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宏

作品数:36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离子注入
  • 8篇纳米
  • 8篇H13钢
  • 6篇纳米管
  • 5篇离子
  • 5篇抗腐蚀
  • 5篇抗腐蚀特性
  • 5篇TIO2纳米
  • 5篇TIO2纳米...
  • 4篇电化学
  • 4篇双注入
  • 4篇光电效应
  • 4篇W
  • 3篇电化学测量
  • 3篇电特性
  • 3篇银离子
  • 3篇树脂
  • 3篇改性
  • 3篇TIO_2纳...
  • 3篇

机构

  • 36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5篇北京市辐射中...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36篇梁宏
  • 14篇马芙蓉
  • 13篇张通和
  • 9篇吴先映
  • 8篇廖斌
  • 7篇覃礼钊
  • 5篇吴瑜光
  • 5篇王晓妍
  • 5篇张旭
  • 4篇孙佳
  • 4篇张荟星
  • 4篇王浩琦
  • 3篇李崇
  • 3篇陈如意
  • 3篇梁凯
  • 3篇周固
  • 3篇李元
  • 3篇罗晏
  • 3篇刘安东
  • 2篇苏一

传媒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核技术
  • 3篇真空
  • 1篇Journa...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表面技术
  • 1篇塑料科技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2010全国...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数学力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Mo+C和W+C双离子注入H13钢制备表面优化复合层的研究被引量:14
1994年
首次给出了Mo+C和W+C双离子注入H13钢合成优化表面层机理的研究结果,包括表面薄碳膜和弥散硬化层的形成。电镜中观察到这些离子注入时晶粒细化和密集位错的出现,同时在晶界间析出相以MoC为主,在晶界内析出相则以Fe2MoC和MoC为主;这将使晶界强化和位错强化效果增强。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注入层中出现了弥散的FE2C,Fe5C2,FeMo,Fe3M02,MoC,MoCx,Mo2C,Fe2w,Fe7W6,WC和W2C相。由于这些弥散相的存在使注入层硬度和抗磨损效果均有明显的提高。首次用俄歇分析观察到表面有一层碳膜存在,这将引起表面的自润滑效果。
魏富忠张通和陈俊张荟星张孝吉梁宏孙贵如
关键词:离子注入H13钢抗磨损复合层
银离子注入与银/铜离子双注入ABS树脂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用金属蒸汽真空弧源(MEVVA)分别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进行银离子注入与银铜离子双注入,加速电压均为30 kV,注入剂量均为1×1016cm-2。通过抗菌实验表明,银离子注入样品与银铜离子双注入样品均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能,但银铜离子双注入样品的抗菌性能更加优异。对样品分别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与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后表面变粗糙,出现无序碳层并伴有富氧,银与铜以离子形式存在。
李崇覃礼钊向友来梁凯吴先映梁宏李庆孙佳王浩琦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离子注入银离子铜离子
磁过滤阴极弧法制备CrCN薄膜结构与组分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磁过滤阴极弧沉积技术制备质量优异的CrCN涂层。研究乙炔/氮气混合气体流量以及基底偏压对薄膜结构和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磁过滤真空阴极弧沉积技术,在20~100 m L/min变化的乙炔/氮气混合气体流量参数下沉积CrCN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透射电镜,对薄膜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CrCN复合薄膜的晶粒逐渐减小最终向非晶化转变。TEM结果表明,在CrCN复合薄膜中有大量几纳米到十几纳米的纳米晶浸没在非晶成分中。SPM表明,随着基底偏压由–200 V增大到–150 V,CrCN薄膜的表面粗糙度Sa由0.345 nm上升至4.38 nm。XPS、TEM和XRD数据表明,薄膜中Cr元素主要以单质Cr、Cr N以及Cr3C2的形式存在。结论采用磁过滤真空阴极弧沉积技术制备的CrCN复合薄膜具有纳米晶-非晶镶嵌结构。该方法沉积的CrCN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基底负偏压有关。混合气体的流量变化对薄膜组分的变化几乎无影响。
