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颖

作品数:23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细胞
  • 19篇间充质干细胞
  • 19篇干细胞
  • 19篇充质干细胞
  • 17篇间充质
  • 8篇脐带间充质干...
  • 7篇脐带
  • 3篇人脐
  • 3篇人脐带
  • 3篇人脐带间充质...
  • 3篇分化
  • 3篇白介素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多能干细胞
  • 2篇胰腺
  • 2篇造血
  • 2篇增殖
  • 2篇脂肪

机构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3篇池颖
  • 19篇韩忠朝
  • 12篇卢士红
  • 11篇马凤霞
  • 9篇杨少光
  • 7篇赵钦军
  • 7篇韩之波
  • 7篇陈芳
  • 4篇邢文
  • 4篇任红英
  • 3篇及月茹
  • 3篇孟磊
  • 3篇陈志哲
  • 3篇王有为
  • 3篇龚伟
  • 3篇刘拥军
  • 3篇张颢
  • 3篇刘蒙
  • 2篇张浪辉
  • 2篇杨舟鑫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供者来源及不同传代次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检测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目前对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的表达尚无统一定论。目的:探讨不同供者来源和不同传代次数的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表达端粒酶活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9-08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成人脂肪组织来源于天津怡丽医学美容整形门诊接受抽脂术的5例健康供者,Hela细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细胞中心提供。方法:分别从每例健康供者抽取20mL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以Hela细胞作为对照,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主要观察指标: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表型、分化潜能,RT-PCR法检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基因的表达,TRAP-ELISA法检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实验分离得到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显微镜下呈梭形,当细胞密度较大时表现出漩涡状生长;CD19,CD34,CD11b,CD45,HLA-DR呈阴性表达,CD73,CD90,CD105呈阳性表达;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红色油滴,成骨诱导后VonKossa染色可见黑色颗粒,提示有钙沉积。P1,P4,P7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不表达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5例不同供者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亦均不表达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ela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端粒酶活性。结论:不同供者来源和不同传代次数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不表达端粒酶mRNA,也无端粒酶活性。
池颖王有为韩之波韩忠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端粒酶
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增殖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否能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增殖。方法分离、纯化、表型鉴定人胎盘来源的MSC。实验分组如下:PBMC组、PBMC+MSC组、CD3+CD28+PBMC组和MSC+CD3+CD28+PBMC组。相同条件下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对MSC+CD3+CD28+PBMC组中的CD4^+CD45RA^-CD49b^+LAG3^+Tr1比例和其上清中IL-10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MSC+CD3+CD28+PBMC组中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比例为(6.66±2.80)%,PBMC组为(1.01±0.44)%,PBMC+MSC组为(1.14±0.78)%,CD3+CD28+PBMC组为(4.2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CD3+CD28+PBMC组上清中的IL-10含量为(14.45±3.14)pg/m L,PBMC组为(0.90±0.05)pg/m L,PBMC+MSC组为(11.00±3.02)pg/m L,CD3+CD28+PBMC组为(6.04±1.90)p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CD3+CD28+PBMC组中的CD4+CD45RACD49b+LAG3+Tr1比例与其上清中IL-10含量成正相关(r=0.880,P<0.01)。结论 MSC可以诱导CD3、CD28活化的PBMC细胞中的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增殖,CD4^+CD45RA^-CD49b^+LAG3^+Tr1细胞比例增加与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有关。
张焕婷池颖韩之波曹晓沧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白介素10
悬滴和悬浮法相结合培养胰腺祖细胞
2013年
目的建立悬滴和悬浮法相结合培养胰腺祖细胞的方法,研究该方法能否诱导胰腺祖细胞在体外分化为成熟的内分泌细胞。方法体外分离小鼠12.5d胚胎胰腺,消化成单个细胞,悬滴法培养24h后细胞形成球体,将细胞球转移到下层为培养基漂浮的膜上培养6d。培养过程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DX-1)和神经源素3(Ngn3)的表达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羧肽酶(CP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葡萄糖刺激后细胞球分泌胰岛素的变化,定量PCR检测培养过程中胰腺标志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球培养1d后,有大量PDX-1表达,而且这些PDX-1阳性细胞增殖。细胞球培养3d后,Ngn3大量表达,Ngn3阳性细胞不增殖。培养7d后,分化的胰腺细胞表达成熟内、外分泌细胞的标志,而且胰腺标志的表达与体内表达模式一致。高糖能刺激细胞球分泌胰岛素。结论悬滴和悬浮法相结合能诱导胰腺祖细胞在体外分化为成熟的内分泌细胞。
