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红
-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农科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优质稻引入资源的研究与育种被引量:1
- 2002年
- 从国外引进 6个优质稻品种资源中观察、分析、检测选出 0 6 6资源属香稻品系 ,以该品系作为材料 ,采用系统选育法分别育成 80 6 5 ,80 6 6品系 ;再用该二品系作杂交亲本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 ,选育出 14个优质稻品种 (系 )。这些品种 (系 )
- 段传嘉段永红
- 关键词:育种引种品系鉴定
- 江永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和籼粳基因频率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以栽培稻的8个籼-粳测验种为对照,采用39对SSR引物检测了江永野生稻居群在1982年、2008年、2017年的遗传多样性,采用38对In Del引物检测了江永野生稻居群在1982年、2008年、2017年的籼-粳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在1982年取样保存在异位圃的40份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稍高于2008年、2017年原位保护区样本的遗传多样性;2008年取的样本数虽然比2017年多,但两次取的样本之间遗传多样性几乎没差异。不同年份取的样本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都很小,基因流Nm都较大,分化不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 A),发现野生稻居群与4份栽培粳稻聚为一类,4份栽培籼稻单独聚成一类,显示江永野生稻与粳稻的血缘近于籼稻;籼-粳基因频率的分析表明,野生稻样本多属粳稻型,少数属偏粳稻型,原位保护区的偏粳稻类型单株数占取样单株总数的比例,2008年比1982年的增加了10.0%,2017年比2008年的增加了1.6%,显示江永野生稻原位保护区生境条件有利野生稻从粳稻型向偏粳稻型变异,随着野生稻产生环境适应性变异,籼型基因频率在提高。
- 李小湘赵文锦黎用朝黎用朝刘文强潘孝武蒋善才刘文强魏秀彩刘利成刘三雄闵军段永红刘利成
- 水稻种子耐厌氧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本研究通过解析水稻芽期耐淹性的遗传基础,挖掘相关QTL,筛选优良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支撑。选取318份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在正常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测定种子萌发期的胚芽鞘长度,并计算相对胚芽鞘长度,通过整合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318份水稻种质间相对胚芽鞘长度差异明显,相对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为-0.238,中位值为-0.342,最低值为-0.923,最高值为3.069。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83个SNP与种子耐厌氧萌发性状显著相关。通过合并距离较近的SNP,共鉴定到27个耐厌氧萌发QTL,3个QTL与已报道的耐厌氧萌发QTL位置相近。其中qAG4-2与耐厌氧萌发性状的关联度较高,共有20个候选基因位于qAG4-2内,其中1个基因在厌氧条件下相对于正常有氧条件上调表达,2个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挖掘的控制水稻耐厌氧萌发的QTL及优异种质资源将为水稻耐厌氧育种提供重要支撑。
- 刘利成李小湘黎用朝潘孝武闵军刘三雄刘文强胡敏段永红余亚莹张海清
- 关键词:水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优质香稻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从国外引种材料中发现编号066有香味,从中系选育成了80-65、80-66,用其作亲本和继续系选,育成了15个优质稻品种。这些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比国内外优质香稻品种有较大的提高,促进了我国优质稻的发展。
- 段永红段传嘉
- 关键词:优质香稻种质创新水稻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优质稻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 刘文强李小湘黎用朝潘孝武盛新年段永红
- 关键词:优质稻标记辅助选择稻瘟病抗性
- 水稻资源开花期耐热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水稻在开花期对高温非常敏感,挖掘耐热种质并解析耐热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水稻的耐热性遗传改良。本研究选取205份国内外种质资源,在抽穗开花期对遇高温的稻穗进行标记,以高温下标记穗的结实率作为耐热指标,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初步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质的耐热性差异明显,高温下的结实率最低为19.0%,平均值为64.0%,中位值为65.9%,最高值为86.6%,其中06-32、剪刀齐、娄早籼5号等17份种质的耐热性较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筛选到130个与耐热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并鉴定到18个耐热QTL,其中6个QTL与已报道的耐热相关QTL共定位;qHT4-6与耐热性的关联度最高,根据该区间lead SNP的单倍型分类,G单倍型材料的开花期耐热性显著强于A单倍型材料,该区间附近有7个基因可能受高温调控。
- 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熊海波董铮盛新年段永红余亚莹赵文锦魏秀彩李小湘
- 关键词:水稻高温耐热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湖南稻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
- 2004年
- 段永红
- 关键词:稻种资源
- 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的同近名地方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通过对湖南农户自留种原地保存(简称农户保存)与异地低温保存在湖南种质库(简称种质库保存)的92份同近名水稻材料(7组,同近名材料6组)间的表现型及基因型进行分析,鉴定同近名品种间遗传距离,为之后有效保存、针对性供种、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同近名材料间,及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的同近名材料间在表现型性状上都有极显著差异。通过SSR标记基因型比较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湖南同近名材料,发现除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小于种质库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说明农户保存的材料在年复一年的种植、收种过程中经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留种,进行了加代纯化。除C、E组外,在同近名组内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显示,农户保存的材料间>种质库保存的材料间>农户保存材料与种质库保存材料,表明农户自留种保存的同近名水稻资源值得收集评价。
- 金建楚李小湘李小湘潘孝武黎用朝潘孝武余亚莹刘文强赵文锦段永红
- 关键词:SSR标记
- 利用SSR分析普通野生稻自然居群交配系统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SSR标记技术检测了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参数,旨在了解其居群交配系统,为有效原位保护、异位保存提供指导。结果表明,6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3166~0.6075),居群间分化明显(Fst=0.4220)。广东高州大岭居群和广东高州朋山居群有过剩的杂合子(F<0),而另外4个居群有过剩的纯合体(F>0)。普通野生稻6个取样居群交配系统为混合交配类型,居群之间的异交率相差较大(多位点异交率变幅为15.1%~41.8%,单位点异交率变幅为10.1%~28.5%)。6个居群的多位点异交率都高于单位点异交率,而且位点亲本相关度比较大,说明居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同时,各居群单位点相关度与多位点相关度差值较大,表明居群内存在亚结构。还讨论了进一步改善普通野生稻原位和异位保护的措施。
- 李小湘刘勇段永红王淑红詹庆才孙桂华高立志
-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交配系统简单重复序列
- 地方稻资源D43的开花期耐热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通过挖掘耐热资源,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应对高温热害最有效的方式。前期研究发现,地方稻资源D43在花期连续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本研究在大田和人工气候室不同高温处理下,分析了D43的开花时间与耐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使水稻的开花时间提前,D43表现出稳定的早花时特性,高温胁迫下的开花时间集中在8∶30~10∶00;在开花时间段恒定高温胁迫下,D43的结实率较低;但在大田高温和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下,D43的开花时间避开了日高温段,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结实率;花器官形态性状包括花药开裂率、柱头上的花粉附着数、花粉萌发数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用于评价水稻的花期耐热性。
- 李小湘姚奕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刘利成盛新年康旭梅段永红
- 关键词:水稻耐热性开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