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乃刚

作品数:73 被引量:28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理学
  • 12篇天文地球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6篇地震
  • 15篇响应比
  • 15篇加卸载响应比
  • 9篇本构
  • 7篇弹塑性
  • 7篇LURR
  • 6篇地震预测
  • 6篇有限元
  • 6篇元组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滑移
  • 6篇非比例
  • 6篇非比例加载
  • 6篇本构关系
  • 6篇脆性
  • 6篇值模拟
  • 5篇各向异性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塑性

机构

  • 73篇中国科学院力...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材料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73篇梁乃刚
  • 17篇尹祥础
  • 12篇张晶
  • 11篇付强
  • 8篇余怀忠
  • 8篇张浪平
  • 6篇刘金兴
  • 6篇刘芳
  • 6篇李敏
  • 5篇刘晓宇
  • 5篇夏蒙棼
  • 4篇虞钢
  • 4篇许昭永
  • 4篇刘玉标
  • 4篇陈岑
  • 4篇彭克银
  • 4篇张泰华
  • 3篇吴炜
  • 3篇王自强
  • 3篇张晖辉

传媒

  • 9篇力学学报
  • 8篇工程力学
  • 4篇中国科学(A...
  • 4篇地震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固体力学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中国激光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2000年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质非均匀性对加卸载响应比峰值异常特征时间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为非均匀脆性介质的灾变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用加载与卸载响应的差别来定量刻画介质的损伤演化过程。已有的岩石实验研究和地震震例研究,发现在岩石破裂或者地震发生之前,加卸载响应比都会出现异常明显的升高及回落,表明加卸载响应比峰值异常具有良好的灾变前兆意义。震例研究中发现,加卸载响应比峰值异常特征时间呈现区域特性。因此,首先用链网模型模拟了压缩载荷下非均匀脆性介质的损伤演化至破裂的过程,同样发现加卸载响应比在试样发生宏观破裂之前出现了峰值回落的现象,再次从数值计算的角度证明了加卸载响应比峰值的灾变前兆作用。其次重点考察了不同非均匀性程度试样的加卸载响应比演化情况,发现峰值出现到试样破裂发生的特征时间T2与介质非均匀性程度指标Weibull指数m存在如此关系:m值越大,T2值越小。表明介质的均匀性程度越高,特征时间T2的值就越小,破裂发生也就越突然。该文得出的介质非均匀性程度与峰值异常特征时间的关系将为提高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的时间能力提供某些线索。
张浪平李志雄尹祥础梁乃刚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条件下损伤-愈合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脆性介质的损伤与破坏是力学中极为复杂、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而地震是一类典型脆性介质的突发破裂或失稳。在地震等灾变发生前都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地震之后地壳介质又会缓慢愈合,地壳介质的损伤愈合过程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首先介绍V.Lyakhovsky等提出的损伤流变模型,且结合岩石破坏声发射实验数据分析该模型的特点;进一步基于损伤力学,从Helmholtz自由能出发,并考虑地质材料的可愈合效应,建立一维损伤-愈合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地质材料的损伤-愈合模式。用常数加载率的线性载荷叠加一个正弦扰动来模拟固体潮引力,模拟计算该加载条件下材料的损伤-愈合过程;同时也考察了整个损伤愈合演化过程中加卸载响应比值的变化情况,发现在灾变发生之前加卸载响应比值会出现明显异常、回落的现象。再次验证了加卸载响应比作为一种重要的前兆现象,能够定量地刻画介质的损伤演化过程,这也为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理基础。
张浪平尹祥础梁乃刚
关键词:岩土力学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
脆性介质损伤累积和破坏预测非线性演化理论
尹祥础夏蒙棼柯孚久梁乃刚彭克银张永仙王裕仓许昭永余怀忠李敏李晖凌刘晓宇杨润海王海涛
该课题《脆性介质损伤累计统计和破坏预测的非线性理论》是国家自然科基金重点项目(#19732060)。固体材料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典型难题,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并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包括地震预测等社会上十分关注的问题。该...