马凤霞陈芳池颖杨少光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胰岛素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介素-6对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UC-MSC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细胞形态、硝基四唑氮蓝还原实验和细胞表面粒系分化标志CD11b的检测,评价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结果 UC-MSC在体外能够诱导NB4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并和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共同应用时存在诱导作用联合增强。白介素(IL)-6Ra中和阻断IL-6作用后可部分逆转UC-MSC的促分化作用,外源性IL-6对NB4细胞发挥促粒系分化作用。结论 UC-MSC通过分泌IL-6可以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粒系分化成熟,且和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同时应用可以达到诱导分化作用联合增强。
陈芳马凤霞李洋徐方运池颖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分化白介素-6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NB4白血病细胞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
2017年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体内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影响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间充质干细胞的潜在临床价值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方法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NB4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分别提取了NB4细胞单独培养组和NB4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组NB4细胞的mRNA并将其反转录为cDNA,两组分别标记荧光,做成探针并与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其荧光强度,分析两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NB4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抑制其凋亡;(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用后的NB4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中有530个基因上调和53个基因下调,与基因相关的功能和信号通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调节;(3)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大量基因表达、基因功能及多种信号通路影响NB4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范会芳陈芳马凤霞池颖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干细胞白血病NB4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NA芯片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
<正>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容易扩增,免疫源性低,可以考虑组织工程与创伤修复。MET(mesenchymal endothelial-transition)间充质-内皮细胞转换。伤口愈合中血管内皮...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
文献传递
IL-1β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IL-1β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造血支持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hUC-MSC以2×106接种于75 cm2培养瓶中,贴壁2 h后,加入10 ng/ml IL-1β培养36 h后收集培养上清和细胞。观察有/无IL-1β的条件培养液对CD34+细胞造血支持的影响;real time PCR检测加/不加IL-1βMSC的造血相关因子mRAN的变化;ELISA法检测造血相关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含有IL-1β的MSC条件培养液能明显增强CD34+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且以粒系和粒-单核集落形成单位为主。IL-1β促进了MSC GM-CSF、G-CSF、IL-6的mRNA的表达,促进GM-CSF、G-CSF、IL-6蛋白自脐带MSC的分泌。结论:IL-1β能够增强MSC的造血支持能力,尤其是向髓系分化的能力。
及月茹杨舟鑫李丽娜韩之波池颖韩忠朝
关键词:IL-1Β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FU
胎儿肺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重编程初探
2014年
该文主要研究将进行胎儿肺部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fetal lung,FL-MSCs)转变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首先使用酶消化法对胎儿肺部组织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并成功获得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使用共聚焦技术检测获得的细胞,发现角蛋白表达呈阴性;共聚焦技术检测c-Myc、Oct4、Nanog以及Nestin四个干性相关因子,发现它们呈阳性;检测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免疫表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判断标准;然后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发现这些细胞可以向成脂、成骨细胞分化,经过以上实验鉴定获得的成纤维细胞为FL-MSCs。使用Yamanaka四因子体系对FL-MSCs进行诱导,可以形成类似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细胞)的克隆,采用核型分析、STR检测分析以及畸胎瘤形成实验初步验证获得的克隆为iPS。
池颖杨少光徐方运王有为韩之波赵钦军马凤霞陈芳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
三种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比较研究
研究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同时具有造血支持及免疫调节功能,这使其成为有前途的临床使用种子细胞...
池颖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骨髓脂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
文献传递
P38 MAPK参与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白介素6
<正>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成性分泌低水平的IL-6。IL-6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造血系统、免疫应答、肿瘤生长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此外,研究表明IL-6参与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
田堃陈丹丹戎丽娟池颖杨少光徐淑霞陈芳韩忠朝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