)和好转组(232例),通过比较两组间基础和临床资料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对AMI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两组间患者年龄[(65.21±13.55)岁与(76.41±10.19)]、血肌酐水平(SCr)[(100.23±65.99)μmol/L与(139.22±92.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两组问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14.7%与31.3%)、前降支病变率(50.4%与81.3%)、回旋支病变率(48.7%与68.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5.92±4.41)mg/L与(10.82±2.29)mg/L]、脑钠肽(BNP)水平[(844.89±1108.41)ng/L与(1210.57±984.44)ng/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7.99±140.45)U/L与(161.86±214.7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8,95%CI:1.014—1.118,P=0.015)、住院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OR=1.636,95%CI:1.151—3.041,P=0.024)、前降支病变(OR=1.428,95%CI:1.143—2.437,P=0.018)、hs—CRP(OR=1.352,95%CI:1.137—1.607,P=0.001)是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住院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及高水平hs—CRP是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死亡风险。
张光宇汪小丁王智泉余志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
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汪小丁张光宇朱红玲卢钊蒋学俊李晓艳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