关键词: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强度空间分布对脉冲激光表面强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建立了包含脉冲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温度相关的材料热物性参数以及多次相变特征在内的脉冲激光表面强化三维有限元模型。温度场和强化区深度分别得到了解析解和试验验证。针对不同脉冲能量级别,研究了强度空间分布形式和光斑几何形状对表面最高温度、强化区深度以及强化区形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强度空间分布是影响强化区的重要因素。为达到理想的强化效果,应根据不同的脉冲能量选择适当的空间分布形式和光斑几何形状。
吴炜梁乃刚甘翠华虞钢
关键词:数值模拟
汶川余震序列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该文首先将汶川余震序列分成西南、东北两段,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后两段的响应比值都比较低,明显小于1,这可判断汶川地震属于主余震型地震;且地震序列中的强余震(M≥5.0)发生前加卸载响应比值出现明显异常,大都是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峰值,之后发生强余震。考虑到主震后余震的时空丛集现象,结合ETAS模型对原有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式进行改造,并分析了主震之后15天的改造后响应比值,发现改造后的响应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丛集的影响,并展示了对紧随主震发生的强余震的预测能力。
张浪平尹祥础庄建仓张晓涛袁帅梁乃刚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ETAS模型汶川地震
基于球形压入法提取材料的塑性力学参数被引量:2
2009年
基于球形压入的工作方式,重点研究材料塑性力学参数的表征方法.首先,通过对球压入可测量的综合评价,选取能量比(可释放功和压入总功之比)作为主要分析参数;其次,利用孔洞模型、量纲分析和数值模拟等工具,定义特定的代表性应变,建立起能量比和材料塑性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由此,提出一种能提取材料屈服应力和硬化指数的力学表征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对接触半径的测量,确保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并通过参数重组提高其稳定性;最后,选用45号钢和6061铝合金进行压入试验,与拉伸试验结果比对显示:该方法识别的塑性力学参数能满足工程测试需要.
姜鹏张泰华杨荣梁乃刚
关键词:屈服应力应变硬化指数
构元组集弹性损伤模型对准脆性材料损伤至断裂各向异性特征的分析
本文采用构元组集弹性损伤模型对准脆性材料损伤至断裂的各向异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构元组集模型的物理基础是对泛函势理论。在对泛函势理论中,材料的势能包括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间的对势以及原子核和周围电子云之间的嵌入势。根据Cau...
张晶付强邓守春梁乃刚
关键词:各向异性损伤准脆性材料单轴拉伸非比例加载
文献传递
对塑性理论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讨论被引量:7
1991年
1.引言屈服面的形状及其随变形历史的演化规律,在固体材料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人注目的是目前所得到的屈服面试验数据中出现了一些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对于初始屈服面,继 Tresca 的最大剪应力准则、Mises 的最大形变能准则之后,Ишлинский(1940)
梁乃刚程品三
关键词:塑性力学屈服点
三维链网模型及其应用
2002年
基于质点间相互作用,按照质点间连线的取向统计材料的应变能,提出了材料的三维链网模型.论述了数值计算中的优化离散方式,井得到了相应的最优立体角取值.标定了模型的几何、物理参数.通过典型算例比较了三维链网模型与有限元方法及剪滞模型的预测结果,验证了三维链网模型具有与有限元同等水平的求解能力和计算精度.
刘晓宇梁乃刚李敏
关键词:有限元
有限变形下材料的弹塑性损伤行为及结构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该文基于一种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材料在有限变形下的力学行为及结构力学响应。将模型建立的本构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嵌入到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的子程序中,实现模型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针对铝合金材料(6061-T6),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材料的变形过程及结构的力学行为。最后基于模型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材料在超出弹性范围时的复杂变形行为。
陈岑梁乃刚刘芳付强洪友士
关键词: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