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超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银屑
  • 7篇银屑病
  • 3篇皮肤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细胞
  • 2篇患者皮肤
  • 1篇动力疗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GE水...
  • 1篇寻常性
  • 1篇阳性
  • 1篇依赖性皮炎
  • 1篇银屑病皮损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疗法
  • 1篇原位
  • 1篇软膏
  • 1篇他克莫司软膏
  • 1篇糖皮质激素依...
  • 1篇皮肤病

机构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富阳市中医医...
  • 1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栾超
  • 7篇陈敏
  • 3篇王宝玺
  • 3篇崔盘根
  • 3篇杨永红
  • 3篇刘毅
  • 2篇陈浩
  • 2篇蒋明军
  • 2篇向志
  • 2篇胡煜
  • 1篇宗文凯
  • 1篇毛旭华
  • 1篇马一平
  • 1篇姜祎群
  • 1篇林麟
  • 1篇黄丹
  • 1篇姚煦
  • 1篇郝志敏
  • 1篇王焱
  • 1篇毛红群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银屑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Meta分析银屑病患者血清IgE增高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1976年1月至2018年1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银屑病患者血清IgE相关的研究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共涉及2545例研究对象,其中包含1223例银屑病患者及1322名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总IgE升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OR=2.85%,95%CI:2.23~3.6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总IgE明显增高,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有关。
向志马一平栾超崔盘根陈敏
关键词:银屑病IGEMETA分析
银屑病患者皮肤中T细胞与黑素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皮肤中CD4+和CD8+T细胞与黑素细胞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取29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5例消退期患者皮损和非皮损及6例健康人皮肤.免疫组化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并对比基底层黑素细胞和色素颗粒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两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每个高倍(&#215;200)视野CD4+T细胞平均数(表皮5.29±4.66,真皮77.50±43.66)明显高于非皮损(表皮为0,真皮9.67±7.73),皮损与非皮损比较,均P< 0.05;而CD8+T细胞的数量(表皮7.83±6.27,真皮46.08±34.26)亦明显高于非皮损(表皮0.71±1.20,真皮5.54±4.43),皮损与非皮损比较,均P< 0.05.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银屑病皮损处基底层黑素细胞数量(103.45±16.96)明显高于非皮损(43.62±14.20,P<0.05)及健康人皮肤(P<0.05),但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7.45%±3.86%)明显低于非皮损(43.10%±14.91%,P< 0.05)及健康人皮肤(P<0.05).非皮损处CD8+T细胞、CD4+T细胞、黑素细胞数量及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消退期皮损黑素细胞数量高于消退后白斑(P<0.05),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略低于消退后白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人比较,消退期皮损黑素细胞数量高,而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低,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消退后白斑的黑素细胞数量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降低(P<0.05).进行期患者皮损中CD4+、CD8+T细胞数与黑素细胞数及色素颗粒阳性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均P> 0.05),而非皮损中CD4�
栾超陈浩杨永红姜祎群刘毅陈敏王宝玺
关键词:银屑病T淋巴细胞黑素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CD4阳性T淋巴细胞
白芍总苷联合左西替利嗪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严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 评估白芍总苷联合左西替利嗪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严重面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入组98例严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其中63例(试验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并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左西替利嗪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后第2和4周、停药后2周随访观察患者面部症状及体征,并进行评分,计算有效率.结果 临床随访过程中脱落8例,其中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后完成治疗患者共90例.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30/60)和1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和60.0% (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所有试验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持续下降,对照组中53.3%(16/30)患者症状总积分持续下降,26.7%(8/30)患者症状总积分不变,20.0%(6/30)患者症状总积分较停药时上升.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可以提高左西替利嗪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严重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毛红群栾超宗文凯姚煦刘毅林麟崔盘根陈敏
关键词:白芍
营养与生活习惯对银屑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银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均有关,但病因尚有未知之处。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营养、生活习惯与银屑病的关系,发现有很多营养元素,如维生素A、B、谷胶、硒等和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运动等)对银屑病的发病有抑制或激发作用,但有些常识中认为有益或有害的食物被证明与银屑病无关。概述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有争议的问题,为临床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栾超陈敏崔盘根
关键词:银屑病营养疗法
CD69+T细胞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皮肤CD69+T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31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中CD69+T细胞在皮肤中的表达,与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CD69+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31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的真皮中,CD69+T细胞分别为(35.16±12.67)%和(8.70±3.29)%,皮损明显高于非皮损(t=12.5,P<0.01).6例健康人对照皮肤中CD69+T细胞(8.71±2.55)%,明显低于银屑病皮损(t=5.03,P< 0.01),与非皮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 0.05).20例急性期与1 1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69+T细胞分别为(40.89±10.31)%和(24.46±9.49)%,急性期明显高于稳定期(t=0.36,P< 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69+T细胞表达增高,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郝志敏向志栾超杨永红胡煜陈浩陈敏王宝玺
关键词:银屑病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组织化学
银屑病的表观遗传研究进展
2013年
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有一系列研究表明,表观遗传机制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其主要机制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调控。银屑病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对于寻找病因及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银屑病相关的表观遗传发现与研究,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与方向。
栾超陈敏
关键词:银屑病甲基化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A甲基化转移酶2和3a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2和DNMT3a)mRNA表达。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及宜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以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外科的28例健康对照表皮中DNMT2和DNMT3a mRNA的表达。结果 在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和对照组表皮DNMT2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值)分别是0.62 ± 0.02、0.36 ± 0.05和0.15 ± 0.11,皮损组明显高于非皮损组(t = 6.23,P 〈 0.01),非皮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 = 7.33,P 〈 0.01);DNMT3a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值)分别是0.85 ± 0.03、0.43 ± 0.04和0.18 ± 0.09,皮损组明显高于非皮损组(t = 5.66,P 〈 0.01),非皮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 = 8.62,P 〈 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MT2和DNMT3a mRNA均异常高表达。
毛旭华栾超胡煜董卉妍蒋明军陈敏
关键词: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皮肤中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的检测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研究皮肤组织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2例进行期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每例患者的皮损和非皮损组织、9例患者皮损消退后皮肤标本;10例健康人皮肤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CD69和CD103,分析组织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不同时期的情况.两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32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每高倍视野中CD69+CD103+T淋巴细胞数量分别为11.34±7.60和2.72±4.20,皮损区明显高于非皮损区(t=8.46,P<0.01);其中9例患者皮损消退前后每高倍视野中CD69+CD103+T淋巴细胞数量分别为14.33±2.21和12.00±4.58,皮损消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8);健康对照组为1.70±2.98,与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肤中原位记忆T淋巴细胞可能在皮损的形成和复发过程中起作用.
栾超杨永红王焱刘毅陈敏蒋明军王宝玺
关键词:银屑病原位
光动力疗法在儿童皮肤病中的应用
2023年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通过光敏剂和特定波长及能量的光源产生的光化学反应,导致目标组织不可逆的损伤或坏死,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具有微创、低毒副作用、高选择性、重复性好、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等优点,目前在恶性肿瘤及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如用于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中重度及重度痤疮、光老化、光线性唇炎、鳞状细胞癌等。但对于儿童皮肤病人群,PDT的使用尚缺乏标准化的应用指南。本综述中,我们将重点讨论PDT在儿童和青少年皮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方案和不良事件。
栾超黄丹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儿童皮肤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