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雄一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入射
  • 3篇斜入射
  • 3篇饱和半空间
  • 2篇平面SH波
  • 2篇间接边界元法
  • 1篇弹性波
  • 1篇地形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震波
  • 1篇饱和土
  • 1篇层状半空间
  • 1篇层状饱和土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3篇天津市土木工...

作者

  • 5篇梅雄一
  • 3篇梁建文
  • 3篇巴振宁
  • 1篇韩冰

传媒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斜入射平面SH波在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周围的三维散射被引量:3
2013年
为研究层状饱和场地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地震波的三维散射问题,建立了求解问题的2.5维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沿沉积谷地轴线方向的傅里叶变换将三维问题降为二维问题,进而在沉积谷地的截面内进行边界单元的离散和求解,求得沉积谷地截面内的动力响应,然后再将截面内计算结果沿沉积谷地轴线方向进行波数展开即可求得任意位置动力响应。通过与弹性情况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均匀饱和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饱和土层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平面SH波的三维散射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沉积谷地对SH波的三维散射与二维散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饱和情况(透水或不透水)与干土情况沉积谷地附近地表位移的差别很大;另外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和均匀饱和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SH波的放大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别。
巴振宁梁建文梅雄一
关键词:平面SH波
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弹性波的三维散射
沉积谷地是非常重要的局部场地之一,国内外大量的震害观测和分析表明,沉积谷地对地震波的散射有很大影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大部分现有研究是建立在将天然土体简化为理想的各向同性弹性固体介质...
梅雄一
关键词:饱和半空间间接边界元法弹性波
文献传递
层状饱和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平面P1波的三维散射被引量:6
2013年
在作者给出层状饱和场地三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和层状饱和半空间中移动荷载动力格林函数基础上,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在频域内求解了层状流体饱和场地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平面P1波的三维散射问题。该方法的特点在于虚拟移动均布荷载和斜线孔隙水压可以直接施加在沉积与层状饱和半空间交界面而不存在奇异性。该文通过与已有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均匀饱和半空间和弹性基岩上单一饱和土层中沉积谷地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沉积谷地对平面P1波的三维散射与二维散射之间存在本质差别,入射角度、孔隙率、饱和土层刚度和饱和土层厚度等参数对沉积谷地附近动力响应有着显著影响。
巴振宁梁建文梅雄一
层状饱和沉积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分析
2012年
讨论了研究层状饱和沉积地形放大效应的意义,阐述了利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层状饱和沉积地形动力响应的步骤,并将饱和场地对地震动放大效应和干土场地对地震动放大效应进行了比较。
梅雄一韩冰
关键词:层状饱和土间接边界元法
斜入射平面SH波在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周围的三维散射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直接刚度法计算自由场动力响应,以层状半空间中移动斜线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模拟散射波场,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了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对斜入射平面SH波的三维散射问题。由于文中采用的层状场地三维动力刚度矩阵是精确的,且用于模拟散射波场的均布移动斜线荷载可以直接施加在沉积交界面处而不存在奇异性,所以本文方法具有很高精度。文中以均匀半空间和基岩上单一土层中沉积谷地对入射SH波的散射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沉积谷地对地震波的三维散射与二维散射之间存在本质差别;层状半空间中沉积谷地与均匀半空间中沉积谷地附近地表位移存在显著差异。
梁建文梅雄一巴振宁
关键词:平面SH波层状半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