王浩琦覃礼钊官家建李彬林华李元梁宏廖斌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
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合成金属硅化物结构和电特性的研究
梁宏
ZnO/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然后用光化学沉积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沉积ZnO纳米颗粒制备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Raman谱、XRD和SEM表征,通过测定光电流-时间(I-t)和开路电压-时间(OCPT)曲线对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ZnO没有改变TiO2的相结构;复合ZnO提高了TiO2的光电性能;在Zn(NO3)2浓度为10-3 mol.L-1的条件下制得的ZnO/TiO2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李平路海霞覃礼钊梁宏聂明李元
关键词:光电性能
Mg^+,Nb^+离子注入对SnO_2薄膜晶粒热稳定性的影响
1997年
采用Ar+离子溅射方法将300nmSnO2薄膜沉积在Si片上.分别对膜层进行60keV,5×10(16)cm(-2)Mg+离子注入和100keV,5×10(16)cm(-2)Nb+离子注入.对未注入、Mg+离子注入、Nb+离子注入3种薄膜进行500℃,4h退火处理.采用XRD和XPS手段分析膜层,发现Mg+离子注入对SnO2纳米晶有稳定化作用.
张涛张通和梁宏朱宏张荟星马本堃
关键词:离子注入纳米晶二氧化锡热稳定性
C+Ti双注入钢中纳米抗腐蚀相的形成和抗腐蚀特性被引量:3
2001年
C+Ti注入样品经过腐蚀和点蚀后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抗腐蚀的丝状纳米相.多重电位扫描法研究表明这种相具有抗腐蚀和抗点蚀特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0~26倍.X射线分析表明这种相为直径10~30nm的FeTi和FeTi2相,这种相密集的镶嵌在注入层中,其长度大约为150~320nm.腐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密集的丝状的抗腐蚀和抗点蚀的纳米结构.这种丝状纳米相是金属碳化物,这些相构成了具有优异抗腐蚀特性的钝化层.
张通和吴瑜光邓志威马芙蓉易仲珍王晓妍梁宏周固李永良
关键词:抗腐蚀特性H13钢表面处理
W+C双注入H13钢抗腐蚀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研究了W+C双注入H13钢在表面形成的抗腐蚀的优化表面层。电化学极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双注入极化电流密度峰值随极化次数的增加而达到饱和,其饱和电流密度峰值比H13钢的小100倍以上,比纯W的小2-3倍。双注入次序对腐蚀特性也有影响,先注入W的W5C8样品比后注入W的双注入样品C5W5的极化电流密度峰值要小1倍。扫描电镜观察到样品腐蚀后的抗腐蚀结构。X射线分析表明这些结构是WC、W2C、FeW、Fe2W、FeW2C和铁的碳化物组成的。俄歇分析表明这种结构是多层结构的优化复合层,表面有一层薄碳层,在碳层下面是一层金属化合物的弥散层,紧接着又有一个铁的碳化物弥散层,这些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
王晓妍张通和梁宏周固赵渭江薛建明
关键词:离子注入抗腐蚀特性
应用ICP-AES表征高剂量氧注入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2003年
研究了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技术表征高剂量氧注入单晶硅制备SIMOX SOI材料过程中金属杂质污染的有效性 .同时研究了采用强酸清洗、加SiO2 膜覆盖等方法对降低污染程度的效果 .利用ICP技术可以对大面积或整个硅片进行采样 ,检测结果是一种整体的平均效果 .采用强流氧注入机进行高剂量氧注入 ,发现金属杂质污染元素主要是Al、Ar、Fe、Ni;注入后强酸清洗样品可有效降低Al污染 ;6 0nm厚的二氧化硅注入保护膜可阻挡一半的上述金属污染 .
马芙蓉李雪春梁宏吴虎才李晓民陈如意罗晏卢志恒
关键词:SOI材料金属污染
离子注入改善电接触微动磨损研究
2000年
以AgCu10合金为对象 ,研究和探讨了离子注入提高电接触材料的抗氧化和抗磨损性能并改善电接触微动磨损的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后的AgCu10合金大大减少了磨损颗粒的产生 ,降低了磨损过程中产生的金属转移 ,减轻了磨损颗粒的氧化污染 ,从而提高合金表面耐磨损和抗腐蚀性能 。
王二敏王晓震何安莉张通和梁宏
关键词:离子注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